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规划 > 能源产业 >

石家庄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时间:2009-12-22 14:2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能源专项规划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为促进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河北省“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石家庄市“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20石家庄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规划》及《石家庄市中心城区热电联产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能源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能源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省会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市能源工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以发电、热电、集中供热、炼油、炼焦、洗煤等门类齐全的能源加工转换体系,为满足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居民生活对能源的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全市能源消耗总量为3389.16万吨标准煤,一次能源消耗总量为1978.6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消耗1450万吨标准煤,原油消耗518万吨标准煤,天然气消耗10.6万吨标准煤。一次能源供应主要依靠从外地调入,原煤净调入量为2764万吨,天然气调入量为10050吨,原油调入量362万吨。
以电力为主的二次能源,2005年,全市拥有装机容量381.73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372.1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97.5%;水电9.63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5%。全市发电量为241.6亿千瓦时,用电量为252.9亿千瓦时。全市原油加工量为362万吨,炼焦253.2万吨,洗选煤202.8万吨,焦炉煤气产量4.8亿立方米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事业, 1995年以来,我市集中供热面积以每年新增4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长。2005年,市区共有7座热电厂,3个大型供热站和7个区域供热站,供热管网总长度近550公里,市区集中供热面积达5080万平方米,城市热化率80%以上,工业热化率84%,位居全国先进水平。在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快速发展的同时,正定、栾城、赵县、藁城、辛集、新乐、元氏、井陉矿区等县(市)、区也都结合当地工业生产和居民采暖实际,建设了一批小型热电联产企业,区县城镇集中供热事业呈蓬勃发展之势,集中供热面积已达到1500万平方米。
变电站及输电线路,2005年,石家庄地区电网拥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廉州站),容量1500兆伏安;220千伏变电站19座,主变38台,容量5460兆伏安,线路1284.3公里;110kV变电站83座,主变156台,容量5655.5兆伏安,线路1766.59公里;35千伏变电站170座,主变320台,容量1919.3兆伏安,线路1916.4公里;无功补偿容量2065.6兆乏。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 2004年底,其力垃圾发电厂2×12MW生物质发电工程建成投用,运行状况良好,日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900吨,最大日处理量达到1100吨,有效地减少了垃圾污染,变垃圾为资源化,年发电量1.4亿千瓦时,供热能力80吨/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乡村大力开展沼气推广应用工作,改善了乡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全市太阳能普及利用也有新进展。2005年,沼气普及率已达到20%,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以上。
(二)面临形势 
1、国内外能源发展形势。“十一五”期间,国际能源形势依然严峻,能源价格高位运行的局面仍将继续,我国能源供应面临资源、环境、运输和安全等多重制约。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确定了总的能源方针:即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时,提出了“十一五”末全国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总体目标。
2、能源发展分析。一是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2005年万元GDP综合能耗1.83吨标准煤,高于全国1.22吨的平均水平,实现2020年万元GDP能源降低20%左右的目标难度很大。二是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虽然电力供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初步缓解,但煤炭、天然气等供应缺口依然较大。三是能源和环境发展任务艰巨。我市属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国家要求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在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四是能源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而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资源相对匮乏,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五是新能源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成本、技术等因素制约,新能源在“十一五”期间还不能大量替代传统能源。总的看,我市一次能源严重不足,将在长时期内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能源需求趋势及预测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节能降耗目标要求,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落实节能减排工作措施,预计到2010年,我市原煤需求2600万吨,将主要由山西、陕西调入;天然气用量将达8亿立方米,原油加工能力达800万吨;全社会用电量将突破500万千瓦时,最大负荷将接近1000万千瓦;采暖面积将从目前的4230万平方米增加到8000万平方米以上。
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强市的战略目标,以确保能源安全为重点,加快能源产业发展,加大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构筑多样、稳定、经济、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努力实现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末,全市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利用天然气8亿立方米,原油加工量800万吨,集中供热面积8000万平方米以上,关停小火电机组60.42万千瓦,万元GDP能耗降低20%,全市沼气普及率提高到35%,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
四、发展重点
1、加快电力、热源建设。以单机30万千瓦以上供热机组为主,大力发展热电联产机组,重点建设8个电力(热电)项目,总投资257.55亿元,装机容量596.2万千瓦,年增发电量291.4亿千瓦时。主要有:上安电厂三期扩建项目、南郊热电建设项目、良村热电厂扩建项目、大唐微水发电厂扩建项目、新乐东方热电有限公司扩建项目、河北华电西郊热电建设项目、河北华电石家庄热电有限公司九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上述项目均按使用中水、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全部实现综合利用的要求进行建设,配套建设脱硫、脱氮等环保设施,达到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县(市)可根据资源条件,积极发展生物质发电。
大力推进“上大压小”。在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关停以下燃煤(油)机组:单机容量5万千瓦级及以下常规火电机组;运行满20年的单机容量10万千瓦级及以下常规火电机组;按照设计寿命服役期满的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下各类机组;供电标准煤耗高出2005年我省平均水平(370克标准煤/千瓦时)10%或全国平均水平15%的各类燃煤机组;未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火电机组;国务院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关停的机组。
加强电网建设。提高城市电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可靠性和经济性,应保证供电安全要求,供电可靠性就不低于99.97%,城市中心区和重要负荷供电可靠性应不低于99.99%,电压合格率应不低于99.96%。为限制短路电流,并适应主城区电网规模进一步扩展的需要,解开石家庄中心区周围现有的220KV环网,以廉州、石北两座500KV变电站为枢纽,以西柏坡电厂、上安电厂、石家庄热电厂、南郊热电厂为电源支撑,在主城区南北两侧形成两个双环网,相对独立地向城市中心及外围地区供电,大大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达到建设坚强电网发展目标;增220KV电源点建设,结合市区石中、东南、桃园等220KV变电站建设,基本实现市区重要110KV站(含重要用户站)由不同电源点供电。
2、扩大天然气、煤气等洁净能源的使用范围,增加用量,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以陕京二期天然气输气管线途经我市为契机,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扩大天然气用量,优化能源结构。同时,重点抓好省会市区管道煤气的利用和用户的发展工作,通过发展精细化工、深度加工和燃气发电等途径,充分利用好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减少因生产过剩以及用户置换天然气后造成的煤气放散现象发生,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3、加快成品油输油管道建设,提高原油加工能力。确保石家庄至太原成品油管道工程项目建成投用,以满足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炼化企业成品油外输及石家庄、阳泉、太原等城市成品油的运输需要。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输送成品油90万吨的能力。确保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00万吨/年扩能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4、优先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总结晋州秸杆发电、新乐秸杆发电、灵达垃圾发电项目的基础上,规划一批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项目。加快推广农村户用及大中型沼气工程,积极推进林木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
搞好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快培育能源植物新品种,扩大燃料乙醇的生产能力和使用量,开发并推广使用生物丁醇、生物柴油等其他生物液体燃料。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及公益性建筑物照明中推广使用太阳能光伏电源,鼓励建设与建筑物一体化的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设施,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
5、加强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从抓基础管理入手,实现节能管理的突破。
第一,加强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管理,依法指导节能管理,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新机制,使节能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
第二,结合“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加快制定地方节能政策;修订主要耗能产品、主要工业耗能设备能耗限额,鼓励企业建立和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促进能源的合理消费和高效利用。
第三,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理念;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和产品生产,逐步汰淘落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能耗较低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等;鼓励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的耗能高设备、工艺、产品;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依法加速淘汰技术落后、附加值低、效率低、污染重的生产工艺工业技术和设备,降低产品单耗和环境污染。鼓励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冶金、化工、医药、纺织、建材等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进行整合和技术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降低能耗、水耗,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和谐社会。
第四,根据我市资源、环境现状,依法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定激励政策,创新资源节约机制,鼓励节约型经济、环保型经济和循环型经济的发展,真正使我市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环境明显改善,资源综合利用落到实处,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在能源项目建设上,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制定可行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实现灰渣和水的零排放。
五、政策措施
(1)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关于加快电力结构调整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661号)和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意见》(国发〔2007〕2号)精神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充分利用当前电力紧张状况缓解的契机,加快关停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确保 “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分别比2005年降低20%、10%左右目标的实现;并通过上大压小,实现电力、热电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鉴于天然气资源的实际情况及其市场竞争力,在2010年前应进行积极稳妥地市场开发、用途拓展工作,总的指导原则是以年利用8亿立方米天然气基础,其方向是:积极推进民用和工业炉窑改用天然气;推广车用天然气,使以公交车、出租车为主的油改气工作的有所突破;进行燃气-蒸汽热电联产或分布式热、电、冷联供试点,以掌握技术,积累经验,在相应资源充裕、价格适中时再大力推广应用;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政策,发展低谷电制冰蓄冷、蓄热,提高电力负荷率,缓解电网压力。
(2)突出环境理念,提高排放标准。
我市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了我市对外形象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消弱了城市竞争力,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对此,我们应牢固地树立科学发展观,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依法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对重点行业实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对燃煤电力(热电)生产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存量治理监管力度。以政府投资的方式,对现有所有的燃煤电(热电)厂,不管其位于何处,凡未加装脱硫装置的一律加装脱硫装置,并进行在线监测。
二是新建燃煤电(热电)厂一律采用高效率机组,同步建设高标准除尘、脱硫技术和装置;灰渣等固体废弃物全部综合利用;利用“中水”。
三是加强监督监管,严格按“以热定电”原则规划热电项目,选用高效机组和运行方式,按国家产业政策谋划建设项目。
四是对其它工业企业、服务业单位也应加大监管力度,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能源的节约和污染排放的减少。
五是积极发展、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方式,加大新能源、沼气、太阳能的利用,广泛开展建筑节能、节水,实现节能、节水、减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
(3)理顺体制、政策配套协调。
第一,由于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能源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且各种能源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在强化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同时,政府应依法对电力、供热、燃气、石油等能源的管理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实现统筹规划、统一调配资源、规范竞争、整合市场,促进燃气事业协调发展,以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确保能源的安全供给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第二,目前影响集中供热发展,进而影响热电建设的主要问题是管网建设费政策。应参照其他城市的做法,坚定不移地将该政策执行下去,这是十分紧迫的问题。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