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 建设长春卫星城

时间:2015-12-10 16:51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张莹

——长春市九台区卡伦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纪实


    长春市九台区卡伦镇位于九台最西部,处于长吉图战略、长吉一体化战略、长东北三大战略的叠加区域,是长吉一体化战略的重要节点城镇,先后被国家和省政府确定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城镇化示范镇、长春市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镇。全镇幅员135平方公里(扣除高新区划转代管的三个村),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常驻人口8.3万人,户籍人口6.3万人(扣除高新区划转代管的三个村1万人)。2013年,为了整合区镇资源,实现高位统筹、整体谋划、共同推进、协调发展,实施了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构建起“两块牌子、一套机构,宜区则区、宜镇则镇”的模式,再一次激发了区镇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位于卡伦镇中澳城超级建材大卖场。


九台境内行驶的高铁。


九台区卡伦镇湖畔香湾农民回迁小区居民的幸福城镇生活。

    高标准谋划卡伦新城
    2011年,依托开发区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产业基础,规划建设了卡伦新城。卡伦新城是长吉一体化战略中的重要一城,也是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战略中的重要一城。新城规划面积53.8平方公里,由上海同济大学完成了总体规划,重点规划了新兴工业区、现代物流区、现代商服区和科教文化区4个功能区。新兴工业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1.5平方公里,累计落户项目362个,总投资近40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16个,服务业项目46个,投产企业271户,超亿元项目79个,初步形成了机械加工和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现代物流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重点引进现代物流项目,目前投资30亿元的中澳城项目完成了钢材城、木材城和租赁城的建设,正在建设石材城、陶瓷城、铁路专用货场。现代商服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落户了吉大一院卡伦湖分院项目,配套建设商务酒店及旅游、休闲、度假等服务设施,同时建设专家公寓及职工住宅小区;落位了欧亚集团卡伦购物广场项目,现在已经完成了购物广场的主体建设,预计明年投入运营。科教文化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吉林工商学院新校区项目,总投资18亿元,其中新校区计划投资12亿元,占地1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现已入住师生1.3万人,预计明年完成整体搬迁,师生达到2万人。我们根据新城发展需要,即将引进并建设一所幼儿至高中一体化名校。
    产业撑起新城未来
    卡伦镇是一个以工业为基础和特色的示范镇,也是在长春主城区近距离辐射中发展起来的乡镇,近三年来,我们按照九台区委“一城提升,两区联动”的战略要求,一手抓招商引资上项目,一手抓基础设施打造新城,营造了大发展、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开发区平台内项目总数362个,超亿元项目79个,投产企业271个,续建28个,新开工项目9个,新落位项目4个。工业南区落户项目211个,工业项目171个,非工业40个,有31个物流仓储项目,吉大一院卡伦湖分院、吉林工商学院2个社会事业项目,中城建、亿达房地产、雍达实业、聚德龙4个地产项目,九开加油站、欧亚集团卡伦购物广场、合悦酒店3个商服项目。工业北区落户项目151个,工业项目145个,非工业项目6个,1个物流仓储项目,龙润地产、佳隆住宅、万晟地产3个地产项目,中澳城、津嘉贸易2个商服项目。
    按照九台市委市政府推进示范镇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卡伦镇的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和环境优势,确定了“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卫星新城”的发展定位,并且初步确定了三次产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
    农业以调结构为主攻方向,确定了三个发展重点:一是围绕主城新城调结构。立足于长春城区的地缘优势和卡伦新城开发建设,在蔬菜温室大棚上加大力度,全力打造城市的“菜篮子”工程。今年新增蔬菜面积100公顷,新增蔬菜温室大棚100栋。二是围绕市场需要调结构。以东风村绿化花卉基地为主,促进土地流转,鼓励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绿化的“苗圃子”工程。宏伟花卉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温室大棚200栋,现已建成温室大棚95栋,剩余温室大棚计划在明年完成。长吉北线道南侧的花卉经销中心及绿植基地已经开工建设,占地面积为15.44万平方米,其中花卉经销中心占地3万平方米,用于建设商贸大厅、商务场所及停车场。三是围绕重点企业调结构。朱老六食品二期的主要产品是酸菜,大白菜的需求量很大,在当地收购,不仅能够保证蔬菜的保鲜程度,也会减少运输成本,通过结构调整,发动农户种植大白菜,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企业原材料基地。
    工业以转型提质为主攻方向,确定了3个重点:一是围绕主城区的汽车产业、农机装备产业,加快提升现有的机械加工企业的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培育和引进规模型、税源型大企业。二是构建2平方公里的医药健康产业园,现在已经有多家药业完成了建设,正式投入生产,引进了康宁杰瑞、钻智生物制药两个高科技含量的生物制药项目,现已开工建设,吉大一院卡伦湖分院也即将动工建设。我们还要在引进好的医药项目上下功夫,在产业配套上做足文章。三是要进一步盘活停产半停产项目,前年我们盘活了19个项目,去年盘活了8个项目,要通过盘活嫁接,提高土地集约率和产出率,增强工业企业的内生动力。
    服务业以新城配套服务为主攻方向,确定了4个重点:一是完善新城的商务配套,加快建设欧亚购物广场等项目,二是完善新城的公益事业配套,加快建设工商学院、幼儿到高中一体化学校、吉大一院卡伦湖分院等项目;三是推进金属交易中心建材大卖场项目,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四是推进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的房地产项目。
   “七通一平”夯实基础设施
    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在符合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条件下,卡伦镇累计征收土地28平方公里,工业园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覆盖面积11.5平方公里,新城基础设施建设3平方公里,总投入近20亿元,修建道路75条7万米,硬路面面积近100万平方米,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供电线路一次性铺设到位,绿地面积140万平方米,引进同鑫热力集团实行园区企业的集中供热,政府投资建设了日供水1万吨的供水厂,正在扩容到日供水能力3万吨,引进长春天然气公司建设了燃气管网,完成了南北两区新建4KVA和8KVA两座二次变电站,全区供电总容量达到27KVA,实现了区域的双回路电源。雾开河综合防洪及景观工程完成了土方300万立方米,完成了河道清淤、带状山体、拦河钢坝闸、三道滚水坝的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综合楼、警卫室、锅炉房、鼓风机房、紫外线消毒间、滤布滤池间、生物除臭间、外墙装饰等主体工程,生化处理土建及设备安装部分已完成可研、初设等要件,正在进行施工招标。
    现在,卡伦镇与主城区连接的道路有长吉高速、长吉北线、长石公路、长图铁路、城际高铁和正在建设的机场大道,这条机场大道将对卡伦新城的快速发展和提升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
    卡伦镇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以新城为载体、以农民为根本,从4个方面推进了新型城镇化进程。
    妥善安置失地农民促进城镇化。目前,卡伦镇失地60%以上农民有2386户8995人。为实现由农民到城镇居民的平稳过渡,在居住安置上,规划建设了占地34万平方米的农民回迁新居,建设楼房5100套,其中政府回购3500套用于安置回迁农民,其余市场销售,目前已回购1500套,整体搬迁4个社近400户。给予回迁农民八项优惠政策:一是“征一还一”的政策,二是每户多给5平方米楼房面积,三是给予人均25平方米的保障面积,四是给予5年每年每人800元的采暖补贴,五是给予宅基地每平方米207元的使用效益补偿,六是大型农机具评估后给予10%的补贴,七是给予相应额度的搬迁奖励,八是特殊家庭优先选择房屋。在就业安置上,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以政策鼓励区内企业优先招录失地农民;二是规划棚膜蔬菜基地,引导失地农民建设温室和日光大棚,并分别给予每栋4万元和2万元的补贴;三是建设苗木花卉基地吸纳农民就业增收;四是新城创造的公益岗位优先安置失地农民;五是免费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在保障安置上,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对区域内的失地农民给予100%的养老保险,并鼓励农民和居民参加新农合、新农保、城居保、财产保险等,以增加农民保障性收入。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撑城镇化。加快城镇化建设,必须有强大的产业支撑,为此,我们全力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按照卡伦新城的总体规划布局,在分区域培育三次产业的主导产业,新城总体布局为“东农、西运、南商、北工”。工业以机械加工和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目前机械加工有163个项目,占平台项目总数的46%,生物医药项目近期集聚较快,落户了康宁杰瑞、湘东制药等近20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好项目。服务业近期以物流运输、公益服务和房地产为主导产业。农业以都市“菜篮子”、绿化“苗圃子”为主导产业,现在公司加农户合作发展的势头强劲,未来要逐年取消传统玉米的耕作,实现现代农业的全覆盖。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工业就业人数将达到4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现代农业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
    搭建创业就业平台推进城镇化。随着新城建设进程的加快,已有大量创业者涌入新城,如何解决好这些创业者的创业平台问题、生产生活问题,是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课题,为此引进了中澳城项目。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占地133万平方米,以前店后厂的形式进行金属制品和金属材料的加工与销售,规划了九城两区一线一平台。木材城、建筑机械租赁城、钢材城和占地12万平方米福湾国际城已经竣工,并与福建莆田商会合作运营,已有200多户业主签订协议将陆续入驻。石材城、陶瓷城和占地9万平方米的公仓物流区和铁路专用线已于去年8月份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预计可入驻业户3000户,户均从业人员15人计,可集聚4.5万从业人员。按户均营业额达到300万元以上,年销售额可实现100亿元以上,税收1.5亿元以上。届时,长春东北金属交易中心项目将成为开发区物流集散平台、人口集聚平台和主要税源平台。
    村企联合建设加快城镇化。按照“政府主导、依法合规、农民自愿、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利用国家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采取“两换两集中”的模式,选择与新城一河之隔的任家村开展城镇化的试点,进行新社区建设,置换出的土地指标约70公顷,其中30公顷用于新农村建设,40公顷以招拍挂的形式出让,所获得的收益用于农民安置区建设、新社区基础配套建设、公益事业建设以及土地复耕。长春同鑫热力集团计划投资35亿元,在任家村建设新社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其中新社区规划面积120公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0公顷。现在新建区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完成了建新区一期11栋5.16万平方米的农民回迁楼的主体及内装修工程,年内完成回迁农户326户1236人。建新区周边的景观滨河走廊、农民休闲广场、村委会办公楼、玫瑰溪谷的设计方案正在委托设计中,农业园区计划完成70公顷水稻种植示范区、15公顷饲料玉米种植示范区、2公顷应季蔬菜采摘园、9000平方米9栋温室大棚有机蔬菜种植园以及3公顷采摘果园的建设。
   “四改四解”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卡伦镇位于长吉一体化和长东北战略的叠加核心区域,区位优势独特,立体交通发达,产业基础雄厚,自然生态良好,生产要素集聚。分析研判比较优势后,确定了“区镇合一、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率先突破”的思路,将开发区和卡伦镇合二为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宜区则区,宜镇则镇。结合区镇实际,决定重点实施7个方面的改革创新,即“四改四解”。
    改班子,解决高位统筹的问题。由副市级领导担任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卡伦镇党委第一书记,统筹组织推进区镇工作,编制统一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区镇发展总体计划,实现区镇的整体谋划、共同推进、协调发展,同步做大做强开发区和卡伦镇。
    改部门,解决机构臃肿的问题。对镇政府原有的七站八所实施归口管理,上划到市主管局,内设直属部门根据区镇实际,本着精减高效的原则,能取缔的取缔,能合并的合并,改革后区镇共设13个直属部门,2个派驻部门。区镇合一后成立了一级国库,负责区镇财政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统筹了区镇融资渠道,搭建了更有利于发展的融资平台,到目前为止,区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总额达到6.74亿元。
    改职能,解决责权交叉的问题。在部门职能设置上,打破区镇界限,实行纵向管到底、横向全覆盖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门的集合优势,统筹实施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环境治理、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
    改人员,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通过竞聘上岗,裁汰了冗员,减轻了负担,体现了效能,人员总数由原来的510人减少到205人,实现了人员精干、机制灵活、工作高效的目标,激发了所有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文/张莹)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