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城市发展 >

合肥路径:中部崛起的创新实践

时间:2012-07-13 15:50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为之

    在合肥采访,所闻所见常有令人兴奋的亮点。记者在7月3日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主持召开的专题会议上获悉,合肥将充分利用地缘之便,紧密地牵手中国科技大学,共同建设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而且,这一占地2000多亩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将于7月底钱正式开工建设。

按照建设规划,到2020年,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将集聚各类工程硕士、工程博士5000人左右;面向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跨国企业研发机构柔性引进200名左右百人、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形成全球开放、有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和交流基地。到2020年,将组建5个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至2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开展研发项目不少于500项,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000件。到2020年,将形成人才、技术、产业、金融服务等一体化的产业孵化模式,力争孵化企业超过500家,育成高技术企业不少于200家,10家左右企业上市,服务企业超过1000家……
作为国家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近年来,合肥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探索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新道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科技创新主要指标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1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合肥暨合芜蚌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成为国家自主创新政策试验区,标志着合肥自主创新进入新阶段。回顾总结合肥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合肥路径的丰富内涵应该得到一个全面的解析。
合肥路径的内涵:科技创新从单一的科技管理体制向管理、政策、经费综合体制创新深入
合肥市围绕转型发展,积极构建合肥特色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2008-2011年,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7.8%提高到22.1%,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专利申请授权量、创新平台载体数、引进高端人才数等重要指标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企业数、技术合同交易额分别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8位、第10位。科技部、发改委分别批复建设创新型试点市,城市体制机制创新指数居全国第6位,2011年获批国务院股权激励试点,荣获中国自主创新年会“十大创新型城市”称号,2012年获批国家科技金融试点、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近年来,合肥市围绕政策制定和贯彻落实,将科技创新扎根于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产业、企业、成果、人才、金融等关键要素,推进政策协同创新。修订了《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将创新型城市建设纳入法规,强化政策法律保障。突出政策创新,全市形成自主创新、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四大政策体系,协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科大开展《合肥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重点研究》,出台《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十二五”规划》,围绕重点领域,加强政策设计,营造良好环境,自主创新的“顶层设计”初成体系,并日渐发挥出巨大作用。
首先是思想定位上实现四个转变。合肥市科技部门勇于解放思想,努力推进职能转变:一是职能定位从多元化科技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转变,在管理上把科技部门作为经济类职能部门,强调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二是工作重点从点上项目科技向面上产业科技转变,改革原有科技计划体系,建立创新政策体系,强调直接为企业服务;三是工作模式从部门小科技向综合配置资源的大科技模式转变,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强调直接面向全社会资源;四是工作方式从管理科技向服务科技理念转变,建立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强调直接考核服务绩效。科技工作始终牢牢站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端,着力推进成果转化、融合产业转移,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其次是政策管理上创新机制体系。一是建立高层次组织领导机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市自主创新领导小组组长,谋划指导自主创新思路、规划,统筹各部门协调推进创新工作;二是出台《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面向全社会兑现政策,采用后补助方式注重绩效,定期修订强化约束导向;三是建立科技指标评价体系,量化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R&D投入等纳入政府目标考核。
再者是经费使用上率先改革创新。改革传统科技三项费内涵概念及使用模式,创新形成全国唯一的政策性资金使用模式。一是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资金总量,由改革前科技三项费的4000万元增加到市级自主创新资金6亿元;二是取消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制度,注重绩效的政策兑现;三是将研发项目投入转变为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平台、成果产业化、市级高新企业、专利标准、科技人才、投融资税收综合性政策补助。四是科技部门管理经费上升到科技、财政、审计、税务综合管理政府性政策资金。
合肥大刀阔斧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着力解决创新资金分散、企业信息不畅、项目多头申报和自由裁量权等问题。在计划体制上,改革“项目科技”,建立面向全社会、注重资源配置、强化目标导向的政策体系,着力打造公平环境;在支持主体上,突出企业主体,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在投入体制上,形成以事后奖励为主、事前资助和税收优惠相结合的支持方式,着力强化市场导向;在绩效评估上,引入社会中介第三方评估,着力强化政策实效。
有了好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落地”,力保自主创新高效建设变成了关键所在。近年来,合肥市围绕政策制定、宣传、落实、检查、评估、修订等环节,推进政策落实制度化、规范化。
合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政策完善和落实,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全市25个相关部门,把政策落实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出台《合肥市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绩效评估实施方案》等配套措施,自主创新资金单列帐户,审计部门定期开展专项审计、延伸审计工作。
合肥市政府每年召开修订政策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召开“千企”宣讲大会,赴各县区、工业园区解读政策,政策文本按“电信黄页”邮寄全市各企业,广泛宣传政策,消除政策“盲点”。政策资金兑现额逐年上升,2009、2010、2011年仅事后补助资金分别达1.83、2.5、3.9亿元。
为规范、高效使用资金,建立了窗口申报、部门联审、多层监督、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等管理程序,合肥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置固定窗口,每年3次定点、定期,统一受理申报,市科技、财政、审计、税务、监察等部门联合审核,确保自主创新资金阳光、透明、公开运作。
围绕国家、省市政策,合肥市的各县区、开发区分别制定专项扶持和配套政策,如高新区《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孵化企业用房租金补贴实施办法》、蜀山区《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庐阳区《关于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若干奖励政策》等,形成联动和叠加效应,合力推进政策“落地”。
与此同时,为保持政策稳定与动态调整相结合,合肥市每年年底总结全年政策落实情况,通过召开各类座谈会、公开征集意见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修订意见。根据政府目标考核重点任务,修订完善政策。
2009-2011年,合肥市本级财政各项自主创新资金累计支出45.8亿元,受益企业1628家。重点针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国家政策,科技、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联合出台具体操作办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政策落实合作机制。2009、2010年企业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税收减免分别达到1.15亿元和1.8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分别达到3.49亿元和7.35亿元。
合肥路径的外延:从单一的城市自主创新,拓展到发挥合肥龙头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合芜蚌乃至全省自主创新
2004年11月,合肥市被批准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国家把合肥市作为第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就是希望合肥市利用现有的科教和产业优势,探索出一条把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区域创新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给合肥市发展带来一次难得的重大机遇,同时也是合肥面临着严峻的重大挑战。
2011年1月10日,2010年度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鉴于合肥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效,合肥被授予“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称号,并由国务委员刘延东亲自授牌。时任合肥市市长吴存荣作为全国发言单位中唯一市级城市代表在大会作典型发言,介绍合肥近年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做法。
合肥通过体制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投入体制改革、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实现“三个突破”,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实现“三个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创新平台载体数、研发投入、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实现“四个翻番”。
合肥强力推进政府“首台首套”产业示范,加快新能源汽车、LED、金太阳等示范工程建设,全国首条18路纯电动公交线路运营里程全国领先,2018辆纯电动汽车上牌运行,排名全国靠前。推广LED照明示范工程1.5万盏。阳光电源1MW光伏电站实现并网发电,建成太阳能光伏示范工程14.1MW。
合肥市狠抓量子通信、北斗导航、东芯通信、龙讯半导体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首创建成全球46个节点量子通信网络,研发出江淮增程式纯电动汽车、三益江海最大功率潜水泵等一批创新产品。合锻高档数控机床等获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新获国家科技奖10项,较上年增加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其中水泥院、江汽、通用院、讯飞、中铁钢结构等企业获得国家奖,占获奖总数50%,为历年最高。2011年市自主创新政策兑现受益企业838家,累计受益企业1628家。帮助企业争取2011年国家和省科技项目363项。
2011年.合肥新增通用院、工大高科等国家创新型企业5家,科大讯飞、时代出版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全市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总量达到850家。产值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有197家,较上年增加47家,过百亿元2家(江汽、格力)。开展市级高企、创新型企业培育,认定市级高企273家、创新型企业198家,形成培育梯队。新开发国家重点新产品59个、省级重点新产品147个、高新技术产品585个,实现产值1021亿元,增长35%,占全省60%。
目前,合肥拥有以京东方、乐凯、熔安动力等为重点,新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等117家,其中国家级13家。三联科技、美亚、安凯获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大讯飞获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锻压、神马科技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家电产品质检中心。
2011年,合肥已经建成国家专利技术(合肥)展示交易中心。合肥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3619件,占专利申请量比重达到31.5%,较上年提升17.3个百分点。注重引进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美的荣事达公司全年新增专利申请量1125件,其中发明488件,是我省第2家专利超千件企业。依法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帮助贝克药业胜诉美国某大公司,帮助量通公司实施专利保护。2011年,合肥市认定登记技术交易合同4431项,企业占成交金额80.5%。推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建成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网,注册企业932家,较上年新增142家,举办技术对接及培训活动50场次。新建5家“科技路路通”服务站,累计建成20家,推出技术需求400条、科技成果700项,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1700次。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入网检测分析机构上升至34家、仪器总数达1320台(套),当年有643家企业使用共享仪器设备。
合肥创新能力的飞速提升,毋容置疑地成为“合芜蚌”试验区这一国家“科技特区”的引领龙头。而事实上,合芜蚌试验区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当中当龙头、在创新发展份额上扛大头、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走前头: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新增高层次人才数、技术合同交易额等均占全省60%以上。
合肥路径的着力点:从以建设创新型企业为重点拓展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改革成果”向产业集聚
合肥市重点探索建立新型产业发展基金,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对产业关联度高、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一事一议”予以支持,采取“代建制”、“反担保”等融资方式保障京东方、赛维LDK、杰事杰等重大项目快速投产。2011年全市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331亿元,增长75.9%。
合肥市围绕平板、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产业发展趋势,制定出台《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高成长性企业百家培育工程》、《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32家,占全省32.7%,开展市级高企、创新型企业培育,认定市级高企273家、创新型企业198家,形成培育梯队。
通过有关政策的实施,合肥努力激活高校院所科技资源,组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推进公益性、开放式、实体化运行,每家给予500万元资助,科技部万钢部长亲自授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建设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562个,其中国家级56个,省部级365个。加快合芜蚌核心区“一中心、三基地”建设,“一中心”规划设计“成果展示、成果交易、行政服务、科技中介、专业技术、创业辅导”等6大功能,上半年将投入运行。“三基地”完成竣工面积5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93户,公共安全、语音、家电研究院入驻,思科网讯、深圳腾讯等知名高科技企业纷纷落户。
日前,安徽省出台了十大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旨在打造合芜蚌试验区人才特区。合肥,是继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武汉东湖高端人才“列车”的下一停靠站。
近几年来,合肥出台《合肥市企业股权与分红激励暂行办法》,加快试点工作部署和操作进程。制定《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和《合肥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大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资金支持。2008年以来,潘建伟、吴曼青等获批院士,在肥服务院士新增23人、达60人,千人计划人数达29人。中科大、公共安全研究院获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出台《合肥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实施专利补贴和产业化资助等政策,激发人才创新发明热情。2011年专利申请授权量双双突破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3619件,占申请量31.5%,提升17.3个百分点。
2011年,合肥市新增贷款957.7亿元,其中210.5亿元投向科技中小企业。财政每年设立1亿元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共参与组建7家政策性风险投资基金,设立风险亏损30%补助等风投政策,加大对初创型企业投入。促进科技金融结合,举办合肥经济圈等多场科技专题银企对接会,协议贷款20亿元。出台《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实施方案》、《股权质押融资管理办法》等,扩大专利质押、股权质押、政策性拨款预贷款(基金宝)等金融产品规模。探索推进科技保险,参保企业达25家。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2011年新增上市企业6家,位居全国省会第2,其中5家高新技术企业。稳步推进高新区“新三板”试点,32家企业与券商签订协议,其中15家完成股改。
合肥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现代产业基地的重中之重,确立了“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按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创新思路,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路径。一是政策推进模式。通过重点创新产品“首台首套”政府示范引导等政策,实施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新能源汽车双试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全国领先,进而拓展到光伏和LED产业发展。二是引进合作模式。加速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转移融合,对京东方、美的等重大引进项目,强力推进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建设,美的当年专利申报达480项,同时积极引进中电科、中建材、中航研发产业基地项目。三是平台集聚模式。整合资源建设公共安全研究院,创建中组部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通过潘建伟、吴曼青等院士吸引一批人才团队开展研发与成果转化,建设量子通信、北斗导航等产业项目。四是原始创新模式。如科大讯飞、阳光电源等企业以一批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加速培育形成产业链。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五个一”推进模式: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一个研究院,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攻克共性技术难题;组建一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聚集政、产、学、研、中介、资金等要素及一批产业化相关人才;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发展一批骨干支撑企业,出台一项专项扶持政策。促进平板、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并快速增长。
合肥路径的启示:坚持先行先试,深化和拓展“创新推动”战略,探索出一条中部城市创新崛起的路径
合肥尚且不能算作奇迹,但它正在创造奇迹一个中等发达水平的中等城市经济水平呈几何裂变的奇迹。
近几年,合肥的自主创新实现“三个突破、三个提高、四个翻番”:
三个突破: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实现突破,平板、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集聚京东方、赛维LDK等企业,实现产值规模1200亿元。二是科技投入体制改革实现突破,实现部门资金向政府资金转变,正探索无偿科技投入向部分有偿转变。三是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实现突破,初步建成“一中心三基地”,启动运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
三个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7.8%提高到23%;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由65%提高到8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由1.74%提高到2.13%,提高0.39个百分点。
四个翻番:三年来,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1.9倍和1.5倍,年均增长42.83%、36.26%,2011年分别达到3080亿元和802亿元。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3倍、7.2倍,年均增长59.33%、101.62%,双双突破万件。创新平台载体数增长1倍,年均增长38%,达到368个。在肥服务的院士和“千人计划”人数增长1倍,院士达到60人,千人计划人数29人;引进高端人才数增长2倍,年均增长74%,达到3439人。
当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推进到今天,我们尚不能盖棺论定,探索还在继续,障碍依然存在。但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合肥的变化。这种变化让人们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期待,对它成长中的收获充满了期待。
合肥创新实力不断提升,位居2011年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城市排名第19位。“最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等3项成果入选201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据英国《自然出版指数2010中国》,合肥的基础科研实力位居全国第三。自主创新产品加速涌现,诞生了国内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世界首个规模化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等。
通过对合肥调查采访,我们反复思索,是什么让合肥焕然一新?科教资源的天然禀赋当然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是,这里有这样一批人,一批企业,一种环境,它们把合肥最具优势的科教资源发挥到极致。
合肥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各司其职,充满激情,但都耐得住寂寞。这里的决策者对创新有着强烈的激情和偏爱,他们信奉一条:创新就要勇于打破坛坛罐罐。所以在这里,围绕科技创新的综合体制改革能够迅速推进,原有的政策体系得以突破,企业家和科学家的利益和智慧得到最大化体现。但他们深知创新是一场寂寞的长跑,凡事谋求长远。这里的科学家纯粹而执着,执着于创新,执着于自己的理念。比如合肥工大,他们坚信应用研究就应该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这里的企业家对创新有着足够的远见,有了他们,合肥创造的多个中国第一不再成为尴尬,他们接过科学家的接力棒,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当一个城市里的各种角色各归其位,分工明晰,何患关键时刻关键角色缺位?
合肥有这样一批企业,他们将创新视为至宝。合肥最受外界瞩目的,是这里在长期的沉闷中却成长起一批创新型企业。无论是以江淮汽车、合力叉车为代表的国有企业,还是以科大讯飞、量通公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典范。而这些企业的崛起,正带动着合肥经济结构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创新型城市的核心标志就是创新型企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似乎可以说,合肥涌现的这些创新型企业,正在带动着更多的创新型企业、产业崛起,并使这座城市逐步迈向创新型城市行列。
合肥正在形成这样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里,企业、技术、资本、人才能够迅速聚合,并裂变为一个个创新体。创新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更多的实践者已经反复证明,在创新过程中“制度重于技术”,所以说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成败,关键要看能不能在体制上杀出一条血路。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试点市推行一年多以后,合肥市围绕科技创新,对行政体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配套改革,这场涉及各个层面的系统变革使既有的生产关系重新调整,极大地解放了“第一生产力”。在体制变革的同时,合肥还在融资、政府采购等政策领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突破,并且类似的探索还在继续。当然,合肥市在探索过程中也触碰到一些宏观层面的障碍,比如金融制度、分配制度,这些问题不可能靠一个地方去彻底解决,但是率先探知制度的弊端也是一种可贵的探索。
更为可贵的一点是,在合肥形成了一个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在我国,科技创新资源纵横交错,分散而居,一个科技项目的审批可能涉及多个部门,而同一个地方的资源又分属中央、省、市各级所辖,只有建立系统的统筹协调机制,才能提高资源整合力度,提高效率。在酝酿科学城之初,这个中部城市的梦想便与国家战略契合,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推动下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进而又称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从规划、制订方案到推进,都得到了科技部乃至国务院的大力推动。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而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这条路应该怎么走,并没有先验的法则可循。但是合肥作为一座中等规模、中等发展水平的传统城市,曾经遇到的很多问题应该是多数城市共同的烦恼,那么,合肥探索的路径应当具有更典型的启示意义。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