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的“大城市规划”
时间:2010-12-15 09:04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张蕾 李博
|
|
宁夏,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之一。一年一度的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本报就宁夏如何统筹完成西部开发与能源工业两项要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袁进琳。
黄河边“打包”解决发展问题
记者:今年宁夏西部开发进入第二个十年,请简要介绍一下宁夏西部开发的最新进展情况。宁夏与其他西部省份相比,西部开发过程中呈现出哪些亮点?新十年里有哪些新的发展设想?
袁进琳:西部大开发,是宁夏发展最快和人民得到实惠的十年,国家在10年间累计向宁夏投入资金283亿元,主要投向于农林水利、交通、市政环保、城市基础设施、电网建设与改造等领域。在国家资金的带动下,2000年至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达3721.08亿元,年均增长23.3%。宁夏经济增速连续9年超过10%,年均增长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西部其他省区共同进步的同时,宁夏也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突出特色:山川秀美,低碳宁夏。宁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区范围内封山禁牧,退耕还林人均面积位列全国第一,防沙治沙、生态环境改善程度居全国前列。一个深层次的“大扶贫”格局已然形成。
西部开发新十年蓝图中涉及宁夏的共有30多条,到2020年,宁夏沿黄城市带的人口将达到500万,城市化率达到75%以上。沿黄十个城市将成为新十年宁夏发展强劲新引擎,将不断提升宁夏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也是宁夏实现以城带乡、城乡统筹,以川济山、山川共济大局的重要抓手。
记者:宁夏水资源少,中部南部的气候和土地状况不利于农业发展;工业产值与周边几个省份相比也较弱,而且多以能源性产业和污染较大的化工业为主。如何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袁进琳:宁夏有三大资源优势,一是黄河的水,二是黄河边的地,三是黄河边的煤。靠着黄河的水和黄河边的地,宁夏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但是,“塞上江南”却仅有江南的风貌,没有江南的富足。希望在哪里?我们寄希望于宁夏煤炭资源的开发――又好又快建设宁东基地上。
宁东基地建设5年来,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500亿元,一批现代化煤矿、电厂、外送电工程和煤化工项目已建成投产或正在抓紧建设,一个大型的能源化工基地已初具规模。通过宁东基地的产业带动,就可以承接中南部地区的人口向沿黄城市带转移,就可以达到“山里的问题山外解决,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的目的。如果这里集中宁夏80%的人口,中南部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就能得到有效缓解,退耕还林的成果才有保障,生态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把宁夏作为一个“城市”来规划
记者:“十二五”规划,宁夏将有哪些创新?
袁进琳:今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来宁夏考察时指出:“黄河金岸建设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前不久,吴邦国委员长来宁夏考察时又指出:“宁夏的发展可以考虑按一个城市来规划。”
把宁夏作为一个以黄河金岸为核心区、固原为次中心的大城市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山川统筹发展,既是当前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全面建设小康、实现宁夏新跨越的根本途径。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看,把宁夏作为一个城市规划是科学的。宁夏土地面积6.64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发达地区大城市的一半,资源相对丰富且主要集中沿黄经济区,具有把全区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的客观条件。
把宁夏的发展按照一个城市来规划将是“十二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内宁夏发展的一个方向。
记者:近年来宁夏把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能源工业已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宁夏在这方面将有哪些重要动作?
袁进琳:“十二五”期间,宁夏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重点,立足优势资源的开发转化,按照基地化、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模式,稳步提高煤炭产量,加快煤电、煤制燃料产业发展,提示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统筹好各种能源建设发展规模和时序,统筹好能源开发区域布局,统筹好能源输送通道建设。
一是加快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到“十二五”中期实现电力外送规模1150万千瓦。二是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产业,提高新能源的比重,构建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三是着力加快传统能源产业升级,鼓励煤电铝、煤电化一体化发展。四是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用能条件。五是着力加强能源区域合作,加强与内蒙古、新疆等省区的能源合作,积极推进“疆煤进宁”工程,建设“疆煤进宁”能源加工转化基地和我国西部重要的煤炭调节基地等。 中国规划网银川12月15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