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聚焦规划审批流程调整 规划改革要公开透明

时间:2014-09-25 08:2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王曼君
——访昆明市规划局局长尹旭东

昨日,昆明市规划局局长尹旭东就近日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调整市城乡规划领导小组的方案》和《关于调整市城乡规划方案》,结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滇池保护与生态恢复、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等与民众息息相关的各大领域,全面介绍了市规划局面对新规的打算。

“规划改革就像钢结构的玻璃房子,坚固的同时,也要透明、阳光,接受广大人民的监督,要把规划关进制度的笼子。总结起来就是科学、民主、公开、透明。”尹旭东说。

城市发展从市域向滇中延伸

基于地形特征、生态保护、空间管制等昆明城市实际情况,确立网络型城市结构。使城市发展从圈层蔓延走向多轴向拓展,变单心圈层式形态为有机的单中心、多核形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整合,疏解原主城区功能和人口,实现城镇体系空间的跨越式成长。按照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将环滇池“一湖四片”和周边沿交通走廊的安宁、宜良、嵩明、富民等卫星城都纳入昆明都市区,强化城际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依托对外交通线,使城市发展向市域和滇中纵深地区延伸,培育地区性中心城镇和特色产业区,为带动广大乡村经济发展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奠定基础。

交通体系通畅高效

“交通是市民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拥堵’等城市病已亟待解决。”尹旭东说。首先,将进一步加大对外交通体系的建设力度,使昆明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进而连接欧亚的交通枢纽。城市内部交通以“环形放射式+方格网式”为主,形成“高密度、小间距”的路网布局,加强管理,形成通畅高效的城市内外交通体系。其次,坚持公交优先的理念,建立以轨道交通和brt、常规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车及其他公交方式为补充的现代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另外,加强城市步行、自行车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形成网络连通、覆盖城区及周边公园的步行、自行车骑行系统。

生态恢复形成组团发展

优化调整城市与滇池关系,通过外流域调水、入湖河道整治、加大城市污水收集和处理力度,完善环湖截污配套设施等措施加强对滇池水环境的治理。同时进行环湖湿地建设,打造湖滨湿地、湖滨林带组成的环湖生态带。实施滇池面山植被恢复,建设郊野公园体系,并通过6条城乡生态隔离带的建设,使绿化廊道与湖滨湿地及山体生态系统连通,形成生态组团式发展的城市格局。

城市公共服务尝试市场化

在规划中对城市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科学的布局布点,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数量和规模。对保障民生、城市安全的教育、医疗、自然灾害应对等设施统一进行建设管理。同时有选择地将部分公共服务项目进行市场化、社会化的改革,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营运效率以及服务质量,优化公共设施资源配置,并加快城市服务设施转型升级以及服务设施网络覆盖。对各级商业网点进行系统布局,引导城市商业网点趋向分布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竞争有序。

文化保护与城市特色彰显两手抓

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发掘和整合,加快城市旧区更新改造,恢复有历史意义的城市地段。组织昆明城市景观风貌及高度规划研究,对城市景观风貌及建筑高度进行控制引导,再现昆明“三山一水”特色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制定昆明城市建筑色彩规划导则,结合昆明城市环境、气候、历史、现状等因素,对昆明的建筑色彩进行规范,体现春城特色。

全面推进昆明高品质建设

将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属地管理,重心下移,权责统一,高效便民”的原则,改进服务管理,创新机制体制,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昆明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最后,尹旭东告诉记者,昆明为做好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工作,市规划局将对城市发展进行超前研究,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强化城市交通能力,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发扬历史文化特色,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全面推进昆明高品质城市建设。

记者王曼君报道
    国际新闻联盟中国城市频道 中国规划网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