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让大家共同参与城市规划

时间:2010-07-18 09:52来源:未知 作者:白雪松

原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富海

 

   【深圳商报讯】(记者 王光明 文/图)“深圳城市规划总体来讲在全国是排在最前列的。”17日下午,原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富海在大讲堂谈“深圳城市规划30年”,全面回顾了深圳城市规划30年的进程和教训,强调以后必须控制好建设用地。

  王富海把深圳城市发展分成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0年代,“可以说它的主题叫做‘敢破善闯、昂扬筑基’,我们既要搞一个特区,又要搞一座城市。这期间在城市建设上面有一个非常大的决策,就是基础设施先行”;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代,“它的主题叫做‘改革创新,开放搞活’。最大的特征是房地产爆发式地发展,土地有偿使用,这一点对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第三个阶段是最近的10年,“主题是‘惯性发展、矛盾积累’。外向经济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环境开始出现负面状况,比如堵车比较严重,房价高,对城市的竞争力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等等。”

  “我们过去在规划方面基本到位,由建设失误造成的损失在全国可以说是最低的。”王富海提出,在城市规划上注重引进国际、国内最重要的专家和先进的技术,这是深圳规划的先进经验。深圳的居住区屡屡获奖,新建中心区的理念后来在全国推广,非常成功。

  但深圳城市规划也有一些遗憾的事情。王富海列举了三点:首先,用地规模大大超出规划,原来所预留的大量生态用地实际上已经被蚕食了很多,具体的指标是我们最初希望建设用地到2010年的时候是480平方公里,现在实际的用地是800平方公里,而且仍然以每年几十平方公里的数量在增加,几乎可用的地用得都差不多了;其次,原来特区内外二元体制的布局结构没能理顺,原特区外土地的效益比较低、配套状况比较差等等,最初规划“多中心”的建设初衷没能有效推进;再次,规划领先的优势在逐步弱化,有关部门这几年的重点是产业转移,弱化了城市建设的能力。

  未来应该怎么办?王富海说,深圳要继续在国际上借鉴规划经验。光靠单向做规划还不能够适应这个城市的发展,未来应该是协商式的规划,也就是说需要我们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规划中来。“规划从物质规划变成对政策方面的讨论,并最终走向一种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引导上面来”。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