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特色小镇推进提速 专家建议严防“一哄而上”

时间:2017-03-08 15:4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李慧敏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特色小镇”已经从一个公众知之甚少的概念成了一个势头强劲的风口。

    从2016年7月开始到年底,国家相关部委针对特色小镇的建设培育,发布了系列推动性文件。提出到2020年,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发展机遇,引来各方的关注。最先将目光投向特色小镇的,是大牌开发商。而各级地方政府,对建设特色小镇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明确公布将进行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数量,已经超出1000个,总投资达数万亿元。而对特色小镇的扶持政策集中落实在资金支持、土地指标以及低息信贷支持等几个方面。

    专家表示,筛选培育示范小镇,要保持理性,要顶层设计、标准先行,要谨防以政策红利为先导,激发投资冲动。

    政策频出

    首次发布了两个特色小镇案例之后,国家层面关于特色小镇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2016年2月25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权威发布特色小镇案例:浙江杭州云栖小镇、贵州安顺西秀区旧州镇。

    2016年7月1日住建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提出2020年前,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培育原则为建制镇,首先考虑全国重点镇。培育要求是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

    2016年8月4日,住建部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分配了各省区市特色小镇的推荐数量。

    2016年10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明确,支持申请专项建设基金、工作开展好的特色小镇给予奖励、政策性金融支持。

    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的通知》,认定32个省市区127个镇为中国第一批特色小镇。

    2016年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防止东施效颦、照搬照抄、一哄而上。

    2016年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实施“千企千镇”工程 推进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发改部门,强化对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推进力度和指导,各地系银行支持,各地企业组织发挥作用。

    何谓“特色小镇”?2015年的浙江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描绘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从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浙江省即发布了10份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文件。作为全国率先于2015年6月批量推出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的省份,不仅引发了各方强烈关注,也由此引发了全国特色小镇的创建热潮。

   “特色小镇是指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省特色小镇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翁建荣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解读:特色小镇不是“镇”,它不是单纯的行政地域划分,不是行政区划单元,这也是乌镇、西塘等传统小镇没有入选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原因;特色小镇不是“区”,它不是传统的工业功能区、旅游区等产业功能区块;特色小镇也不是“加”,它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或学校”式的“大拼盘”,也不是特色小镇。

    从特征内涵上看,浙江省特色小镇具备四个特征: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有机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表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小城镇开发建设,也需要有转型。大规模、粗放式的开发阶段已经过去,立足于小规模、小空间,集约、节约发展的模式正在建立。特色小镇应运而生,有极强的生命力。

    冯奎表示,浙江等地积极探索,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促进特色小镇发展。当前,支持特色小镇的氛围已经形成,政策支持力度正在逐步加大。需要警惕的是避免一哄而上,盲目规划、投资、建设特色小镇,形成新的“面子工程”与资源浪费的现象。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认为,对于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国家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筛选标准,严格考评,让真正的特色小镇起到切实的示范作用。

    开发商加紧布局

    公开数据显示,自住建部公布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后,华夏幸福基业、碧桂园、华侨城、绿城等多家房企已开始纷纷试水。

    2016年11月4日,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研讨会暨华夏幸福特色小镇战略发布与南京空港会展小镇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该项目将投资80亿元。华夏幸福基业在此次会议上正式对外发布其特色小镇战略,表示在打造特色小镇过程中,将围绕一个主导产业构建产业生态圈,力求产业纵深发展。

    碧桂园则利用产城融合的理念和郊区大盘的开发经验,计划在5年内投资千亿元,建设数个智慧生态科技小镇,重点选取一二线城市的周边土地和项目,占地2~5平方公里。目前已正式签约四个科技小镇的合作计划。

    绿城更偏向农业小镇,董事长宋卫平预计未来5~10年在北京、杭州、上海周边做出5~10个样本小镇。每个小镇3平方公里,即4500亩土地。

    华侨城集团将在深圳光明新区投资建设光明小镇项目,规划范围面积约11平方公里,即16500亩。将以“文化+旅游+城镇化”战略为主线,将光明小镇建设成集生态观光、度假休闲、文化体验、科技创意于一体的高品质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更多的地产企业正在积极对接各地政府,准备随时投入到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中。

    而冯奎则提醒,特色小镇看似门槛低,实际上要想存活,非常困难。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特色小镇,不在市区,甚至孤立无援。过多地开发,将会有一批特色小镇难以存活,或僵而不死,成为企业的鸡肋,也浪费土地等资源。

    专家建议对规划严格评审

    伴有资金、政策支持的项目推动起来往往异常迅速。2016年7月,国家提出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的文件,落地即有回声。

    2016年8月20日,河北提出将投资2000亿元,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建设100个特色小镇。

    2016年8月,天津市发布《天津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推动方案》,到2020年,天津市将创建10个市级实力小镇、20个市级特色小镇。小镇提供贷款按一年期6%利率。达标小镇奖励资金500万元;给予一定土地年度利用指标奖励。

    到2018年,江苏计划打造100个左右特色小镇。2016年,南京表示将用3年时间打造一批特色小镇。目前除了南京已率先进行试点建设,扬州、泰州、宿迁等市也在积极探索中。三年内市级特色小镇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应达到30亿元。

    广东计划到2020年建设100个特色小镇,先期创建30个市级特色小镇。广州市则计划先期创建30个市级特色小镇,为其提供用地扶持、资金扶持、产业扶持和人才支持。

   《中国经营报》记者盘点发现,全国除个别几个省区尚未有明确规划之外,特色小镇已风行全国。一份招商引资指南显示,特色小镇的奖励政策集中落实在资金支持、土地指标以及低息信贷支持。

   “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同时,也有担忧。中国经常犯的毛病就是一哄而起,前几年曾出现过‘空城’,很担心再出现‘空镇’。”肖金成表示这种现象已有苗头,很多地方请设计院画张图,就称这是特色小镇,邀请专家去看,令人哭笑不得。

    冯奎则表示,要对申报特色小镇的规划进行严格评审;对于投资运营特色小镇的机制进行认真考察,防止出现新的政绩工程。

    新闻回放

    编者按: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规划网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知名学者乾泉教授,是当时联合国评审组成员,在2007年联合国评出的首批世界十佳和谐乡村中,滕头村占据了一席。十年前的联合国评选活动,让乾泉教授无意中“成为最早在国际舞台推动习总书记当年主政浙江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成功典范第一人……”
   《系辞》云:可大则贤人之德,可久则贤人之业。
    著名学者乾泉十多年前就提出《城镇生命全息基因理论》学说。他认为,城镇是有生命的,决定城生命长短和生命价值的是城镇的基因密码,因此新型城镇化与特色小镇建设,首先要厘清和重塑这些决定城镇生命特征的自然资源禀赋与人文历史要素。乾泉先生指出,整个人类文明史,是以城镇化进程为主要标志的建设史,人居文明承载着这个星球上所有人的共同梦想。定位是小镇的未来,特色是小镇的生命,文化是小镇的“基因”,人是小镇的"灵魂",建筑是小镇的"骨胳",产业是小镇的"血液",项目是小镇的"肌肉",企业是小镇的"肾脏",治理是小镇的"心脏",生态是小镇的“肺",旅居是小镇的"脾胃",品牌是小镇的“五官”,投资是小镇的“荷尔蒙”……

    中国滕头村:和谐发展正在这里实现

    新华网杭州10月11日电(记者 李亚彪 郑黎)“你们的村庄太美了,村民生活这样幸福,不亚于世界上很多国家最好的乡村。”面对中国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联合国副秘书长阿莎罗斯·米基罗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在看到滕头村画册与影像资料前,尽管联合国的同事与环境规划署的官员多次向阿莎罗斯·米基罗介绍滕头村的美丽与迷人,可这位联合国官员对于这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中国小村庄的发展还有些不信。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眼中,中国的农村还很落后。滕头村却在前不久联合国评出的首批世界十佳和谐乡村中占据了一席。
   “和谐发展也是联合国追求的目标,这次评选活动是今年联合国第七届全球论坛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清华大学教授、世界和谐活动评审专家组成员乾泉说。
    在乾泉的评审组成员同事中,除中、美、英、法、俄等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外,还有日本、德国等10个国家中具有国际声望的一流学者。
    同这次参选的其他1200多个乡村相比,滕头村的和谐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评审委员会的评语是:公共服务与管理上的创新,对生态保护的超前意识与极强的社会责任心,一个有鲜明特色,在环境、工业化和科技普及上综合发展的中国村庄。
    滕头村隶属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地处中国东海之畔的重要港口城市宁波以南30公里。
   “这是一座任何人看第一眼就会喜欢上的小村庄。”来过滕头村的外国朋友与联合国官员们都这样说。整齐干净的街道、满眼的绿色、村广场中心的音乐喷泉,构成他们对滕头村的第一印象。
    可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美丽村庄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是一个粮食产量很低的贫困村。
    面对非旱即涝的土地,滕头村当年的负责人傅嘉良带着几百名村民开始改土造田,这个过程历时15年。改土造田不仅优化了土地,而且村民们还种下了数千株果树,滕头村在一片绿色中踏上致富路。
   “评选十佳和谐乡村共有8大指标,不少指标同环境相关,村里在20多年前就超前具备了环保意识。”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说,在许多地方还不懂环保时,滕头村就学会了在规划中实施雨污分流工程。
    事实上,靠工业和生态旅游服务业富裕起来的滕头村没有放弃农业,但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国传统农耕业在这块土地上已杳无踪影。
    在村里,可以看到为数不多的农具已被浓缩进滕头公园的农家博物馆中,取而代之的是国家级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滕头农民也不再戴草帽,而是穿白大褂;庄稼种在试管里,这些高科技的试管种苗远销法国、荷兰等国家。

    相关报道
 
    建设中国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面向国内外诚征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中国文旅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合体
    全球文旅城镇联盟(北京)运营总部

    一、产业背景
    虽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旅游业却逆势增长。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国内旅游22.3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47%;出入境旅游1.27亿人次,增长4.1%;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25万亿元,增长12.4%;在巨大的消费市场推动下及有利的宏观政策引领下,通过积极实施“515战略”、“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绿色旅游发展行动、公共服务和目的地建设行动、旅游产业促进行动、旅游促进创业创新行动等若干强力举措,旅游产业正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政策依据
    为迎接2017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通过发展共享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智力资本等政策资源,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供给侧改革、十三五规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决策,积极配合我国各地区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为落实2016年2月,中央《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成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落实2016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竭力推动特色小城镇开发建设和重点项目投资;更面向战略合作城市文化旅游、小微创新企业和创客,积极打造和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普惠文旅科技众创空间、园区和特色小城镇。
    三、合作平台
    1、中国文旅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合体:(新华社)中国文化旅游杂志社、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办公室、中国海外控股集团、中国企业家投融资俱乐部,协同中国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合体的核心成员单位,如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泛华集团、中投集团、中交集团、中建集团、国家体育总局中体工程公司、清大国际科教园有限公司等央企国企,以及有实力的知名上市公司。
    2、智库与PPP平台: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由(新华社)中国文化旅游杂志社、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中央电视台微电影频道、中央数字电视城市建设频道、泛华集团、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办公室联合主发起的,协同(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国家旅游局)第一旅游网、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清华大学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协会PPP中心、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优化投资工作委员会、中国书院联盟、中国通用航空(救援)产业联盟、中国商协会合作联盟、中美教育研究院、京师智库、奥体中心(北京)国际体育股份等战略合作伙伴机构,积极搭建“全国文化旅游小城镇PPP投资平台”,系统开展文化旅游产业、智慧小镇、通用航空业和特色小城镇项目的战略规划、双创投资、开发建设,商业模式,国学文化旅游书院开发等。
    3、运营主体:全球文旅城镇联盟(北京)经济技术股份公司
    四、产融合作
    1、产业整合:新型城镇化新政下的一带一路、产城产镇融合、供给侧改革、国学、养生、文体、旅游、通航、物流、电子商务、双创、互联网+、人工智能+……
    2、融资方式:搭建产城产镇融资平台、PPP融资模式、PE/VC与股权融资、产权市场挂牌融资、资本运营与并购重组、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发债权融资、BOT、BLT、项目对接、商业模式……
    五、合作对象
    合作对象:各地市区县人民政府,各类产业园区、文化旅游景区、各特色镇以上政府部门,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科研单位,投资银行、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
    欢迎各地政府与投资合作机构,通过联合体平台,借助特色小城镇开发的历史机遇,串起经济新常态之粒粒珍珠,共享共荣,协同发展!
    六、合作流程
    1、由项目单位协同县级以上政府,委托我院提供专业咨询,并组成项目领导小组;
    2、我们院安排专家咨询团队,协同项目领导小组开展前期调研;
    3、我们院专家咨询团队负责编制项目战略与总体规划草案;
    4、项目领导小组经研究并验收《草案》;
    5、由我们院方拟定文化旅游小镇或专题项目开发建议书;
    6、向委托方政府发改委(局)或上一级主管部门,或国家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报备
    7、与项目方或政府、我们院方及文旅联合体进入项目正式招商开发阶段,我们联合体密切合作。
    七、联系方式
    总召集人:乾泉、王鑫、董承孝、李拥君
    秘书处干事:樊效、汪志民
    合作热线:18911166578、18911189318、18611757489、010-52409816
    电子邮件:522638684@qq.com
    官方网站:www.zgghw.org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