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规划专家 > 专家观点 >

饶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任重道远

时间:2011-06-26 11:26来源:都市世界网 作者:为之

 

  饶戎:1966年10月出生,女,汉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建设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MCP/LMD)怀柔生态规划首席专家、中国住宅与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人居环境特殊贡献专家奖(2005年度)获奖人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城市建设中生态规划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与示范”课题负责人。研究方向主要是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生态修复、绿色建筑,“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以北京大力开发南城北京背景下进行城市垃圾地的生态修复规划和生态设计的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为例,介绍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城市建设中生态规划关键技术与方法。

都市世界网:中国从1984年最早提出“生态规划”这个概念,80后的20年间这一理念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您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下,我国的生态规划发展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我国生态规划的研究发展很快,但总体上还远不能满足我国城市建设的要求。

中国的生态规划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欧美的生态规划涉及学科的广泛及实践的深入,中国生态规划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一开始即大量吸收借鉴欧美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之结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生态规划的探索实践,直到今天,已经形成我国特有的生态规划特色。

在理论上,马世骏、王如松提出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生态规划的实质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与生态经济学知识调控复合生态系统中各亚系统及其组分间的生态关系,协调资源开发及其他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与资源性能的关系,实现城市、农村及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方法上,吸取系统规划及灵敏度模型的思想,建立了辨识——模拟——调控的生态规划方法。在实践中,我国生态规划的发展一开始就与我国农村、城市与区域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相结合,天津、扬州、宁波、广州、马鞍山、长沙等城市的生态规划都大大丰富了生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主要特点有:

立足于本学科或本专业接合生态学的内容进行规划。以生态学对自己的专业进行专业性的生态研究,出现了如农业区划中涉及生态规划、林业区划中涉及生态规划,水资源生态规划、绿地系统生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不同的学科方面涉及生态规划的内容。这些生态规划从不同专业如农业、林业、畜牧业等角度吸收国外的经验,这是本学科的扩张,也是生态学渗透到各个专业中进行专业潜质的融合。

根据生态学科自身发展进行生态规划。国外的生态规划有很多基于生态理论的探索类型,但国外的生态规划进入中国的主体类型是以生态学为轴,在生态规划的不同阶段及方向上存有不同倾向、侧重,但主要集中在研究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社会生态等方向的发展。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和生态环境规划是中国较主导的生态规划方法

跨学科、跨专业的生态规划研究。跨学科的研究是生态规划的本质特色,如华南理工大学杨士弘将环境学科和生态学科二者的结合,从生态环境和环境生态的角度研究生态规划;冯向东早在1988首次城市规划与生态学结合形成生态规划,黄光宇在规划学科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较深入的致力于城市规划与生态学结合研究,包括生态规划基于社会学研究的初探。

尝试着多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研究。在理论方面,马世骏、王如松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指出生态规划的实质就是调控复合生态系统中各亚系统及其组分之间的生态关系,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王祥荣致力于生态与环境的研究,他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观原理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将多学科跨专业的生态规划方法应用于现有城市法定规划中,并推动其法制化进程。由科技部、欧盟支持的生态规划研究基于建筑学及城市规划理论与生态学的多学科交叉结合的研究与实践,针对中国现状和特点建立可实施的科学规划创新体系。创建的以绿容率指标体系、城市容度指标体系为核心的及评价、控制、管三位一体的生态规划指标体系实现了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衔接。由清华大学完成的生态规划与城乡规划编制技术体系的结合与落实应用,在实施规划层面上应用到区域空间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到生态城市设计、乡村规划、湿地保护规划等诸多专项领域,并在北京海淀、怀柔、顺义、长春净月及唐山曹妃甸规划编制中落实,实现了在现有法定规划体系中生态规划与城乡规划指标、程序及法定要件的衔接。

2010年,在重庆的城市生态规划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邹德慈院士对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规划做了比较和思考,认为“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等都源于世人对理想城市的追求”,并明确地指出“生态城市”是个别的少数的城市规划的目标,而城市生态规划是普遍的适用于所有城市、城镇、乡村的规划,应该将“生态”融入现有的城乡规划体系中。2011年的城市生态规划专业委员会的年会6月11日在天津召开,周干峙院士从国家、社会、经济的多个层面城市病,及城市安全及城市气候等问题。邹德慈院士再一次说明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光芒,低碳是人与自然协调平衡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加低碳再加上宜居,也是21世纪的理想城市。两位院士都将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界定为生态安全、和谐的城市,也同样关注在城市规划中具备生态系统量化作用的城市生态规划,这既是前提,也是根本。

都市世界网:您提出把生态规划的关键技术和我们城市规划结合起来,两者在融合的过程中会最容易在哪几个方面发生矛盾?如何解决?

生态规划的关键技术和我们城市规划的结合是基于城市生态安全科学支撑的宜居城市的建设需求、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化需求、基于城市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构成与调控需求、基于城市规划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需求、用精确数据来支持城市规划的需求、城市生态规划理论、技术与实践结合的需求。

两者在融合的过程中会最容易在以下几个层面发生矛盾。在理论层面,如何逻辑地建立针对城市规划的生态规划的完整学科体系;在规划技术与方法层面,如何深入研究、有效提炼,总结建立一套实用、高效、可操作性强的城市生态规划技术体系;在实施层面,如何将城市生态规划的技术体系、编制方法、指标体系、实施过程指导现有的具法定地位的城市规划,并与之衔接、对应;在政策层面,如何将城市生态规划的编制、实施形成政策支持系统,如何确立城市生态规划的法定地位;在社会层面,如何形成社会对城市生态规划的认知与支持,如何持久地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发生作用与影响;如何梳理清晰城市生态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之间的关系,及与国家其它规划,如国土规划、绿地规划等之间的关系;如何开展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以适应社会对城市生态规划专业人员的急需状况。

解决途径是将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结合。不仅是理论层面的研究,也不仅是生态规划技术体系以及编制模式的研究,而是将一个从理论体系、技术路线、规划创新成果及实际应用方式、方法、经验的总结、提高、完善、丰富、深化及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的过程,是探索并实现生态规划国家化的过程,也是实现具有国际水平和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直接以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作用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实用、行业标准化的过程。这也是清华大学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城市建设中生态规划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及应用示范”课题(课题编号2001BAC28B02)的主要内容,最终形成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全方位对应的规划编制技术应用规范。要实现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核心是通过《城乡规划法》赋予的法定地位,是城市生态规划同法制化途径实施。

都市世界网:您在这次规划大会主要是从具体的案例谈“生态修复”这一课题,我留意到在欧美学术界更倾向于用“生态恢复”的称谓,这两者有区别吗?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生态修复涉及一下几个层面的意思:治理(treatment):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使受污染的环境不再随系统中生物或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修复(remediation):在污染环境得到治理后,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也可能会改变环境的生态结构),使环境恢复被污染前的功能,并能够被重新得到使用(不一定达到完美的状态)。强调整个过程的人为干预。恢复(restoration): 使污染环境恢复到被污染前的完美和健康状态,强调整个过程的自然过程和非人为干预。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难度和所需的时间与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自我恢复能力以及恢复方向密切相关。退化程度轻自我恢复能力强的生态系统比较容易恢复,所需时间较短;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不采取人为措施,紧紧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应的术语包括:改造(reclamation)、复原(rehabilitation)、挽救(redemption)、更新(renewal)、再植(revegetation)、改进(enhancement),这些术语具有相应的侧重点,目标相对是统一的。

清华大学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城镇总体规划对人居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价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6BAJ02A01)中城镇生态修复与恢复及政策和技术的研究中,针对城乡人居系统梳理了城市生态修复的定义和内涵。

与其他生态系统不同,城市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关系更加密切。作为受认为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目标也有其特有的含义。对于一般生态系统而言,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标志是其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合理要求的能力和生态系统本身自我维持和更新的能力。而对于城市生态系统而言,系统的健康则不仅意味着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的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也意味着城市居住者(包括人群和其他生物)健康和社会健康。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最大特点是,它不仅强调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的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高效与完整,而且更加强调生态系统能维持人类的服务功能,以及人类自身健康及社会经济健康不受损害。

“生态恢复”的英文名称为:Ecological restoration。 

释义:生态恢复主要是指对地球生态系统中垂直方向上退化的系统过程,通过水平方向上进行的人工保育与垂直方向上持续提供稳态保障的自然力复原条件,使得系统在垂直方向的过程得以正向演进,系统表现出在水平方向上的自修复、自维护、自循环能力的恢复。

解读:由于自然生态系统受到逆向动力过程扰动,其生态系统退化,改变退化生态系统被损害的内部与外部扰动条件与动力作用,使得退化自然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为一个基本上具备近似以前自然状况下的演进系统过程,即次生该系统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及有关的物理化和生物学特征的客观过程。

“生态修复”的英文名称为:Ecological remediation。

释义:生态修复主要是针对人居系统或人居与自然交错系统中,由于人类活动所导致对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功能、结构、形态、景观以及人文属性破损、断裂、破碎化,甚至彻底改变属性所导致的系统逆向演替、系统退化或属性变更的生态恢复方法,可被称之为生态修复。

解读:生态修复的一种重要的人工介入的行为,主要是以人工营造或人工引导的过程。实现修正人为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产生系统阻断、割裂、破碎化的破坏,或引发的自然系统结构、功能、形态、效率的变异的退化。其特征是以人工引导或模拟自然的方法,通过构建人工维护的生态系统或人工近自然野化系统的功能,使得人居生态系统结构、生态基底的系统得以完整、优化,具备与自然生态系统共生的近自然功能并逐步形成恢复生态系统自然属性的演进条件及生态能力,优化自然涵养、服务人居系统的效率与效益。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都市世界网:我国城市规划目前生态修复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怎么才能实现生态修复效果的最大化?国际上有什么先进的经验可以借鉴?

总体上讲不仅城市规划专业,涉及城市的其他学科在生态修复方面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了一定的开展,但是对于社区、工业区、河道湿地、绿地的系统恢复还处于萌芽状态。目前对于城市生态修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人们已开始意识到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对城市的重要作用,但是城市的生态建设是长期和复杂的过程,任务艰巨而复杂。

在中国城市规划的规划编制技术体系中,没有明确的有关生态系统在城市功能效率、空间结构以及形态特征等方面的法定技术规范,也没有给予生态修复应有的法定编制技术方法与技术指标体系。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施行的城市规划专业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是在原有建筑学基础上,结合工业社会时代的优先供给理论和人本从属原则,演化出来的一个带有服务于城市供给与建设组织属性的专业系统。由于其从属人类活动组织与管理的被动关系和专业局限,这使得城市规划的主导必然是以人为本的资源组织、使用、供给和满足。

从现实与未来发展的角度分析,城市规划必须从单向的人文原则向人居与自然、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共生、共存、共在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城市规划原则应具备共生原则,必须满足从系统供给到系统关系的再组织、再分配、再调节及再利用的和谐共生,建构综合系统集成的科学规划体系中。

针对城市规划,中国城乡规划法定体系中有明确的界定。“城市”和“城区”是两个不同的空间范畴。“城市”包括城市建成区和城市郊区,城市核心区和城市边缘区。城区生态系统建设体现人居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融合,而城郊生态系统重点是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城市生态修复也涉及“城市”和“城区”范畴。

清华大学在城镇生态修复与恢复及政策和技术的研究就是对城市建成区的生态修复的研究,包括社区(居住区、办公区)、建筑以及建成区内的城区河道湿地、公共绿地和自然山体的生态修复问题。解决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修复技术能力,优化城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安全与健康水平,实现城市自然生态资源与社会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高效利用,适应社会进步,建立和谐社会与节约型社会,并满足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的目标要求。

近五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城市生态修复方面依托国家课题进行了大量实践,涉及城市生态湿地修复、城市破损山体修复和城市垃圾地修复等。分别以北京东沙河生态湿地规划与进行城市生态湿地修复研究与示范;以中国济南第七届园林花卉博览会生态科技示范建筑(科技馆)完成城市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的研究与示范;以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城市垃圾地位为例完成垃圾地城市生态修复的规划与生态构建筑物研究与设计。

国外城市生态恢复主要集中在城市草地、灌丛、水体等方面,研究生态系统在采矿、道路建设、机场建设、放牧、采伐、山地灾害、工业大气及重金属污染等干扰体系的影响下退化和自然恢复的机制和生态学过程,涉及植被、土壤、气候、微生物、动物等多方面,研究具有积累性好、综合性和连续性强的特点。

1979年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尝试应用生物净化原理进行污水处理研究(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层次),并由此提出生态工程概念。此后许多学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并形成与目前生态修复有关的两个领域:一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污染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强调植物群落模式试验实践;二是在农、林、水、自然保护领域内形成的工程技术,强调采取人工重建的快速性和短期性。80年代后随着土地复垦、恢复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开始相互交叉渗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工程技术。

都市世界网:从2001年开始您提议进行“中关村生态规划”到近年参与了“北京市怀柔区的规划”,通过这些切身经历,对于全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您有什么建议?

我从2000年开始在清华大学从事生态规划的研究和实践。早是为了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中导入生态园区概念,需要理论支撑和落实于应用技术规范标准及技术方法,用以指导园区管理与调控评价。因此,开展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生态人居环境标准体系》研究和编制《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生态规划》及海淀区生态办公区及生态建筑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后来,应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之邀,针对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承担了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U_CHINA EMCP/LMD)生态规划编制研究与示范项目。为了落实科技部、住宅与城乡建设部“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课题研究与示范,先后在北京顺义、昌平、海淀、大兴等地及长春、张家口、济南、天津和河北唐山曹妃甸等城市开展了生态规划的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及编制方法的研究推广应用工作。同时开展绿色建筑研究、生态技术研究、生态修复研究和生态城市设计研究,正在逐步完将科学规划创新体系及绿色建筑科学体系的研究内涵、理论体系与应用技术向生态人居科学学科方向整合。

目前生态城市的发展,总体来讲目标是正确的,行动是积极的。但是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扩展,总的来讲需要持审慎和严谨态度。回顾生态城市在中国的兴起,还应该追溯到新加坡政府发展部启动与中国政府合作的中国-新加坡生态城之时。

中新生态城的创意是由新加坡发展部的官员在参加中国绿色建筑大会上与清华大学结识,从探讨绿色建筑标准及评估合作事宜开始,转向我们在清华正在开展的如何将生态规划导入城市规划的研究、如何将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化研究、如何针对城市整体生态化建设与发展实现生态城市制造概念基础理论完善与综合系统集成技术体系化的研究。借此,我们提出在生态适宜地区或生态破损地区利用生态修复技术,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趋势,针对新兴城市的建设,开展生态城市制造的生态城建设。我们在清华大学的谈话建议迅速被新加坡政府所采纳,并迅速升级成为两国政府之间合作的政府框架内容,期间新加坡政府数次组织政府科技代表团访问清华,双方就生态城概念、科学逻辑、技术体系框架和运行模式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沟通与交流,清华大学以全方位的研究成果支撑了新加坡政府的决策与认知,成为启动中新生态城的核心科学支撑动力。

当时,我们强调的生态城还不是现在的“生态城市”。生态城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在城市聚居概念的一部分,是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组团,是一个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组团,是一个城市生态景观特色组团。由此开始了在我们建议的天津、唐山曹妃甸、内蒙古包头、新疆乌鲁木齐和济南等地的中新生态城考察与遴选。

原本的生态城应是一个概念清晰、要求明确、技术体系框架完整的研究型城市模型,遗憾的是这样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内容,在实际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从体系到技术系统研究不充分、经验不足以及社会导向模糊等因素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与过量放大,甚至成为土地交易的特色商机。生态城市的出现将务实的点充斥进大量不实的虚,将上百个标准、指标落实在纸面上和宣传上,无法结合社会现实找到现实的落地方法与可能。

生态城市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是一个奋斗的目标,概念扩大化、泛概念化的趋势应当给予控制,生态城应扎实打好建设的科学基础,尤其是城市综合生态系统集成技术体系的务实研究与实践总结,逐渐以成熟的、完善的技术体系扩展到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急于求成或没有夯实基础的扩大化应用推广,甚至急于上升为国家标准、规范都是需要谨慎、务实地总结完善。

从当前生态城市发展而论,虽然引发热议和追捧,也使得生态城市与低碳行动存在着天然的关联性结合条件,但是就生态城而言,其发展的现实还是存在着诸多行为标准问题,也存在着核心价值观的取向问题,更是生态观需要修正的原则问题。

从目前迅速增加的生态城操作现实中所反映出来现象上分析,存在着生态城反生态与破坏生态资源问题、生态人居安全被忽略得不到确实保障问题、无法真正落实生态系统修复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务实行动的问题;环境治理与健康问题多以表象遮盖深层的问题;缺少工程的实施落实手段与必要的投入规模问题;生态城建设反生境建设导致生态系统脆弱或破损,致使城市维护成本与运行成本及建设成本居高的问题;生态城生态本底及生态安全框架概念缺乏,在设计及工程层面上落实的务实方法与严格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

此外,生态城重复西方发达国家工业社会时代城市建设与港口、港区、港城建设的城市问题,放弃城市间需求和可以发展的城镇乡村体系,将发展契机与农村发展割裂,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拉大社会均衡发展的差异化空间;生态城开山采石、挖客土填地、移大树高价造景及沿海地区破坏大陆架海岸生态系统湿地,人工强制改变滩涂生态系统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滩涂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突出。

同时,生态城在新技术、新能源、绿色交通和生态绿地系统及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上缺乏体系化集成能力、优化能力和落实执行能力。特别是以传统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将城市生态功能系统转嫁到土地利用的开发企业投资中,局部系统的成本与建设效率无法统和到城市系统的综合运行调配利用问题突出。

生态城市核心问题是城与自然关系、人与城之间的关系,城与城的能力关系需要务实求真。生态城市发展在现阶段需要冷静降速,需要总结,需要回归科学的本质和技术的本源。生态城市应该从自然生态系统客观入手,严格落实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共生、共存、共在的和谐原则,开放性地对现有生态城市经验、失误进行总结研究。首先是开展城市规划的科学自检,导入生态规划,加强生态设计的技术内涵与专业跨学科的外延集成,综合适宜技术与可利用技术及可转化技术的工程系统集成,务求生态城具有针对性的整体性建设,保障城市生态系统修复与维护可持续高效发展。

至于低碳问题,我们还是应该认真尊重学术逻辑和基础科学本质,将当前的低碳行动与低碳技术方法与城市生态系统解析开,尤其是“低碳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提法,从学术体系结构和基础科学逻辑出发,需要严谨、认真和客观理性的对其存在逻辑和科学基础进行进一步的研讨,从求真务实的角度出发,避免对社会行为的误导,有利于引领社会发展进步。中国规划网北京8月26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