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城市发展 >

宜春:农业大市“变身”工业强市

时间:2012-05-24 17:56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为之

    宜春,一场振奋人心的工业强攻战气势恢宏。

  世界500强企业来了。富士康电子去年在丰城投产,今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
  过百亿元的投资项目落户了。投资135亿元的汉能控股集团1500兆瓦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在宜春市经济开发区启动。
  全球最大的输液专业制造商入驻了。江西佑美科技有限公司从开工到投产仅10个月,目前已通过欧盟CE认证并开始正式生产,预计今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上交税金8000万元。
  沉下身子,全力以赴抓项目,力促一批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开工、投产,让宜春有能力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去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快速发展的喜人态势:从2008年至2011年的四年间,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四个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实现提升。
  去年江西省政府对各设区市工业进行考核,宜春得分83.89分,名列全省第一,昔日的农业大市已实现向工业大市的华丽转身。
  满怀“止后移、争进位、站前列”的赶超决心,宜春正在崛起的征途上扬鞭奋蹄。今年头4个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用电量三个指标的增幅和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数量四个主要经济指标全省排名第一。
  产业集聚的洼地效应:围绕产业招商引资,做强产业壮大总量
  宜春人口占全省的12.2%,而经济多项指标的占比却低于人口占比。经济总量小,关键在于工业的滞后,在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偏低。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做大经济总量,必须从工业突围!持之以恒地抓项目是宜春实现工业突围的明智选择。一年一个主题促项目,“重大产业与重点项目推进年”、“产业升级年”、“项目建设百日会战”等活动,兴起一个个项目建设的热潮。
  从“捡到篮里都是菜”,到“不是好菜不进篮”,宜春严把入园关,提出了主攻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节能环保项目,近几年该市工业园区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全市每年清理上万亩土地。采访中,宜春市经济开发区负责人介绍,仅经开区就清理出6102亩闲置土地,采取腾笼换鸟的方式吸引了52家企业入驻,园区亩均实现税收3万元以上。
  变单个抓项目到整体抓产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项目的关联度提高,稳定性也增加。
  奉新既无棉花,也无市场,却无中生有,把纺织产业做得全国知名。
  全省最大的纺织企业——金源纺织在这里,该企业已在香港成功上市。
  国际最先进的气流纺、喷气纺、紧密纺、涡流纺等纺织设备和生产工艺,这里一应俱全。
  锦润纺织的气流纺,工艺短、产量高、耗能低、用工少,公司每万锭生产线平均只需用工45人,比同行业额定配备人数少85人;颖盛纺织的涡流纺,纺纱速度快,却可节能30%。
  从零星的几家企业小打小闹,到18家纺织企业抱团发展,如今小小的奉新县,纺织产业生产规模已占全省总规模的41.2%,从业人员近万人,不仅成为江西省纺织产业基地,还是响当当的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
  据介绍,奉新县已着手建设印染集控区污水处理厂,将纺织产业链进一步向下延伸,目前已引进了永兆实业、长隆国泰、佰利佳印染等印染企业,全力培育纺织原料—纺纱—印染—织造的完整产业链。
  高安是我省第一片釉面砖诞生的地方,2007年高安提出与萍乡的工业用瓷、景德镇的日用陶瓷错位发展,主攻建筑陶瓷的发展定位。规划产业基地,出台优惠政策,引进相关企业,目前有94家陶瓷及配套企业落户基地,包括全国知名的新中源、新明珠、欧雅、恒达等陶瓷企业,其中43家陶瓷企业106条生产线及27家配套企业已投产,还有26条生产线在建。
  产业集聚,配套、基础设施等相关问题迎刃而解,大物流带动了高安运输业的加速发展,5月10日,省建筑陶瓷基地铁路专用线客运化集装箱班列开行。去年,高安市的建陶、汽运产业税收均超亿元,打破了高安无亿元税收产业的历史。
  支柱产业的迅速壮大,成为助推宜春工业化进程的内生动力。去年全市工业比重首次突破50%,宜春经济实力也随之跃上新台阶,GDP达到1077.98亿元,跻身全省“千亿俱乐部”。
  培育辐射的核心磁场:县域经济百花争艳,城市经济昂起龙头
  县域经济百花争艳,春色满园,是宜春经济的一大鲜明特色。相形之下,中心城市经济的薄弱,使宜春市局限于单纯的政治中心,无法担当经济中心的重任。各县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市经济的关联度不高,导致城市的向心力较弱。
  快速做大做强市本级经济,是科学推进宜春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需要,也是增强城市凝聚力、向心力与辐射力的需要。
  宜春中心城区,三个战场点燃烽烟,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工业强攻战,以宜阳新区为核心的城市扩张战,以明月山温泉为核心的旅游升温战同时打响。每场战役瞄准的都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重点项目。
  医药产业是市本级经济的一大支柱。5月17日,记者来到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正逢企业投资2.1亿元的金水宝异地改建项目接受GMP认证。据介绍,项目达产达标后可新增工业产值20亿元,上交税金2亿元。
  走进宜工集团,各式最新款的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机械以及扫路车等特种车辆一字排开,向人昭示着企业的蓬勃生机。2011年3月,宜工集团与萍钢合作,由萍钢于“十二五”期间注资50亿元,将宜工打造成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目前已建成17.8万平方米连体厂房,安装设备150多台,去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亿元,税收522.2万元。达产达标后,预计年度税收可达6亿元。
  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宜春市第一块锂电池的产地,如今仅经开区生产锂电池的企业就有4家已投产,而生产碳酸锂、电动车等上下游的企业也分布在奉新、宜丰等县,一个新产业无形中串起了市本级与县域经济。
  如今市本级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医药、锂电新能源、新型建材、机电为主体的工业产业体系,产业特色鲜明,优势明显。
  三大战役也捷报频传。去年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五年翻两番,财政总收入五年增长4.6倍,迈进全省先进工业园区行列;宜阳新区26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基本完成,集聚人口突破10万,区财政总收入五年增长10倍;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去年接待旅游人数达123.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2亿元,门票收入突破1.2亿元。
  市本级(含袁州区)财政总收入近4年年均增幅37.3%,高出全市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占比达21.1%,提高3.5个百分点,并可望在年内超过丰城,成为全市最大增长极。
  劣势要弥补,优势更不能丢。力促市本级龙头昂起的同时,宜春市采取一系列帮扶措施,展开县域经济大竞赛,确保了县域经济发展快马加鞭。
  去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中,宜春占6个,占全省1/6强,占比全省第一,其中丰城市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樟树市为“全省十强”。
  2011年全省考评,固定资产投资樟树列第二,工业发展高安列第二,农业发展上高、奉新分别列第一、第五,生态环境建设靖安列第六,和谐社会建设袁州区列第四,丰城、樟树、万载、上高同获财政收入上台阶奖,高安、袁州获财政总收入增幅超全省平均水平奖。
  绿色崛起的战略选择: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跳跃发展
  不能守着青山绿水受穷,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发展。这是宜春市委书记谢亦森在各种场合强调得最多的一句话。
  着眼长远,追求有后劲、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宜春人的共识。
  靖安是宜春市经济总量处于垫底位置的县,赶超发展的紧迫感强烈。重压之下,靖安人没有急功近利,而是以平和的心态,不唯GDP论英雄。
  靖安县森林覆盖率84.1%,堪称“天然氧吧”。“白云深处、靖安人家”,这种唯美的生活是靖安人追求的目标。按照“生态立县”原则,靖安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低碳工业和旅游业。
  变“砍树”为“看树”。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靖安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为改变该县旅游业长期低水平开发状态,靖安聚集百亿资金,全力打造一条环三爪仑的精品旅游长廊。投资20亿元的中部梦幻城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项目,走进“城”中,可以在豪华转马上体验飞翔的感觉,可以在古堡探险中寻找惊险与刺激,还可以看一场如临其境的4D电影……目前,靖安在建和已落户的重大旅游项目有7个,总投资170多亿元。
  第一产业围绕旅游转,以景区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靖安的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紧密对接。沿线的“农家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审慎发展工业,以低碳工业追赶全市工业化步伐。该县选择硬质合金工具和绿色照明两个低碳产业作为支柱,建设两个省级产业基地。近几年,靖安县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先进县”、“加速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等称号,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传统产业依靠科技创新不断优化升级。高安的建筑陶瓷为减少“三废”排放,投资8000万元兴建天然气有限公司,目前已有12家企业签约使用天然气,企业产品质量也大为提高。樟树的盐化工基地鼓励企业将废弃物循环利用,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排放。奉新纺织业通过设施更新和工艺改进,大大降低了用工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锂电属新能源,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宜春从无到有,已形成锂电池原料→碳酸锂→锂电池材料→锂电池→锂电汽车的产业链。目前共签约项目125个,进资、开工73个,建成16个,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宜春成为国家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市长蒋斌自豪地介绍,宜春人的目标是5年内将锂电产业打造成过千亿的新支柱。
  如今的宜春,建设“亚洲锂都”的产业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锂电新能源学院,宜春学院开办锂电本科实验班。该市建立了与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全面合作。南昌大学在宜春设立了锂电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中南大学研发的回氟重构综合提取碳酸锂项目已在宜春投产,江西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也在宜春实现产业化,清华大学电机系与江特电机合作攻关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正在紧张研发……
  科技创新成为企业抢占产业制高点的自觉行动。宜春远大化工“聚氨酯类产品的生物-化学组合合成技术”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浩海锂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锂云母提取碳酸锂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1年与2008年相比,宜春市高新技术企业由3家增至35家,占全省比重由4.9%提高到10.6%;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0.8%。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