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符号 >

探索乌镇的文化转型

时间:2013-06-18 16:1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刚刚闭幕的首届乌镇戏剧节让乌镇在江南古镇的旅游竞争格局中再次脱颖而出。乌镇戏剧节发起人、戏剧节主席、现任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接受了凤凰网的独家专访。

    作为“乌镇的总设计师”,陈向宏的超前理念再次贯彻在本次戏剧节中。他表示,乌镇能够后来居上,是因为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操作。他相信有“内容、概念、环境”三大品牌,乌镇可以实现文化小镇的全面转型。景区的最佳经营状态取决于一个经营者的本事,而不是门票。

 

陈向宏:探索乌镇的文化转型 反思门票经济

(现任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

 

    乌镇模式 古老历史与现代化有机融合

    陈向宏的企业1999年从零资产走到今天,他总结是因为之前的产品模式和商品模式想得很清楚。回忆起未开发的乌镇,陈向宏用三句话概括:“一片新房子、一片老房子,还有一片破房子”。“刚来的时候河里的水都是像墨水,没有排污管道,全镇只有3个抽水马桶,就下决心把所有的城市小区居民所有的现代设施全部搬进来,这是对当代小镇居民最人道的做法”。

    为何乌镇可以成功并后来居上?陈向宏表示这得益于“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操作”,“我们每一步我们都在实时地在按照步骤发展,所以由此就拉开了我们市场化的进程。公司除了我一个是公务员,所有的人都是按照企业一样招聘,这个状况一直保持到2007年。”

    1999年5月,浙江桐乡市委、市政府作出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重大决策,组建了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在《加快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的16条政策中,陈向宏认为其核心就是政府放权,让市场自己商业操作。经过这些年的良好经营与长远规划,如今乌镇居民在自家几百年的老建筑里,享受着现代化的文明。在乌镇老建筑里,自来水、卫生间、直饮水和宽带网络一应俱全,将古老的历史与现代化有机融合在一起。

 

陈向宏:探索乌镇的文化转型 反思门票经济

(乌镇戏剧节嘉年华 让表演艺术无处不在)

 

    戏剧节并非赔本赚吆喝

    乌镇的营销宣传口号是: 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这也是针对全国古镇景区不断同质化的现象,陈向宏透露当时拟定的目标是“3年超西塘,5年赶周庄”,从如今的发展状况来评估,陈向宏给了肯定的回答,“确实给我们赶到了”。

    乌镇从一开始的风貌保护,到历史街区的再利用,他称之为“前沿的保护方式”,评判的标准就是从保护古镇居民和经营者的角度去反思。从根本上说,“如果老百姓居住质量没有得到改善,或者还是延续着历史建筑的简单修复层次”,这就不是前沿保护,陈向宏强调“为了保护而保护”重要性。

    陈向宏否认乌镇戏剧节是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他相信有“内容、概念、环境”三大品牌,乌镇可以实现文化小镇的全面转型。“我们2004年乌镇是一个观光小镇,观光旅游小镇,现在是一个度假小镇,新世纪可能又是一个转折点,我们走到文化小镇。这三个的关系,我觉得说文化小镇已经调处了旅游的概念,某种程度上,它既跟旅游有关联,但是我觉得说又跟旅游又是分开的,它是个更庞大的计划。如果说乌镇能够成为真正的文化小城,国际意义上的文化小城,它有内容,有概念,有环境,我相信它的辐射带动远远比光是旅游来得深远,来得广泛。”

    在陈向宏看来,“不说对与错,我们非常认真在探索,我们至少是有理想,有抱负地在探索。”

    反思门票经济时代 应有可持续发展思维

    刚刚闭幕的首届乌镇戏剧节让乌镇在江南古镇的旅游竞争格局中再次脱颖而出,看似互相对立的“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以及“经济发展”,在陈向宏看来,“只要景区有知名度,谁也封杀不了,但是几时能够做到一个最佳的经营状态,这决定于一个经营者的本事。”

    “景区行业,第一,它缺乏一个完整的法律环境,随意性很大,有些是不该管,有些是没有管。第二,好多资源存在一个产权经营方,政府跟企业没站对位,缺乏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陈向宏表示,景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像故宫、长城等,像作为公民生活在这个国家里一样,这类不应该贵,另外是像乌镇周庄这样可选择性的,没有经营者想涨价涨得让游客止步。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