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北京规划城市风道

时间:2014-11-23 09:04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汪志民

    近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人士在一场气象论坛上介绍,根据目前分析结果,结合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实施情况,以及北京的主导风向和清洁空气来源等,目前正研究“植物园—昆明湖—昆玉河—玉渊潭—前三门大街走向”等通风廊道。

    近日有媒体称风道为6条,研究院对该数字予以否认,“不一定是6条”。

    观点1

    建筑留隙,可起疏解作用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与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刘春兰表示,目前正在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将有专门的章节阐述城市通道内容,这是北京首次系统性和全规模地进行相关研究。

    总体而言,北京主导风向上对建筑物的密度和高度控制应该留出空间,这对污染物、城市内部热量和废弃物疏解等有作用。

    观点2

    大气静稳,廊道无风可引

    来自清华大学的一位大气环境专家曾表示,“城市风道”对于所谓的“驱散雾霾”作用不大。他认为,雾霾重污染时,大气扩散条件不利,混合层高度在300米到1000米左右,但即使利用建筑群形成所谓的“风道”,高度也远不到1000米,还在雾霾笼罩范围内。

    而北京市气象部门专家认为,北京每次遇到重污染过程基本处于无风的静稳状态,即使预留了风道,但没风可引,依然解决不了问题。风是无孔不入的,即使没有风道,在大风来时,依然可以将城市任何角落的雾霾驱除干净。 (京华时报)
    国际新闻联盟中国城市频道 中国规划网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