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开门做规划 科学做决策

时间:2014-03-07 10:36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凤飞伟 朱咏霞
龙岗将通过制定科学规划来指导转型发展。图为龙岗中心城。周游 摄
龙岗将通过制定科学规划来指导转型发展。图为龙岗中心城。周游 摄
 

  昨日,龙岗区规划发展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深圳市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2014—2030)大纲阶段过程草案(以下简称“《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大纲草案”)专家咨询会在龙岗区政府迎宾馆举行。业内表示,龙岗经过建区2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正处于转型发展、弯道超车的窗口期。这要求龙岗在规划战略定位上要从以往单纯关注城市空间规划的技术战略,向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平台升级转型。而此次龙岗区规划发展委员的成立也正契合这一发展趋势,体现了龙岗区坚持“开门做规划、科学做决策”的科学发展理念。

  专家咨询会则是昨日下午的重头戏,围绕着以“三规合一”为特征的《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大纲草案,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上演“头脑风暴”,踊跃发言,提出不少宝贵意见。编制方表示将充分吸收专家意见,不断充实规划,使之成为能够在中宏观层次全面指导龙岗区未来经济、社会和空间转型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35名智囊助阵龙岗转型发展

  据介绍,龙岗区1999年成立规划委员会,是我国第一个区级政府城市规划咨询委员会,在为城市发展出谋划策、发挥规划的主导、先导和统筹效能,推进规划的普及、实施、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2008年9月,龙岗区第三届城市规划委员会换届成立,举办了高规格的南岭论坛,为龙岗近5年来的跨越式发展贡献了富有远见的规划策略与智慧。据不完全统计显示,第三届城市规划委员会共举办了数十场大大小小的专题咨询会、学术交流会、社区考察会、头脑风暴会等活动,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高端指引。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龙岗管理局局长冯江介绍,新一届规划委员会的换届工作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委员会名称上的变化,由“龙岗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升级为“龙岗区规划发展委员会”;二是非公务委员由第三届的16名扩大至25名,顾问委员由6名扩大至10名,扩大了决策的开放性和科学性;三是在委员专业领域和方向上有所扩展,不但在原先城市规划领域上有所强化,也扩展了社会科学、产业经济、高等教育、社区发展等领域智慧力量,这有利于促进跨界协力合作和学科专业交融,强化决策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由"区城市规划委员会"升级为"区规划发展委员会",看似只有两字之差,但别有一番深意。”龙岗区委书记杨洪指出,这反映了龙岗在规划战略定位上,从以往的单纯关注城市空间规划的技术战略,向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平台升级转型;而在决策创新机制上借鉴香港咨询委员会制度,提高规划决策水平,提升城区现代化治理的能力。

  “龙岗将坚持开门做规划,科学做决策。”杨洪表示,委员会成员是龙岗区城市发展的高级“智囊团”,希望龙岗区规划发展委员会通过机制创新,尤其是强化公共参与力度,将规划蓝图的编制转化为全民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过程,充分发挥协调、咨询和教育等作用,为龙岗区城市发展当好参谋智囊。

  以“三规合一”规划指导高端发展

  业内表示,《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大纲草案是一项体现“三规合一”性质的规划。以往不同的规划由不同的部门分别制定,这样就可能存在着“规划打架”的局面,“三规合一”就是要充分发挥综合规划的统领作用,从源头上消弭传统规划各自为政、彼此“打架”的尴尬,把各项规划统筹起来,成为承接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及产业、交通、生态、文化等各层次规划的合一平台。

  “龙岗要以高端规划引领高端发展。”龙岗区区长冯现学表示,龙岗今后每一寸土地都要在规划指导下建设,因此有必要编制综合发展规划,这也是龙岗告别粗放式发展之路、探索科学、精细式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

  2013年10月,龙岗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开展深圳市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的项目,由龙岗区发改局、深圳市规土委龙岗管理局共同牵头组织,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负责,并联合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等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开展。经过对龙岗现有的上百项规划成果的梳理整合以及经过近半年的调研和论证,已形成了初步的成果(即《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大纲草案),并于昨日正式提交规划发展委员会审议。

  目前,龙岗自身面临着行政边界调整、空间资源紧约束、公共服务能力较弱、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以精细化手段推动城市公共管理、空间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将是龙岗区深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而《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大纲草案既是对全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深化落实,又是在统筹既有规划基础上,对“多规合一”的积极探索,同时也是下层次空间规划和相关规划修编的主要依据。该规划从社会与人口、经济与产业、空间与更新、交通与配套、特征与环境等多个层面开展研究,对龙岗区近年来已有(在编)各项规划(产业、交通及枢纽等)进行校核和优化提升,整合各层次、各口径、各时期的规划系统,凝聚成为促进龙岗区整体发展的力量,并积极探索支撑综合发展规划发挥效力的机制,使规划可以持续、相对稳定地引导龙岗区趋近发展目标。“因此,充分征求意见、修改充实后的《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大纲草案,将有望成为中宏观层次全面指导龙岗区未来经济、社会和空间转型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观点

  龙岗靠土地谋发展这条路

  已经走到头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原院长陈秉钊

  龙岗必须转型,靠土地来谋发展这条路已经走到头了,必须转。我记得有一次参加深圳的发展战略研讨,在研讨会上有人提出一个设想,即深圳的发展空间不够,可以把惠州并入深圳。我不同意这个做法。因为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验窗口,应该为中国的发展探好路。如果土地不够了,就把惠州并过来,深圳可能还是会走原来的发展老路,那么深圳的试验窗口还有价值吗?所以我觉得龙岗、深圳应该为中国转型探条路。转型是有风险的,转型必须有阵痛,但是转型更需要有魄力。

  规划不要做得太“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

  既然是做城市的规划发展,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把它的特色体现出来。改革开放30多年,各地发展很快,但是感觉国内城市的发展特色不多,感觉到每一个城市都像是新的城市,都差不多。所以在龙岗的发展过程中,能不能体现一点龙岗自己的特色。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规划不应该做得太“满”,要有一定的留白。发展规划是对今后的一个估计,那到底估不估得准呢?我想很难完全保证我们的规划就一定能”估”得准,所以我觉得应该要有一些空间留给后来者作调整。

  规划要考虑到新的技术变革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郭万达

  规划要考虑到新的技术变革,我感到我们现在离新技术的突破不远了。技术发展的历史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当一个新技术出现吸引了很多人在辩论,这可能就是技术突破、黎明前的黑暗。比如说现在有很大争论的基因技术,可能正处于大突破的前夜;又比如说支付宝现在也有不少争论,这也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变化。这方面我建议研究一下。

  撰文:凤飞伟 朱咏霞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