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郑州三大规划出炉:将住1500万人打造1网4港6中心

时间:2014-06-28 13:10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裴蕾 王治
郑州打造六个都市 
郑州打造六个都市
 

  将郑州都市区打造成田园都市、畅通都市、宜业都市、宜居都市、魅力都市、创新都市等“六个都市”,2030年形成1300万人的大都市;打造“一网、四港、六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用足用够丹江水、循环利用黄河水,打造“全域水系、循环水系”……我们未来的“家”啥模样?《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郑州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12~2030年)》、《郑州都市区生态水系全面提升工程规划》、《郑州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等(以下简称“三规划一设计”)给出了答案。

  昨日上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备受关注的“三规划一设计”编制成果情况的报告。 郑州晚报记者 裴蕾 实习生 王治

  ■未来之“家”——《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

  打造“一带两翼两轴”,2030年实现1500万人大都市

  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近期至2015年。规划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

  未来的郑州都市区的发展目标是啥?将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航空大都市、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构建成为田园都市、畅通都市 、宜业都市、宜居都市、魅力都市、创新都市。

  在具体人口规模方面,规划提出,至2030年,都市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500万人以内;至201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950万人以内。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至2030年,都市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00平方公里以内。

  需要关注的是,未来郑州都市区发展的空间形态是“一带两翼两轴”。一带,即沿黄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带。两翼,即西南山地丘陵生态旅游区与东南平原现代农业示范区。两轴,即沿连霍高速公路、陇海铁路等交通干线形成的东西向发展轴;沿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等交通干线形成的南北向发展轴。

  ■“装修方案”——《郑州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打造“华夏故里、中原枢纽、黄河绿都”

  郑州都市区这个“大房间”已经有了,如何将这个“家”装扮得更美丽?

  我市出台“装修方案”提出了“华夏故里、中原枢纽、黄河绿都”的发展战略定位,从中原经济区、郑州市域、都市核心区等层面上,制定“一脉贯通,双心凝核,三轴为枢,四环聚城”的总体城市空间发展框架,并对郑州中心城区的中心、轴线、节点、廊道、绿道、游憩、文脉、风貌、活动空间等进行整体性安排,构建适度超前、富有弹性的总体城市设计框架。

  ■生活环境——

  《郑州都市区生态水系全面提升工程规划》

  打造“全域水系、循环水系”

  随着该规划的实施,未来的郑州将会实现“全域水系、循环水系”,以“用足用够丹江水、循环利用黄河水、综合治理洪涝水、有效利用云层水、治污达标用中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城乡统筹节约水、科学调度统管水”为工作重点,努力在水通、水清、水美、水循环和水生态建设中实现新提升。

  规划主要突出城市防洪、水源地建设、水污染防治、水生态景观构建四大重点,主要工程内容包括:

  水源工程,按循环理念开辟新的生态水系水源;

  截污工程,要加强截污治理和水环境保护;

  水生态水景观提升工程,对河道进行水面扩展、对河湖护岸进行生态修复、在适当河段进行滨水景观和节点景观建设等;

  河湖治理与水系贯通工程,将现有水系以及未来新规划的河流、湖泊、区域水系进行连通,以实现整个水系的动态循环。

  ■出行方式——

  《郑州都市区综合交通规划》

  打造“一网、四港、六中心”

  综合交通枢纽布局

  配合各组团的快速成长和崛起,交通成为郑州都市区的血脉。“一网、四港、六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被适时提了出来。

  规划提出,将通过规划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以航空空域、开辟新客货运航线、通用航空发展等航空航线主体网络为基础,以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等“四港”以及郑州铁路编组站、郑州国际陆港(国家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航空港空铁货邮联运平台等“三大货运多式联运中心”和郑州站、郑州东站、机场换乘中心(GTC)与郑州南站的多式联运中心等“三大客运多式联运中心”为支撑的“一网、四港、六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最终构建国际化、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