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各路专家为贵阳未来城市规划献策

时间:2011-07-18 09:40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周强 王拍

 

  中国规划网贵阳7月18日电(黔中早报记者 周强 图/王拍)昨日,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城市规划典型案例和最佳实践论坛在贵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多位专家就交通、建筑、低碳等方面发表主题为“城市需要如何规划”的演讲,并结合贵阳实际谈到在城市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限制小汽车 提倡步行和自行车出行

  潘海啸在演讲中表示,城市发展一定要对小汽车进行限制,不应该以小汽车的发展为导向。同时在未来的城市规划设计上,更应该注重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方式。

  “假如一个城市有100辆小汽车,每辆车5米长,需要多少公里的道路?5000公里!”他说,中国已经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许多城市都已经开始了对小汽车购买的限制,从贵阳的摇号政策中可以看出,这样的限制已经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推行到贵阳这样的二线城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潘海啸表示,贵阳的交通拥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贵阳是个非常凉爽的城市,这么优秀的气候条件,不能被交通问题所扼杀。

  针对潘海啸的观点,市民马锐认为,潘教授提出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有点不切合贵阳的实际。马锐说,贵阳的街道很窄,要腾出道路为自行车开辟专用道基本上不可能,“而且现在建筑已经成型,要重新规划有点难”。

  进行系统规划 倡导绿色建筑

  韩继红说,现在多数建筑都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一味追求高指标或高成本的建筑体系,事实上,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未来的建筑只要能达到适用就行,这才是未来城市对绿色建筑的需求。

  韩继红说,上海世博会的“沪上·生态家”就是一个绿色建筑的典范。从播放的短片中可以发现,“沪上·生态家”拥有众多的青年公寓,道路采用LED灯照明,完全符合生态环保的理念,但在其中并没有花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韩继红表示,在建筑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好各个方面。道路实现人车分离,景观和步行相互结合,同样也倡导自行车出行。

  对此,贵州省住建厅副厅长伍祥华说,贵阳目前正在进行拆迁改造的彭家湾就是未来绿色建筑的典范。伍祥华说,彭家湾未来改造完成后,有公共服务用地,里面没有大量的交通路网,实际上就能实现低碳出行,节约资源,是很好的示范区。

  同时,他还以老一中地块为例说:“老一中本来是一个商业开发最佳地段,但为什么我们要把它打造成生态公园?实际上是为了让中心城区实现解放,让密集人口往周边疏散。这些就是绿色建筑。”

  必须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

  雷红鹏认为,在未来,一定要发展低碳城市。为什么要发展低碳城市?他表示,全球大部分能源消耗都发生在城市,或者是为了城市运行而发生,例如发电和货物运输。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07年生态足迹中,碳足迹超标,低碳面临挑战,因此,选择低碳发展极为必要。“同时,低碳还可以解决城市病。首先是缓解交通拥堵,其次是垃圾围城,最后是防止空气污染。”

  雷红鹏还介绍了发展低碳城市的方法。首先,必须要建立一个碳排放量的清单,搞清楚这个城市中主要的碳排放源和排放量。其次,根据未来人口数据来分析,未来的碳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量。然后,再设立一个必须要减碳的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有实际的数据。再次,就必须要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把要减少的碳合理分配到各个领域,努力达到目标。最后,还要进行跟踪评价,想出优化措施。

  规划要寻找

  城市之魂

  (和红星 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

  和红星说,西安历届领导都高度重视城市规划。首先就是寻找城市之魂,深入了解城市的特征。

  “规划好一座城市,首先要紧紧把握城市的脉络,深入了解城市的文化特征、自然禀赋,让历史的记忆在今天传承与扩大,始终将‘塑造城市特色、寻找城市之魂’作为规划建设城市的目标,可以这么说,贵阳、西安以及绝大多数的城市无法在经济总量上与北京、上海去比拼,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征。”和红星说。

  在谈到如何挖掘城市之魂时,和红星说,近年来,贵阳规划局局长杜清多次与西安方面进行了交流,最后一致认为:贵州珍贵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宝贵的地理环境与山水自然资源,就是贵阳这座城市的魂之所系。

  他强调,贵阳要想找到自己的城市之魂,必须在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筑。他以西安为例说,西安就是依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名城定位,结合古城保护、场地环境以及项目特点,打造自己风格的建筑。二是绿色,西安就提出要打造绿色城市的目标。

  “会议开得很温柔,

  环境问题却相当尖锐”

  生态文明贵阳会议跨国公司论坛召开,代表纵论环保节能问题

  (黔中早报实习生 朱倩  图/王拍)“跨国公司应靠近环境基础设施好的城市发展,并且要支持城市发展的环境事业。”昨天,生态文明贵阳会议“跨国公司论坛”举行,与会代表就跨国公司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作用和责任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要主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新型工业化企业产值不足企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十。 “我们需要的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不是喊口号,图热闹,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资深环境管理专家、环保部环评司正局级巡视员牟广丰说。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融合在一起的,作为企业本身,更要积极主动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丹佛斯中国区企业传播及公共事务副总裁车巍说,作为丹麦规模最大的一家工业企业,丹佛斯一直倡导科学环保、低碳节能的企业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需要法律法规及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居民、企业、消费者、媒体的共同努力。”3M中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与政府市场总经理杨大昕说,“市场经济能够成就不一样的可持续性,平衡各方利益,才能取得和谐发展。”

  “应促进本土企业节能力度”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以强化整体经济运行素质,将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昨天的论坛上,利丰集团中国总裁赵丽娟说,中国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在资源的制约下,国家急需转变粗放发展的方式,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并促进产业技术的提升。

  在赵丽娟看来,如果你是一家跨国企业,要跟国内本土公司通力合作,为内地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作出参考,建设绿色工厂,促进和提高其环保节能力度,把他们的产品带出去。

  在逐利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会不会忽略中国环境保护?这是昨天跨国公司论坛现场互动对话环节的焦点问题。

  “跨国公司要在中国持续发展,就必须关注环境问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说,跨国公司和中国本土公司不应只是竞争对手,还应该成为合作伙伴,这种合作是建立在优势互补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之上的。

  “我们这个会议开得很温柔,但是我们的环境问题却相当尖锐和严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员陈浩武说,要将提出的各种理念提升到实践上才行。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