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抑制城市规划乱象,居民要有话事权

时间:2014-08-29 09:34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邓线平

  首先,城市规划乱象与追求经济增长有关。当前,与经济增长紧密相联的城市规范往往强调外生动力,拼命引进外来经济形态。一方面这与经济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与追求高速增长任务有关。当外来经济形态缺乏内生动力,经济形态难以持久。有些引进确能带来经济增长,但都与过度消耗本地资源,破坏当地环境有关。随着环境改善压力增大,不得不重新规划调整。

  其次,功利性规划最容易引发规划者的个人功利。一方面,可以随意改造城市,将城市按自己的意志建设,幻想将来的城市永久留下自己的印迹,为后人称道。另一方面,外在功利的城市规划因为没有长久性,可以给规划者留下二次规划的空间,即为个人私利而对规划本身进行规划。请自己熟悉的人能按自己意图设计规划,将自身的利益放置其间。

  放眼望去,城市建设无不充斥着功利。高楼林立,不顾城市有没有能力负担,不管是不是符合科学规律。城市千篇一律,完全缺乏个性,不考虑当地居民的实际需要。城市建设缺乏文化,缺乏城市美学,一味追求高大上,给市民生活带来困扰。不仅如此,在功利化的城市建设中,原有的城市艺术建筑,甚至一些文物建筑,遭到破坏。这是城市建设的悲哀。

  城市功利化规划与整个社会的功利化有关,与社会追求物质增长焦虑有关。焦虑落后,于是拼命发展。模仿建设,新做的城市规划马上就显得不适应了。一方面,按规划者功利要求,上任最先做的事是更改规划。另一方面,规划得不合实情需要更改规划。这种不合实情是客观存在的,不合内在发展实情,不合外在发展要求。

  避免规划功利化,要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当前最主要是要将规划与城市居民生活紧密相联。而不是人为设计居民美好生活前景。不要一面以城市发展名义规划,一面将居民排除在外。利用城市规划,缩小居民生活空间,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城市规划当然要有前瞻性。但这种前瞻性是建立在现有生活条件基础上的,不是空中楼阁的前曕性。整体看,居民生活环境具有渐变性和延续性。

  从机制上,城市规划要有居民的话事权。《广州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出台,对规划乱象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如果不改变深层次规划规律,这种遏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邓线平
    国际新闻联盟中国城市频道 中国规划网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