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城市中产阶层多“奴化生存”

时间:2014-09-19 08:56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魏丽娜 于梦江

    社科院蓝皮书指中国进入大城市病高发期

    2014年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蓝皮书No.7》(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园召开。《蓝皮书》公布了中国健康发展排名前十位的城市,深圳、上海、北京位列三甲,珠三角占据四席。

    此外,《蓝皮书》指出,中国已进入大城市病高发期,改革城市治理结构、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培育社会组织是推动特大城市社会治理转型的主要策略。

    文/记者魏丽娜、于梦江

    我国九成城市发展水平亚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单菁菁介绍,根据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和健康管理五个方面,他们构建了一个城市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2013年度中国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北京、佛山、苏州、中山、杭州、珠海、无锡和南京,其中珠三角城市占4席,长三角城市占5席,京津冀城市占1席。

    但《蓝皮书》同时指出,目前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现象较突出,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近九成城市处于亚健康发展状态。

    单菁菁介绍,健康指数综合排名靠前的城市,同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发展短板。比如综合排名第一的深圳的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健康社会、健康环境指数均位居前3位,健康管理位居第19位,在城市公共安全和管理效率等方面都不甚理想。北京综合排名第3位,但是健康环境排名第206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王业强介绍,2012年,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66个。“城市功能叠加造成了特大城市出现城市病的问题,比如空气质量、房价、城市脆弱性等”,为了解决城市病,王业强认为,应当对特大城市进行定期“体检”,评估其健康发展状况。

    中产阶层不得不成为“孩奴”、“房奴”

   《蓝皮书》指出,中国的中产阶层主要分布在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中产阶层历来被视为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否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虽然当前中国特大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越来越高,但其是否能作为“社会稳定器”仍不确定。

   《蓝皮书》解释,特大城市物价水平总体偏高,而中产阶层一向注重生活品质,消费需求旺盛。因此对于中产阶层内部比例较高的中低收入群体来说稳定的经济收入与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并存。由于住房、休闲和子女教育等生活负担沉重,他们不得不成为“车奴”、“房奴”和“孩奴”,“奴化生存”现象十分普遍。

    伴随经济压力而来的是焦虑的心理情绪,极度缺乏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制度保障的匮乏导致中产阶层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因此,目前特大城市的中等收入群体缺乏社会责任感,尚无法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
    中国规划网 国际新闻联盟中国城市频道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