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产建材 > 建筑结构 >

我国70年代居住区建筑单体的特点

时间:2011-03-04 14:56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由于七十年代居住环境的设计和规划都受到当时特殊政治社会背景的影响,居住建筑既要符合当时的节约理念,又要顾及文革思想的表达形式,因此在建筑设计外观上限制重重,尤其是居民建筑形式,不论是建筑的体量、局部还是装饰或者色彩都采取统一的模式,处理上不能突破特定的社会含义,因此在整个建筑单体上呈现出单调、重复的建筑风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建筑结构的特点


    70年代居住建筑单体的材料大多为砖混结构,这也我国城市住宅的主要结构形式,在当时经济发展落后、产业化水平低的情况下,砖混结构的建筑造价低,宜于大批量生产,有利于工业化的施工,从而加快建设总量的提高。在天津市的住宅建设中,65%是以黏土实心砖为墙体材料的多层砖混结构。

    建筑外观呈现出“方盒子”的特点。建筑墙面或以裸砖为原型,或者呈浅色或混凝土墙面,建筑外观简单朴实,没有过多繁复的装饰,建筑屋顶多为平顶,屋顶形式和高度都趋于一致。建筑立面处理以楼梯间或阳台为中心,左右分列,并在阳台和楼梯通风墙体上以花饰加以处理。

    2. 建筑户型的特点

    70年代时期的住宅兼具了6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的特点,建筑层数一般为5层左右,70年代早期多为一梯四户,74年到75年间,呈现出小户型结构,房屋面积达到40平米左右,以两居室居多,也不缺乏一定数量的三居室套房,平均面积在50平米左右,人均居住面积3.6平米。

    70年代居住套型最主要的特点是对居住第三空间的划分,70年代以前居住功能模式表现为床寝型,每户一般为2~3室,多数为穿套,没有独立的起居室,卧室兼具了起居就寝的功能,居住空间缺乏私密性,居住功能不明确。70年代后期,出现餐寝型模式,将走道扩大为小方厅,虽然面积不大,但却实现了“食寝分离”,小方厅承接起用餐和会客的功能,但由于此类空间是在压缩厨厕空间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面积过小,再加上分隔墙体的阻挡,对屋内的采光、通风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随之,在1979年的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中,又进而把小方厅转变为大方厅和小明厅,提出要在原有的“住得下”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分得开”、“住的稳”。

    3 居住区户外环境特点

    70年代居住区基本上采取行列式布局方式,条形住宅以南北向分组布置,房屋的高度趋于一致,缺乏层次和起伏,呈现出一个单调、呆板的空间。建筑密度较高,住宅间距仅为1:0.8~0.9。组团主路一般放在东西两排住宅之间,有小路通向各住宅单元,内部的道路四通发达,

    使组团内空间缺乏领域感。70年代后期,出现条式住宅与点式住宅相结合的形式,点式住宅往往被布置在边角地段,体形短,空间通透,适当的减少了条式住宅的封闭感。

    小区内缺乏绿色空间,规划过程中基本上不考虑绿化面积,只简单的在房前屋后进行表达甚至忽略不计,所以小区内所形成的绿色景观基本上是由居民多年自身创造出来的,具有复杂的景观功能。除此之外,小区的其他活动设施也比较缺乏,不具备规模性的活动交往空间。

    4 居住区人文环境特点

    七十年代尚处于福利性住房政策时期,居住区多数呈现出单位大院的形式,居住区内的居民实属一个单位的职工,居住对象比较单一,居住者的组成成分相对单纯。这一部分人群多数为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基层力量,为实现均富奉献了一生,她们具备了相似的工作背景和生活习惯,有的甚至是从不同城市随工作举家迁移至此,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共同的领域,在邻里关系的建立上存在很强的依赖性,这样的居住小区也蕴含了极强的企业文化背景,同时他们也是组成城市人口的重要部分,是城市异质的主要人文体系,他们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变更,具备更加深厚的城市底蕴。但随之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这些曾经辉煌的国有大型企业在竞争的行列中败下阵来,所属的很多七十年代居民成为社会中低收入阶层的典型代表,成为一群渴望被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 中国规划网北京3月4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