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镇文化 > 古镇保护 >

沈阳历史文化街区“方城、中山路”原貌有望重现

时间:2012-06-20 09:43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杨军 陈志馨

  昨日的常委会出台了《关于推进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复兴工作 进一步优化沈阳城市风貌特色的调研报告(草)》,其中透露,沈阳历史文化街区共有4处(方城、慈恩寺、沈阳站-中山路-中山广场、铁西工人村),历史风貌区7处(三台子工人村、堂子街、九如巷、慈恩寺、西关、皇寺地区、嘉兴街满铁宿舍群)。方城和中山路街区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的紧迫性,被多位委员提及。
  盛京皇城——“前文后商”控制街区高度
  方城改造,沈阳已经计划多年,昨日,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挖掘与展示沈阳历史文化资源的建议》中,建议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需要结合城市更新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在一宫两陵保护的基础上,将盛京皇城建设成展示沈阳清代和民国时期文化底蕴、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集休闲旅游、文化创意、高端服务、博览演艺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展示区。
  建议以故宫为核心,按照“前文后商”的布局,围绕故宫、帅府,重点发展会馆、博览、体验、交流、创意、旅游等文化功能,积极引导中街百货商业向更高阶段的主题化、特色化发展,提升业态品质。“整体要控制街区高度、风貌,其中高度控制在故宫申遗控高基础上,依据道路肌理,形成由点到区域的高度控制分区。 ”政协委员建议,对需要改造的地块,要先确定建设主题风貌,植入主题化、特色化商业和高端文化等服务功能。
  中山路——欧陆特色鲜明的小庭院
  如今,走在中山路上,你可能不会知道,中山路是沈阳近代满铁附属地放射状路网加方格网的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的典型代表。
  附属地的城市空间组织独立于皇城,具有完整的城市功能和独特的城市建筑风格。中山路许多成角度布置的红砖建筑正是这一规划格局的体现。但是,目前中山路街区最大问题是天际线遭到破坏,沿街建筑维修状况较差,还未形成具有控制性的、统筹性的规划设计,商业定位也有待完善。
  其实,中山路还保存有满铁附属地时期的众多历史文化资源,包括8处文保单位、45处历史建筑、54处风貌建筑,大多属国有产权,改造操作实施容易。
  委员建议应将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定位为国内知名的近代建筑及城市风貌展示区、富具文化魅力的都市时尚生活体验区来进行保护。对现有的大量历史建筑和风貌建筑进行功能置换,提升功能品质。同时修缮历史街面,规范广告标识,建设特色鲜明的小庭院空间,形成具有民国时期浓郁欧陆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工人村——苏式风格的庭院式住宅群
  老工业基地与工人村总是相辅相承,目前沈阳的和睦路工人村、三台子工人村和铁西工人村是世界上存量不多的大型工人村,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居住模式。
  市政协历史文化资源组建议,在保留相对完整的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基础上,增加工人居住建筑特色空间的保护工作,扩大和睦路工人村保护范围,形成具有苏式建筑风格的庭院式住宅群风貌特征的历史文化街区;结合三台子地区的开发,实施三台子工人村历史风貌区的保护。
  九如巷——“老奉天”风情街区
  九如巷是沈阳7处历史风貌区之一,市政协建议,可结合金廊工程建设整体改造实施,重点修缮于济川公馆建筑群、蔡少武公馆等建筑,拆除街区建筑质量差以及严重影响街区格局和风貌的建筑,复建已经消失的典型民国建筑,植入酒吧、茶座、休闲庭院、微型展馆、会所、特色旅馆等功能,以“小街坊、雅文化”打造彰显民国文化的品牌街区,建设“老奉天”风情街区,使之成为金廊核心地段重要文化节点。
  堂子街——“关东大院”风情街区
  另一个历史风貌区——堂子街地区是当年重要的八旗子弟居住聚集地,保存有八旗子弟学堂旧址、满族民居、以及江浙会馆旧址等历史建筑,是沈阳市目前仅存的满族民居集聚地。重点修缮江浙会馆和满族民居传统四合院建筑,拆除沿街和院内搭建的杂乱棚屋,整治街区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铺设硬质路面;建设“关东大院”风情街区,植入餐饮、高档会所业态,展现关东民居、民风和民俗文化。
  帅府为核心的民国建筑群景区
  对于原帅府办事处、帅府舞厅和西院红楼群等建筑,建议市委、市政府积极与省里协调,采用资金购回或资产置换的形式进行回收,并清理周边环境,形成以帅府为核心的完整的民国建筑群景区。

  探访
  委员建议保护工业文化遗产记者实地探访
  东药老厂房已拍照留纪念
  老工业基地,是沈阳的一个名签,如今随着老牌工厂的重建搬迁,老厂矿越来越少。委员们建议,在东北制药总厂、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红梅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电机厂等知名的老企业即将陆续搬迁之前,提前介入,对厂房、设施、设备等重要工业文化资源进行登记评估,并建立保护名录,保护好工业遗产。
  昨晚5时,记者赶到位于沈阳市铁西区重工街、北二路附近的东药集团,一位男性工作人员介绍,东药集团将首先启动北厂区的搬迁,最先搬离的包括家属区、幼儿园等生活区相关设施。
  老厂区深处,有上世纪40年代建成的老厂房,尽管目前尚且达不到文物级的水平,但是它们本身就是被称为“共和国长子”的铁西区的发展见证。“老厂房我们已经都拍照了,留下一些纪念,但是现在没有听说具体的保存方式,有可能拆除,也有可能选择个别的留存吧,准确的消息还得问相关部门。 ”这位工作人员说。
  同时,近年来沈阳众多搬出市区的老厂,都会在原址留下一些见证曾经辉煌的标志,比如曾经浇铸了新中国第一炉钢水的沈重、铸造博物馆等。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