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规划专家 > 国内专家 >

张开济:中国著名建筑大师

时间:2011-09-22 19:30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格格

  在北京白石桥路甲48号院内,一栋紫红色的塔楼里朝阳的一套房子就是张开济的家。按过门铃,张开济念叨着:“来了!来了!”热情地迎了出来。90岁高龄的张开济近两年已经很少下楼了,“幸好早在前几年,趁着身子骨儿硬朗,走遍了世界各地,要不然,现在要后悔了。”张开济开朗地笑了起来,一头花白的头发被梳理得整整齐齐。   
  我设计的建筑,与古色古香的北京浑然一体,现在老了,但共和国没有忘记我。
    坐在宽敞的客厅里,慈爱的张开济与笔者聊了起来。“我是1912年生的,年轻时我个子可高了,大个儿,有一米八多呢,现在老了,个儿也不显高了。”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户的薄纱,照在张开济依然很清秀的脸上。
    “晚年您生活得怎么样?”笔者关心地询问。张开济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他拉着笔者的手讲,前一段时间荣获国家颁发的“梁思成建筑奖”,获得4万元奖金,挺激动的。尽管自己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国家没有忘记他。
    大家熟悉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北京天文台、钓鱼台国宾馆、天安门观礼台等,都出自建筑大师张开济之手。作为解放以后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张开济无比自豪。
    “我设计天安门观礼台时,竞争很激烈,建筑师们出了多份设计方案,有的设计师把观礼台设计得特别突出,高过天安门的宫墙,上面还计划修一大排颜色艳丽的琉璃瓦;有的设计师将观礼台设计成金黄色,比天安门还鲜亮。最后,还是我的设计方案胜出。结果也证明我设计的观礼台是合理的,我认为既然是国庆才启用的观礼台,就是一个实用性问题,越不起眼越好,没有必要建得富丽堂皇,那样只会喧宾夺主,破坏天安门的古朴形象。”你仔细看天安门观礼台,高度比天安门的宫墙还矮一些,广场上的游人视野可以越过观礼台,看到里面郁郁葱葱的树木,这正是张开济的用心所在。
    “走进钓鱼台国宾馆,感觉到古典和现代的交融,非常好地体现了北京的古都特色。”听到笔者的夸奖,张开济眼中闪出兴奋的光芒:“这正是体现了我当初的设计理念。你看看钓鱼台国宾馆的正门,不厚重,好似敞开怀抱迎接四方宾客。设计之初,有些建筑师认为应该将大门设计得高大庄重、戒备森严,我坚决反对。既然是国宾馆,就要多一些园林气,少一些沉重。”
    在老一辈建筑师张开济身上,体现了无私奉献的情操。“我当初设计的十大建筑之一的钓鱼台国宾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一点报酬也没有。那时的建筑师就是拿微薄的工资吃饭,但也挺有责任感的。现在年轻一代的建筑师赶上好时候了,机会那么多,也有资格讲条件了。”张开济坦言如今的建筑师思路很活跃,设计出的建筑标新立异,使建筑成为都市中看不完的风景。
    爱庭院深深的四合院,它是人类珍贵的遗产,不可等闲视之。
    张开济攒了满屋子老四合院的木制雕饰,多得数不清。卧室的门上也嵌着一长条雕饰。这里绝对是一个博物馆。“北京那么多搞收藏的,没有人像我这样收集这类雕饰。来我这里看过的人都很惊讶我的举动。其实,对我来说,搞建筑的收藏雕饰,专业还满对口的呢!”
    这些木制的雕饰都上了一层金,虽然历经沧桑,但颜色依然鲜亮。“这些木制雕饰都是嵌在官宦人家的四合院里的,普通老百姓的人家可没这么讲究。”
    他拿起一块块雕饰给笔者讲,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这些雕饰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客厅东墙的书架上有一块雕饰,“你看这一块是福禄寿喜,雕饰的左边是一只蝙蝠,中间是一只长角鹿,上面的松树代表长寿,枝头落着一只喜鹊,加在一块儿表达的就是福禄寿喜。”
    四合院在张开济这个上海人眼中,依旧充满了神秘的美,仿佛那里面收藏着某种不为他所知的古老的传说。或者说,它的神秘感就是它的美感,它的美感就是它的神秘感。北京城是中国建筑的典范,皇城、内城、外城三重。旧时,皇宫周围为衙属、学府,外缘是整齐的棋盘格街坊,曾经布落着2000万平方米的四合院住宅,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除掉了大片民居,其中不乏保存完好的四合院。
    “这些东西每一件里面都有故事,可有意思了。可卖给我的人,都讲不出里面的故事。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他们知道里面藏着有趣的故事,可能就不卖给我了。”张开济指着书架上面的一个3块木雕组成的雕饰讲:“这个雕饰我1000元就买来了,可我心里知道,5000元也不止呀!搜集到好的雕饰,我能高兴半个月。”
    新城发展与旧城保护,历来是世界性的课题。法国巴黎的保护方法是“围着老城建新城”,而意大利罗马更是一个典范,“撇开老城建新城”,保护了罗马城空间布局的和谐完整。我们又应该走怎样的一条路呢?张开济心中早有成竹。他构思的“周边式”部局,既可保留四合院的风格,让爱交往的老北京天天相见相闻,又省地皮省资金。德宝小区设计经他画龙点睛,将“行列式”改为“周边式”,组成了一片楼群四合院。这一改,多回收资金200万元,增加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幸住进去的这六七十户老北京,可别忘了张开济。
    张开济认为,城市有它的历史延续性,需要不断地新陈代谢,要把民居按时代截然分开是不现实的,只有新城老城和平共处,才能协调发展。
    正因为四合院在张开济的眼中有难以割舍的情结,所以他从几十年前就开始收藏老四合院的木制雕饰。也许受时代的局限,没法完整保护旧城的一个区域,那就收藏一块木制雕饰,去怀古凭吊吧。
    “攒这些雕饰花了我不少钱呢,一小块就好几千,你看,这一块讲的是西厢记的故事,上面的这个美女是崔莺莺;这一块讲的是李白脱靴的故事,有意思吧?这些宝贝比我住的这所房子要值钱得多。这不是我个人的财产,是国家的财富,迟早要无偿捐给国家。”张开济讲,中国历朝历代都将画家提到很高的地位,有点拔高;而对雕梁画柱的人只称为工匠,似乎永远不能与画家同日而语,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可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留下名字,这实在是不公平。
    “你看这是古代床上的雕饰,比人还高,雕饰得多么精美,可以与一幅画媲美。家里房子不大,这东西只能放在走廊里。当初我在潘家园旧货市场瞧上这个雕饰,马上决定买下来。摊主不给送,为了拉回家,我自己找车。费了一番周折,出了一身汗,但我心里高兴。”
    张开济的老伴开始不同意他攒这些东西,说既占地儿又费钱。但看到张开济喜欢的样子,逐渐默许了。现在,老伴的房间里也被摆上满满当当的雕饰。
    张开济讲,自己的外公是景德镇的知府,他从客厅橱柜里拿出几只精致的瓷雕,说是母亲的陪嫁。“这都是无价之宝,每天看一看,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张开济还收集了好几百枚世界各国的铜质纪念章,非常精美。
    身体状况好一些的情况下,张开济喜欢与老伴去潘家园旧货市场逛逛,看有没有自己瞧上眼的古玩。
  做人要善良、正直,我也是这样教育两个孩子的,希望天下的家庭都幸福。
    张开济是上海人,尽管在北京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但乡音未改。
    客厅临窗的台面上摆满了相框。“你看,这是我们一家四口在耶鲁大学校园里照的。家庭是我的最爱。”
    张开济是性格非常开朗的人,他笑着对笔者讲:“我现在还没有抱上孙子,这件事急不得,得慢慢等。”张开济的爱人小他11岁,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今年48岁,现任美国一家大银行的副总裁。二儿子张永和在美国读书后,成为建筑师,在张开济的建议下回国发展。
    “我的两个儿子英语挺棒,许多老外还向他们讨教呢。中国人能说那么纯正的英语,老外也得服呀!”说起自己疼爱的两个儿子来,张开济话多了起来:“在孩子小的时候,我就教育他们,人首先应该善良。两个孩子在美国的时候,我们家原来的一个老保姆在乡下病了,两个孩子从美国赶来去看望,我对孩子们说,你们的路费花得值,善良是金钱买不来的。”
    张开济讲自己也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想起中学时代,为了学英语,无师求教,逼着自己看外文名著,用这种笨办法掌握了英文。张开济希望年轻人都能好好学英语。“以前国家提倡学俄语,但很有局限,适用的国家有限;而英语是世界语言,在各个国家都可以通用。我对老伴讲,只要我们会英文,就吃得开,到哪儿旅游都会玩得随心所欲。”
    张开济的老伴是无锡人,辅仁大学毕业,相伴半个世纪,晚年走遍了祖国的山和水及世界各地。
    张开济的老伴亲戚很多,张开济有一条原则:对待亲戚,他们有困难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比如孩子上大学,可以给予资助,但亲属结婚不给份子钱。“我向来是最反对在婚事上铺张的,我希望年轻人婚事从简,将钱用在刀刃上。我和老伴当年结婚时,用了不到30块钱,但我们没觉得小气,真爱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
    “家里有保姆,保姆把我和老伴的生活照顾得非常好。”谈到自己与老伴的二人世界来,张开济很满足。
    把握生命里每一分钟,这句话送给所有的老年朋友
    “老年人性格要开朗,这样才能健康长寿。”张开济这样讲。
    张开济认为,现在的老年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但这需要一些条件。首先经济上要富裕,不愁盐不愁米。再有子女要争气,有出息。还有一点挺关键,就是自得其乐,不要自寻烦恼。“人的一生,有的很成功,有的很平凡。我认为老年人要有平常心,别强求自己,安安稳稳地度过晚年,心态平和一些。”
    张开济的老年朋友很多,经常来往。他有一个朋友,买了一块地,盖了一个挺大的四合院,门上还写了3个字:老子居。常邀请张开济过去坐坐。
    张开济一生中最大的爱好是旅游,在旅游中受益匪浅。“老年人有条件一定要出去走走,散散心,感悟人生的美好,有利于身体健康。”
    张开济在客厅的那张办公桌子上,摆着一个济公,让人想起“鞋儿破,帽儿破”那首俏皮的歌儿。

    张开济传:1912年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曾任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北京市政府建筑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1990年被建设部授予“建筑大师”称号。获得中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主要设计作品有:天安门观礼台、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台等。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