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十高铁连接武汉、孝感、随州、襄阳、十堰五城。沿线城市在做好工程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谋划围绕高铁打好经济牌。
小城大梦:小县云梦建大站
汉十高铁从在建的汉孝城际铁路孝感东站出发后的第一站,就是云梦北站。朱晨云经营了16年的工厂为给高铁让路,要整体搬迁,虽然有不舍,但更多是期盼。
过去,朱晨云到江浙谈生意,路上要折腾12个小时。他期待高铁能拉近云梦与大城市之间的距离。
到武汉的城际高铁、到周边地区的旅游专线,让云梦成为孝感新的交通枢纽,站房规模将超过沿线很多市级火车站。站前,商业设施同步推动。
老城新梦:襄阳东津开新业
襄阳的东津站是汉十全线13座火车站中规模最大的,汉十高铁将在这里与郑州到万州的高铁交叉,
今后每天将有100多对动车从这里发车,从襄阳出发,一个小时到武汉,两个小时可到郑州和重庆,三到四个小时可以达到全国主要的经济区。为解决人流的疏散问题,东津新区四年前就规划了地面交通、轨道交通与高铁的对接,13公里的内环线快速通道已经修建完成,襄阳的第一条地铁将与高铁站无缝对接。
交通发达,要素流动更方便,但东津新区管委会的刘海涛却有自己的担心。
要留住人才和资本,就要有产业。为此,襄阳各区找准定位,主动对接优质的研发和生产资源。在定位高端装备制造业和云计算电子信息产业的东津新区,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研究院已经为自己的智能装备研发平台找到了新课题。
全球最大的信息管理软件以及服务供应商甲骨文公司,也漂洋过海落户东津新区,计划把研发基地、最新的技术成果都汇聚到这里。
高铁未到,规划先行,随州市高标准建成4.8公里长的编钟大道南段,直通随州南站,高铁商务片区将成为随州未来城市发展的主阵地。
十堰市以武当山站,丹江口站以及十堰北站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以武当山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加快区域内脱贫致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