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产建材 > 建筑结构 >

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文化结构与内涵

时间:2010-04-19 14:3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一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文化结构
    从结构上探讨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文化特征,有两点是十分鲜明的,其一是构造上的二重性特征,其二是结构上的二元性特征。通过对这两点特征做整体上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展示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在中国大文化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内在关联。
    1二重构造性
   

20世纪,科学界兴起一种研究事物的新型分类方式,即“构造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将研究的问题经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取舍和配合,形成一个有条理的逻辑框架与模型,用来对社会现象作科学、系统的熟悉,以分析和比较事物的属性。”应用这种新型的分类研究方法,科学家们成功地建构了原子的构造模型,即处于中心部位的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的核外电子层,这种内核—边缘的构造模型真实地反映了原子的内部构造。不同的化学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并不相同,距离原子核越近的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力越强,该电子越稳定;距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力越弱,该电子越不稳定,轻易被其他元素原子的原子核所吸引而脱离原属原子核。
    假如将这种研究方法和内核—边缘二重构造模式应用于文化的研究,可以发现任何一种文化也都存在着内核与边缘二重构造模式。一种文化的发源地即是这一文化的内核文化,由其向外辐射,根据其距离的远近而形成不同的辐射圈。离其越近的地区,受其影响越大,保持内核文化的特征就越强;反之,受其影响越小,保持内核文化特征就越弱,从而构成边缘文化区域。边缘文化就像原子核的最外层电子一样,轻易接受来自其他内核文化的影响,形成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并通过一定的整合过程形成新的内核文化,使边缘文化向另一种内核文化转换。
    哈尔滨地处中国传统文化的边缘区域,受内核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弱,具有典型的“大陆边缘文化”特征。因此,轻易受到其他内核文化的影响。当1898年中东铁路建设工程总局确立哈尔滨为铁路附属地后,以西方文化和俄罗斯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进入哈尔滨,使哈尔滨成为多种内核文化的“交会点”,产生新的城市文化,并向四周地区辐射,使边缘文化向内核文化转换。但是,由于这些内核文化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存在力度上的差异,因此哈尔滨不同的城区产生了代表不同文化的建筑,这是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结构的一个主要特征。
    2二元结构性
    文化上的二元结构是近代中国城市文化的一个主要的共性特征,这一特征在不同的城市中,由于其基础文化的不同而又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由于中国大多数城市是从传统封建城堡和商业市镇脱胎而来,由于一批先期进入近代化行列的通商口岸城市是在外力的推引下通过引入西方文化而逐步近代化的,由于近代城市仍然孤悬于乡村的汪洋大海之中,缺乏足够的城市化氛围。因此,城市文化近代化必然会受到来自内外古今的多重困扰,呈现出传统与近代、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互为对立又交织共生的二元性特征。”城市文化结构的这种二元性特征的具体表现是:
    其一是中西两种文化体系的并存。这种并存的正面影响是提供了中西方两种不同体系的文化在城市中相互交融的机会,尤其是代表工业文明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输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和推引了近代中国城市文化的现代化,加快了城市文化现代转型的步伐,并使这些城市有机会与世界先进的文化相接触,提升了这些城市的文化层次。
    其二是城市与乡村两种不同层次文化的并存。一方面,这种并存制约了城市文化的转型步伐。在近代中国的城市中,由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十分缓慢和城市化本身的残缺与不平衡性,使得“乡村文化以其特有的顽固性从来也没有从城市文化领域里完全彻底地退出”,先期进入城市现代转型的地区仍处于传统乡村环境的包围之中。另一方面,城市先进文化对乡村的辐射与影响带动了一批落后的村镇走向现代转型的行列,以先进城市为代表的城市群得以在近代中国显现。
    其三是以士绅阶层为代表的封建政治文化和以市民为代表的市民文化的并存。市民文化的出现主要反映出“文化不再是少数贵胄士子或娱情养性、或作‘稻梁谋’争取功名官位的专利品,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商品进入大众消费领域,表现出鲜明的世俗化、大众化色彩”。
    近代哈尔滨的城市与建筑文化既具有上述的共性特征,也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中西文化的并存集中反映在道外区,而且这种并存体现的是中西传统文化的暖和碰撞。由于层次相同,而能够很顺利地融合成为独特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群体。在道里与南岗两区,多具有西方新旧文化体系和俄西文化体系相并存的二元结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乡村文化、士绅文化等等,对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影响甚微。这种独特的二元文化结构特征,是营造近代哈尔滨独特文化景观的基石。
    二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文化内涵
假如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审阅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会发现哈尔滨建筑文化在内核与边缘的二重构造和多种二元文化结构的重组与整合过程中所蕴含的内涵是多方面的。
    1新潮意识
    哈尔滨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个边远地区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一座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际都市。几十年时间产生了那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建筑类型、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与我国传统的城市相比,明显处在城市发展的较高层次上。尽管它的政治、经济背景是复杂的、被动开放的,但从建筑文化上考察,哈尔滨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创作都蕴含着强烈的新潮意识。
首先在城市规划上,哈尔滨的城市布局是在接受当时欧洲许多大城市先进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新潮的思想注重的是,从城市的功能出发,依照原有的地理条件,根据铁路在城市中的走向,划分出以商业为中心的道里区和以行政办公为中心的新城区。在一些主要大街的交叉处,采用环形广场连接放射形街道的布局方式,追求街道与广场的便捷联系。这种自由灵活的布局形式为中国的传统城市营造思想注入了新鲜血液,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其次,在建筑创作上,建筑师引进当时西方盛行的多种建筑样式,使哈尔滨的建筑风格不断更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风格在西方方兴未艾,由俄罗斯建筑师传入的这种新潮的设计风格在哈尔滨同步流行并集中发展了近20年。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特色之强是国内其他城市所没有的,甚至在某些方面强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法国的巴黎、俄罗斯的莫斯科,在世界各国的新艺术运动的建筑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学者西泽泰彦曾撰文说:“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之集中,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假如我们称哈尔滨为‘新艺术运动建筑城市’,它是当之无愧的。”20世纪30年代,在哈尔滨的城市已初具规模的情况下,日本建筑师又将具有西方现代派建筑特色的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传入哈尔滨,为哈尔滨的建筑风格带来新的构成要素,并通过巧妙的处理,将之统一于近代哈尔滨建筑风格的整体构成之中,使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得以持续更新。
    因此可以说,哈尔滨在近代中国的众多对外开埠城市中,属于起步较早、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之一。在建筑文化上,也蕴含着较强烈的引入新潮设计思想的意识。
    2多样意识
    哈尔滨是东亚“建筑样式最丰富的城市”。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一向以多元并存、兼收并蓄为特色,宽容地对待各种风格流派,善于追求建筑文化上的多样性,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其一是在时空坐标系统中的表现。近代哈尔滨的建筑从时空坐标系统来考察,表现出多种风格、多样文化相并存的特点。在时间轴上,哈尔滨近代50年,逐渐形成了俄罗斯、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运动等多种建筑样式,既有古典的,又有新潮的。在空间轴上,哈尔滨近代城市空间中,融合了俄罗斯、西欧、阿拉伯、日本和中国等各民族建筑文化,从总体上成为建筑文化的多元复合体。
    其二是在风格个性上的表现。近代哈尔滨建筑形式丰富多彩,但每一种形式又反映出极强的个性。一方面,同种风格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上个性鲜明、毫不雷同,如在铁路系统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中,从最大的铁路局办公楼到最小的小住宅,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另一方面,同一类型的建筑又多采用不同的风格,如同为商业建筑,秋林公司用折中主义风格,莫斯科商场用新艺术运动风格,而丸商百货店则采用现代主义运动的样式,从而满足商业建筑的竞争要求和广告作用。
    其三是在主从秩序上的表现。多样性是丰富的,变化的;但是,还应该是统一的,有主有从的。在哈尔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期,这种多元复合的建筑文化就表现出强烈的主从秩序。如南岗区中心广场,由于圣尼古拉大教堂的存在,使俄罗斯风格占主导地位,因而被称作“东方莫斯科”。在道里区中心大街,由于众多的折中主义风格的建筑,而拥有“东方小巴黎”的美名。在道外区的靖宇大街,众多的民俗建筑使这里出现了“中华巴洛克”式的建筑群体。
因此,近代哈尔滨的建筑所展现的是一幅生气勃勃、百花争艳的图景,而具有很强的多样性特色。
    3崇实意识
    近代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在学术上以重现实、重整体、重结合为宗旨,表现出建筑师很强的崇实精神。
    其一是体现寒地建筑特色。哈尔滨地处严寒地区,是我国气候最严寒的北方大城市。移植来的各种风格的建筑,尤其是来自俄罗斯严寒地区的建筑,与哈尔滨的自然气候结合密切。这些建筑多采用厚重的墙体、小型的门窗、以暖调为主的色彩,充分适应哈尔滨的气候特点,恰到好处地展现出北方城市建筑的形态。
    其二是强调整体效应。哈尔滨近代建筑具有整体性强的特色,例如南岗区中心广场,从它的第一座建筑——圣尼古拉教堂1899年10月奠基算起,到最后一栋建筑——新哈尔滨旅馆1937年7月建成开业为止,在这近40年的时间里,一旦教堂确定了中心地位之后,广场四周以后建造起来的每一栋建筑,都能以大局为重,注重整体效应而甘当配角,使广场达到高度协调统一。
    其三是注重结合地形。中东铁路局办公楼是哈尔滨规模最大的行政办公建筑,其全长约180m。这么长的立面,假如像其他建筑那样沿街布置,势必会造成街道景观很局促。为了避免这一点,建筑师将大楼沿建筑红线后退了64m,并在前面设计了一个宽敞的广场,既缓和了建筑与街道的紧张关系,也为人们观赏建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角。
    4善变意识
    不墨守成规,善于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处理城市布局与建筑设计中的各种复杂问题,从而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这是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的又一个特点。例如,同为设计时代性很强的现代派风格的建筑,建筑师却采用三种设计手法,以适应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在道里区地段街旧建筑相对较少的区段,采用纯正的现代主义形态,设计出丸商百货店、前田钟表店、登喜和百货店等建筑,充分地反映出现代派风格的基本特征。而在南岗区中心广场,旧建筑相对集中的地方,则采取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手法设计新哈尔滨旅馆,在新建筑上加上一些竖向线脚和装饰图案,从而使单体建筑统一在广场的整体环境之中。道里区的中心大街是一条整体协调、建筑荟萃的街道,现代派建筑传入哈尔滨后,后建的建筑采取回避的方式,不向其渗透,以保持这条大街的协调性。
    在近代哈尔滨建筑中,类似的实例很多,主要强调的是以多变的形式来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非凡要求,以收到最佳效果。
总之,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在文化上的表现,反映出哈尔滨地区在远离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地带,并在其束缚力极其微弱的前提下,产生了中西文化、西方新旧体系文化以及西方与俄罗斯文化之间暖和的碰撞,进而通过不同层面、多种方式的整合,创造出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极富特色的文化景观。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