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低碳经济 >

大连应当成为低碳城市的首善区

时间:2010-04-19 20:0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全球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等温室气体浓度已明显增加。目前大气中CO2的浓度已由工业化前的280ppm增加到385ppm。在过去100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气候变化造成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洪水泛滥、农业减产。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升温4℃,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而“低碳城市”或“低碳社会”的建设已经悄然登场。

  一、“低碳时代”需要建设“低碳城市”

  世界跨进“低碳时代”,可以追溯到国际社会1992年5月在联合国纽约总部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limate Change,简称《公约》)。《公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目前已有192个国家批准了《公约》,这些国家被称为《公约》缔约方。《公约》于1994年3月生效。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2007年12月,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12月7日至19日,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由于各方立场差距较大,会议最终通过了无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高度重视世界环境的改善和治理。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作为发展中国家,无须履行强制减排义务,但我国仍主动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在过去15年,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年均减少4.9%,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第一次对全世界公开承诺量化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必须看到,我国作为碳减排技术不够发达的高耗能高污染大国,面临着碳减排的巨大的压力。改革开放31年,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国GDP增长约60倍,然而,污染物排放COD(化学需氧量)、SO2、总汞也达到了世界第一,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我们付出了过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代价。为了对人民负责、为了对人类负责,我们必须实施环境—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积极寻求低碳发展道路。

  城市作为工业经济的中心,在承担碳减排义务中居于核心地位。寻求低碳发展道路,就必须建设“低碳城市”。

  所谓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目前,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自2008年初,国家建设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以后,“低碳城市”迅速“蹿红”,成为中国大陆城市自“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之后的最热目标。

  大连是著名的环境友好城市。在新的低碳时代,生活品质之城更应当成为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之城的典范。大连应当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首善区。

  二、大连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构想

  首先,大连建设低碳城市指导思想应当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针,以国家低碳减排宣言为契机,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推广应用新型能源、发展壮大低碳产业作为建设低碳城市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坚持政府推动、规划先行,市场导向、政策推动;重点推进、循序渐进;示范带动、公众参与的原则。重点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探索一条符合大连发展实际的低碳文明发展之路。大连市建设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应当是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首善区。

  第二,大连市建设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可以考虑:第一阶段到2015年,全市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30%以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控制在3.0吨以内;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超过55%;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5吨标准煤,相当于全国平均能耗的50%;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将大连建设成为国内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先驱城市。到2020年,全市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再下降35%;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控制在5.5吨以内;清洁能源使用占比超过80%;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35吨标准煤,相当于全国平均能耗的40%;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将大连建设成为国内外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典范城市。

  第三,大连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重点应当是:一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低碳产业。所谓低碳经济是针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对气候变暖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包括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要设立大连市低碳产业目录。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综合应用,尤其是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与电力自动化六大产业体系,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一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国际化的可再生能源与电力设备产业基地,真正成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太阳能之城”。

  二是建设低碳产业园区,重点引进和集聚低碳产业及减排技术开发企业,逐渐形成低碳产业集群。其中包括风电、光伏、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技术开发的设备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

  三是倾全市之力,大力推进减排技术、低碳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创新。重点扶植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补贴和奖励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鼓励低碳技术企业和减排开发企业的研发和产业化。

  四是制定企业低碳审查标准,确定企业和项目招商低碳门槛标准;要求各企业制定企业2015年、2020年的减排指标;强化环境整治力度。抓好农村节能,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推进建筑节能,强化城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推进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

  五是设立和推进全市低碳重点工程,如建筑“低碳能源”建设工程,“太阳能之城”建设工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示范工程,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整合工程。尤其是重点推进“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光伏利用,对新建住宅小区要实行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新建建筑上,大力实施新建建筑节能。

  六是推进低碳生态城镇发展模式和低碳社区建设。坚持生态型村庄建设与绿色建筑相结合;在社区层面,降低社区公共设施的能耗与废弃物排放,形成节约社区、清洁社区和低碳社区;在单体建筑方面,加大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开发,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基础上形成低碳或零排放的建筑体系。

  七是倾力打造“低碳城市”品牌。要制定低碳生活标准,编写“低碳城市家庭行为手册”,引导城市居民追求低碳品质生活、低碳消费、低碳文化。提倡每周少开一天车、午休时关掉电脑、晚饭后少看电视、用低瓦数的护眼灯看书、洗澡时注意节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要鼓励市民购买森林碳汇。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承认森林碳汇对减缓气候变暖的贡献,并要求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植被恢复及保护,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开展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将项目产生的碳汇额度用于抵消其国内的减排指标。

  八是应构建低碳服务体系。其中包括公交、地铁、新能源汽车、车辆限行等低碳交通体系;街道、道路、公共场所的城市节能亮化体系;车站、酒店、餐馆、写字楼、商店、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学校、机关、企业等公共服务部门的低碳服务质量体系。大力修建自行车道,限制豪华型轿车的车道。

  三、大连市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举措设想

  为打造低碳城市,我市应当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其一,加强政府的统一领导。综观国外的低碳城市发展,政府的机制设计和管理在低碳发展中发挥着主要的推动和激励作用。例如,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新的节能交通方式、新的节能社区,等等,需要政府主导、制定规划、政策扶持。

  其二,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行低碳意识,确立“低碳生产生活”理念。要把低碳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之中。调动各种媒体,利用各种会议、会展、城市公共广告标志,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其三,开展《低碳城市规划纲要》的研究。组织市内外专家团队重点包括碳循环研究、碳通量研究、碳储量研究、碳交易研究;研究低碳城市内涵、低碳城市体系、低碳城市标准;创新低碳城市形态、低碳城市政策体系、“城市自然碳汇”;开发城市空间数据库、城市低碳定量测定;应用空间遥感技术、低碳数字化指南。

  其四,制定低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要研究出台《大连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要制定《大连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将“绿色建筑、低碳社区”纳入大连市政府保障性住房的标准和要求中,并纳入城市更新规划的理念中,要将低碳排放指标和节能减排指标作为大连“十二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

  其五,出台地方性法规和相关引导政策。例如:(1)出台《大连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规定城市制定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的行业标准设计主体、基本门槛和引导目录以及法律效力;(2)设立大连市低碳城市建设扶植基金,主要用于重点减排企业技术改造成本补贴、低碳产业低息贷款贴息、低碳产品的政府采购、城市公共照明和公共交通低碳服务的补贴、低碳技术开发的启动资金等;(3)加快出台低碳产业园区和新能源产业的扶植政策,包括低碳产业园区和新能源开发企业的用地、用工、贷款、税收、补贴等相关政策;(4)授权成立大连市低碳产业及新能源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直接负责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招商、规划、经贸、财政、工程、环保、物价、人事;(5)授权行业协会、社区、环保协会等社会第三方组织设立行业低碳标准和行业低碳生产和消费公约,推进社会各界的低碳减排行为自律。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
热点图集
推荐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