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本来应由规划专家拿出方案,然后由行政官员与各方面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审,再经过法定程序认可才能实施。可如今有些规划却省却正常程序成为“鬼画”。 有个民间故事,说皇后娘娘在宫中无聊,过得没意思,就让身边的人出去寻找“有意思”的东西,无数人千辛万苦找回来的“有意思”,都不是皇后娘娘的“有意思”,他们心中的“有意思”永远存在着差异。 如今,专家的规划设想与一些领导心里“有意思”的规划,总是不能对接到一起。近日被查出的原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在规划广州市城市建设时,就按照自己心中的“有意思”画了个纸上的“鬼画”,十分疯狂,在山顶挖湖,在山地修建百米宽的大道。被从新加坡请到广州的“城市规划之父”刘太格无奈地说:不要再叫我“规划之父”了,我在广州遇到了“规划之神”。 广州海珠区建设环岛轻轨的项目也明显不合理,在江边修轻轨,技术上的难度可想而知。而这既解决不了交通问题,又增加不了开发用地,反而会破坏滨江绿地,可是,“鬼画”的东西往往不容更改。事实证明,运营轻轨每年投入上亿元,没有客流支撑,成本无法收回,公共财政出了女娲都无法堵住的大窟窿。 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原本有常设委员会会议,由于很多项目在专家那里都通不过,便被市领导撤掉了。现在的委员会由主要领导担任主持人,国土、住建、规划等部门参与其中。于是便很少出现否决案,“更有效率、更可控”。 近年来,各地频频爆出“糊涂规划”,从湖北神农架建设机场,到济南欲在日军侵华遗址“万人坑”上建商业楼盘,一个比一个更像是“鬼画”。 一些地方官员走马上任需要政绩,就修改以前的规划,提出新概念。下面“唯上”的人则帮着进行可行性论证。而利益驱动则让一些官员成为违规行为的“保护伞”。某规划被禁止进入某地域,就打“擦边球”,换个名称来突破。比如在有些地方,以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名义来规划圈地,而实际做的却是房地产开发。
一些地方官员乐当“规划之神”,除了过于自信之外,更多的还源于背后有着扯不清的利益,这倒是应该让阳光照一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