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上海:宜居城市规划要有所留白

时间:2016-01-25 20:14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汪志民

  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人口研究所教授吴瑞君指出,上海的少子化、外来人口导入体现为低生育、高流动。老龄化的趋势已成为常态,这种趋势将延续发展下去,人口规模严格调控以后,人口结构问题、老龄化问题表现得更突出。

  草案: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全市规范建设用地总量实现负增长,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185平方公里以内,现状低效建设用地减量50平方公里。

  吴瑞君: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也跟人口调控有密切关系。

  人口规划的目标要大于人口调控的目标。

  预测2040年上海的人口至少要2800万,因常住人口统计是不包括外籍人口的,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我们的国际化程度很低,国际化人口不及1%,世界上的国际大都市最低的5%,最高的纽约达20%,将来,外籍人口数量也会增加,他们也会占用公共资源,所以,在规划时,这个数字要有所考虑。作为一个宜居的城市,在建设中我们的规划要有所留白。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丁金宏:

  政府部门比较坚持要控制人口,主要是管理中确实遇到很现实的问题,城市发展过程中,超大城市有很多优势,吸引很多人来创业,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这也是必然的趋势。

  虽然我们知晓这个客观规律,但城市要健康平稳地运作有它自己的要求,特别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感受强烈。所以,尊重客观规律是一个方面,尊重生活在城市中居民对健康平稳发展需求是一个方面,一个是规律,一个是价值,这两者会碰到冲突。

  这两个方面都要尊重,现比较尖锐的是大城市发展集中在极少数的上海等城市,这些地方矛盾突出。

  对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对管理城市的政府,对规划城市的规划者,他们自身感受到这个难题的不可逾越,包括交通等问题在内,几乎到了没有人口总量控制,问题就没办法缓解,只会加剧的地步。如我们正在严格控制汽车的消费,在倡导公交优先等,但我们交通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小区停车也是问题。

  当然,交通管理、交通建设等还需要努力,但我们在建设方面已经做到极致,管理办法已经想尽办法,在此前提下,如果不控制人口,这些问题只能导向更加严重,这问题也非常现实。

  世界范围内都碰到过城市成长中的烦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不是我们先提出来的。

  英国人提出过,控制伦敦蔓延增长,世界范围内大多有过缩减大城市的规划,巴黎、东京都有过。不同的是,这些城市走得较早,现在它们的发展已趋于稳定,城市不面临人口导入的这种压力,城市规模也没我们的大。我们城市化走到半途,城市规模已超过他们,这个城市压力是史无前例的,世界范围内也找不到先例,所以,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做好大城市控制工作。”

  上海人口宏观调控,2500万严了点儿,但是可期待的。这个控制目标是比较现实的。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