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高起点规划拉开城市框架 建设幸福大烟台

时间:2013-01-12 11:02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邹春霞 侯召溪

    中国规划网烟台1月12日电(记者 邹春霞 侯召溪) 随着烟台城市不断“生长”,空间布局日益捉襟见肘。如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烟台,成为一个重大课题。YMG记者昨天上午参加政协各

 
组讨论时,众政协委员齐声把脉烟台一体发展的“症结”,集思广议,通过集体提案的形式,绘出“全域发展”的大美图景。

    夹河辛安河撑开“大城空间”

    “烟台市为组团式发展的带状城市,核心区芝罘组团与其他组团联系不够紧密,组团间缺乏有机联系,各城区作为个体独立发展。”九三学社烟台市委副主委于党辰特意拿出一张烟台市地图,给与会委员们分析:“看,开发区与幸福片区、福山区与只楚片区、只楚片区与黄务片区、高新区与牟平区等空间联系得不清晰,各个组团松散联系,孤立发展,发挥不了核心组团积聚、扩散效应,这肯定不利于烟台市整体发展。”

    于主委的话刚落,各位委员们就频频点头。“这就需要我们着眼于未来,高起点、高标准合理编制城市规划,像夹河两岸、辛安河两岸、大南山地区过去是各区发展的边缘地带,现在就得‘转型’,成为六区融合发展的纽带。”于党辰委员说。

    烟台要着力构建“地下城市”

    “中心城区地面空间越来越‘金贵’了,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就得向地下‘要’空间。”政协委员张桂德认为,现今很多地段的给排水、电力、热力、天然气等行业主管部门独自建设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各家单位施工不能统一安排,往往刚铺好的道路,随时需要重新开挖,浪费人力财力。”讨论中,委员们对城市建设中“马路拉链”的现象比较关注。

    “老城区道路网密度不够,基础设施带来的价值无法渗透到地块的纵深,造成土地浪费。”讨论中,委员们都直言不讳。张桂德建议主管部门应该对市政设施各企业综合管理,协调统一规划,市区内完善市政设施网络的全覆盖。尽量做到与道路建设统一施工,建议推行共同管沟的做法,减少市政管线施工对路面的破坏。

    城市标签要有形象设计

    “芝罘区作为老城区,是烟台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脉,在历史中形成的城市记忆、城市基因是烟台城市的精髓所在,关键是如何把老城区开发好、利用好、保护好、建设好,完善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有影响的建筑,真正打造一个‘精品城市’、‘特色之城’。”作为城市建筑领域的专家,政协委员贾志林表示,真正打造一个具有魅力的旅游城市,那还需要在城市的精细化上有进一步的努力和提高。

    “一些街区城市路标、标识、导示牌缺少统一规划,同一地段形式各异,有的品位较低,有失水准。个别地段的人行横道、残疾人盲道有通行受阻等现象发生。”贾志林认为,事虽小,但会对城市整体印象造成不好的印象。

    他建议,对现有交通设施进行梳理、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地方进行整改,在新区建设中合理规划,对城市“标签”来一次整体的“形象设计”。

    让河流为城市增灵气

    “滨海烟台,应多彰显海的神韵,还要用好城市河流,建好滨水城。”市人大代表、烟台吉斯家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杰说。

    这两年来,中心城市大框架迅速拉开,烟台更大更美了。要建好我们的中心城市需要围绕大海做文章,体现滨海城市的特色。他注意到,市区滨海一线尤其是靠近沙滩的区域,近期又搞了一些建设开发,有的挡住了观海视线。“海的风韵不要被人为藏起来,让游客来到烟台,一眼就能看见大海。”

    “建设海滨烟台,不要忘记城区里的内陆河。”他说,河流代表城市的一种灵气,国内外不少城市沿河布局做得特别好。我们也有自己的内陆河,有的开发得不错,打造成一条城市景观带,成为产业之河、文化之河和生态之河,但仍有部分河流被城市发展空间给挤占了。“改造几条河比多建几栋楼,更能留给这座城市一些记忆,造福后代。”

    重文化抓特色建出“性格烟台”

    “城市的更新改造中常常不注重传统街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继承,城市原有的特色风貌遭到破坏,城市的文脉受到破坏和人为的割裂。”在采访中,梁启华委员列举与所城里相邻区域的改造,他认为这一区片是烟台传统城市格局相对较完整的区域,而相邻的改造地块也应该与传统风格相协调。

    “比如,以前流行欧式、西班牙地中海等风格,这会使烟台在城市更新中成为南方城市的‘复制品’,建筑会失去个性和灵魂。”梁启华建议,城市规划与建设应适当保护和延续地区历史文脉,“烟台市是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葡萄酒产地以及机械制造业基地,如何将这些功能与城市特色结合起来,打造出属于烟台市的城市特点,是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大工厂应尽快搬离闹市区

    “芝罘区的城市中心区功能不够突出,作为交通枢纽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均位于市中心商业繁华地段,区内仍有大量工业和仓储用地,发电厂、万华合成革等化工企业也位于市区。”常黎明委员建议中心区尽早做“剥离”功能“手术”,“仔细分析一下,芝罘区行政、商贸、金融、科教相对分散,尤其是中心城区北部沿海,这一片可以成为市民乐园的海岸线却被市场、工业、仓储等用地‘隔断”了,咱烟台的滨海城市特色发挥不出来。”

    “万华合成革厂及其周边各仓储企业的搬迁,烟台发电厂的搬迁,烟台殡仪馆的搬迁,幸福区片的改造等等,这些烟台总体规划已经确定的了,目前应加紧实施,给中心城区发展‘挪’出空地。”常黎明委员说。

    市区南部再增2条东西向道路

    “烟台市六区呈东西狭长布局,东部牟平区到西部开发区、福山区之间的交通干线,目前仅有幸福南路、南大街只楚路、红旗路、港城大街以及绕城高速,东西向交通干道网密度过低。”邹志强委员说。

    “红旗路在交通高峰时期造成大量拥堵,港城大街近两年取消收费后也逐渐开始堵车。”邹志强表示,应当在烟台市南部增加几条东西向交通主干道,打通莱山、芝罘、福山中心区间联系,缓解红旗路的交通压力,“在红旗路与港城东西大街之间增加至少2条东西方向的道路,以解决市区南部地区干路网密度过小的问题。”

    为加快东部牟平区、高新区与芝罘区黄务组团、福山区南部的连接,邹志强还建议远期在荣乌高速以南增加1条东西向交通主干道:“考虑城市向南发展的需要,建议荣乌高速进一步发展为绕城高速,取消五区段内收费,提高通行效率。”

    拉近海岛和城区的距离

    市人大代表林为国是牟平区养马岛驼子村党支部书记,在岛上住了一辈子,他感受到养马岛跟市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617路公交去年开通,村民家门口坐着公交去牟平城区购物,岛外市民可以更方便地来岛上游玩。去年,养马岛滨海礁石滩公园开放后,到岛上旅游的市民和外地游客明显增多。

    不过,有来自芝罘区、莱山区等区市民向他诉苦,不开车来趟养马岛还是有些不方便,需要从市区倒上好几班车,还是希望有条公交线路能延伸至中心城区繁华地段,方便来自各个城区的居民换乘。现在东部新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希望基础设施、交通等配套有一个统一的布局,加快协调调控的力度。让海岛向中心城区靠近,越近越好。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