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城市发展 >

苏州城市发展追求“双赢” 高铁为古塔让道

时间:2012-05-20 08:30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为之

    苏州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在尽可能保护古迹的前提下,规划全局、适当地向民生让路,是“双赢”的选择。只是,“适当地”有时知易行难。因此,在古城保护中,需要做到长远与眼前兼顾,保护与民生平衡,公开与调研并举。

在75岁的老苏州人潘君明家书房里,收藏着从南宋《平江图》拓本到清乾隆时期、解放初期,再到2007年印制的近20张苏州城区地图。千年历史从纸页间翻过,苏州城宛如棋盘状分布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直到如今,苏州城区基本上保留着伍子胥在公元前514年建造阖闾大城时的格局和框架。”潘君明说。
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苏州,它的古城保护有何经验?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生活怎样更好地融合?
古城保护现状如何?
格局尚存,古色古香
从潘老先生位于城东东环新村的家出来,沿着长长的干将路往西走,运河以里便是苏州古城区了。放眼看去,多是两三层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房子,主要由黑白灰三种色调组成。
拐了个弯,我们走到平江路上。这是一条沿河老街,从南宋的《平江图》第一次以地图形式记载以来,近800年间,它依然在原址保留着河路并行的格局和肌理。石板路边的小桥流水、巷陌中的寻常人家,流淌出清新盈动的江南诗意和沧桑厚重的历史气息,还能令潘老先生回想起小时候的记忆。
再往前走,穿过几条巷弄,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观前街就出现在眼前。“这是我们苏州人买东西的地方。”在潘老先生的回忆中,儿时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跟随父母来观前街“白相”(玩)。尽管当年的小吃摊已不复存在,有些店号也迁了位置,但在潘老先生看来,这里的格局几乎未变,走过依然觉得亲切。“改革开放以后,这里改造过几次,楼房翻新了,道路平整了,最难得的是地理位置没变,古色古香的味道还在。”
现在的观前街头,依然热闹繁华。1982年之后,这里就是步行街了。与很多城市的市中心“地标”建筑不同,这里的楼层以两三层居多。“楼层不高,抬起头来就能看到蓝天;也没了车子对道路的压力,行人可以慢慢步行。”这样的古址保护效果,潘老先生很满意。
怎样避免“千城一面”?
一体两翼,合理规划
“苏州建城以来的格局,从大的框架上看差别不大,在自然地理上也是有原因的。”对街巷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潘君明认为,苏州城外有运河、城墙,内有纵横分布的河道和依河而建的房屋,每逢下雨,雨水便经河道流入太湖,不易遭遇水淹,所以能保存完好;建城之初,“城市格局就被框定了,除非大拆大建,否则框架上是难以变动的。”
在城市化进程中,相对于很多城市的“千城一面”,苏州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建城以来的格局根脉。在潘君明看来,“没有进行大拆大建”的城市规划思路功不可没。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刚刚起飞时,苏州就开发新区,及时将工业项目转移到城外,因此古城才没有在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中遭到大拆大建。”苏州市规划局总规划师相秉军说,“这是个根本原因。”
在苏州市规划展示馆总体规划厅俯瞰总体规划模型,苏州立体地图一览无余:绿色的树木、蓝色的湖水之间,一条条道路交错纵横的版图上,视野开阔的古城区居中,东边和西边分别是高楼林立的工业园区和高新区。
“苏州古城保护中最有效的一项措施,就是古城内新建建筑高度的控制。”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邱晓翔介绍,目前,城市的空间轮廓保护了古塔组成的、高度在32—75米的第一轮廓线,控制了高大古建筑组成的、高度在18—24米的第二轮廓线;特别在2003年《苏州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暂行规定》出台以来,古城的建筑高度、色彩形式等都得到了更为严格的控制,高楼大厦几乎都建在城外,古城风貌得到了切实保护。
怎样调和现实矛盾?
留存古迹,兼顾民生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90处,在市区还有237处控制保护古建筑和790处古桥、古井、古牌坊、古砖雕门楼等古构筑物。
“在城建发展方面,古建筑、古遗迹的保护放在了显著位置。”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尹占群说,1998年盘门景区的整治改造规划,经过了15次易稿和5轮专家论证才得以开工;2003年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从立项到选址,也请专家反复论证,“必要时,交通建设、市政规划要给文物保护让路”。
京沪高速铁路苏州段在规划之初,曾设想建在老京沪铁路附近。专家们经过调研考察,认为如果采用原线位,高铁线路必将靠近虎丘塔,由此带来的震动影响可能会损害到这座千年古塔。经反复论证,最终京沪高铁苏州段的线位远离了虎丘塔。
保护古建筑就一定意味着不能动一砖一瓦吗?如何使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生活更好地结合?“保护与建设如果发生矛盾,应两害相权取其轻,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向民生让路。”尹占群认为,“文化遗产不应是影响百姓生活质量的累赘,而应给老百姓带来幸福感。背街小巷的整治就是一个例子。”
长期以来,住在传统民居内的居民相当多仍在使用“三桶一炉”,用吊桶取井水,洗澡用浴桶,方便用马桶,做饭用煤炉。而一旦在老宅子里铺设水管、修建厕所,又难免要撬开地砖、破坏部分建筑结构。
“在把主体建筑保护好的前提下,辅助的基础设施是可以改造的,开挖翘起的砖面待完工后重新铺上,尽可能保持原有风貌。”尹占群介绍,2007年3月苏州市城区实施“背街小巷”综合整治项目以来,已有1000多条街巷旧貌换新颜。老宅子里的居民通上了自来水,用上了抽水马桶,感受到了现代城市生活的便利。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