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体制改革后,规划部门的职能更为清晰,体制更为完善,青奥雕塑的高效率建设,只是改革后带来的其中一个转变。规划体制改革中,除了南京市规划局机关职能转变,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局机关权力下沉,审批权力全部交给分局。
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后,审批不出区就能搞定明确职能,腾出手来专攻规划编制青奥轴线上的《九骏》和代表青奥会30个大项目的体育主题群雕,位于奥体西门的雕塑《风动自行车》,青奥会前,56件体育雕塑亮相南京街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南京市规划局名城保护雕塑处在青奥会前进行的一项工程——给全市的城市雕塑摸底,从全球征集的2000多件青奥雕塑设计作品中挑选出56件精品,制作、安装,这整个过程只用了百天时间。
名城保护雕塑处是在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后新成立的处室。规划体制改革后,规划部门的职能更为清晰,体制更为完善,青奥雕塑的高效率建设,只是改革后带来的其中一个转变。深化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是全市第二阶段综合改革48项重点任务之一。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叶斌坦言,这是市规划局成立35年来最大力度的一次改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规划局局机关和直属分局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在规划行政审批上,因此规划编制成果水平不高。
改革是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实现规划机构职能转变的需要。通过改革,南京市规划局机关完成了内设处室的重新设置,新成立了总工程师办公室、城市战略与总体规划处、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处、名城保护与城市雕塑处等专业处室,将名城保护、城市设计、建筑管理、雕塑管理等过去长期多部门多头管理的职能扎口。改革后,局机关13个处室中,除市政规划处、用地规划处仍承担少量的重大项目审批外,其他处室不再承担审批职能,局机关主要工作是对全市城乡规划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制定城乡规划相关的技术标注、行为规则,履行规划编制组织和监督管理等职责。用叶斌的话说,让局机关人员腾出手来专攻全市的规划编制。审批不出区,分局主动为本地区发展谋划过去,高淳区一个项目要审批,要到市区市规划局在市政服务大厅的窗口办理,送件一次,取件一次,至少要往来市区两次。而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后,区内所有建设项目的审批就在区规划局就能搞定。
规划体制改革中,除了局机关职能转变,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局机关权力下沉,审批权力全部交给分局。改革后,全市整合成立9个分局,其中新鼓楼、新秦淮、玄武区属城中规划分局,建邺区属河西规划分局,此外还有栖霞、雨花台、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等7个派出分局。9个分局成立后,各区规划事权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实现审批不出区。规划工作出现新局面,工作水平更高规划体制改革是从今年4月开始执行的。
南京市规划局办公室做了一项数据分析,去年3月1日至9月1日,全局一共完成规划编制300项,而今年仅4月1日至9月1日,全局就完成规划编制700项,规划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叶斌评价,改革后,规划部门实现了“三力”:激发动力,从过去重审批、轻管理,到如今的市局分局分工明确,职责明确;催生活力,从市局到分局不再只是坐等审批,而是主动为市区发展出谋划策;提高了效力,改革后编制的好几个规划在业内受到好评,审批办结时间缩短。通过改革,全市城乡规划工作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
国际新闻联盟中国城市频道 中国规划网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