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第三届京交会的公众开放日,恰逢端午小长假第一天,京交会现场格外热闹。据京交会组委会统计,截至昨日下午2点,京交会累计参会人数达32486人次,近万市民领票进入展场一览京交会风采。京交会昨日共举办了2014侨商北京洽谈会、2014中国快递服务OTO商务洽谈会、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与监管趋势大会、英国主题日、上海主题日等20余场会议活动。 热情市民提前一小时赶到展场 与前两天接近40度的高温相比,昨日北京的气温显得宜人了一些,也让更多的市民选择走出家门到京交会上“长见识”。 早上7点50分,京交会开馆前,国家会议中心东侧的十几个领票窗口前,几百名等待领票的市民,已经排起了长队。 8点15分,17个领票窗口同时开启。凭身份证,普通市民不到10分钟就能领到京交会的参观券。从领票处到会议中心入口,每隔20米就有两三个工作人员进行引导,因此在领票、安检、进场的近500米路程中,根本不用担心迷路。 “京交会我都来了三届了,这次领票最快,就三五分钟。”家住大屯路的刘可望大爷是京交会的忠实“粉丝”,从第一届京交会开始,每到公众开放日自己总要来一趟凑凑热闹,看看医药服务、体育服务“有啥新鲜”,但是以往公众开放日领票的人特多,要排上十几分钟,今年快了不少。 “京交会是9点开始,我们吸取前两年的教训,今年提前了45分钟发票。”组委会会展部负责人王杰说,为避免在开展前出现排长队的情况,工作人员今早7点就到岗了,并且对“特殊人群”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如果有孕妇、坐轮椅者等出行不方便的市民,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直接领票,不用排队。 “今天组委会一共准备了1万张入场券,免费发放给市民。”王杰介绍。 展商体验活动众多“争宠”市民 为了向市民展示服务贸易的魅力,各个参展商也做足了准备。 “这套玩具既可以教会孩子辨认各种几何图案,还可以教孩子加减法、乘法,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从早上一开馆,台湾馆博士儿玩具开发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就围满了小朋友和家长,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一个个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展台上三角、四角、圆形的“组件”,在公司员工叶国义手上变幻出各种立体图形。叶国义介绍的这套“玩具”可是大牌,已经连续获得中国多个玩具设计大奖。 “您这玩具现在卖吗?”看完演示,有心急的市民问道。“我们不卖玩具,我们卖的是教育,通过这套玩具开发孩子智力的方法。”这个问题一上午他已经回答了很多遍。 开放日里,中医药服务、旅游服务成了市民们关注的热点领域。“我们今天接待了近百名参观者的咨询,很多人还特意留了我们的联系方式。”提供跨国美容整形服务的韩国一家整形外科医院公司负责人任慧荣高兴地说。 相关新闻 侨商北京洽谈会签约超5亿元 本报讯(记者吴迪)作为第三届京交会系列展洽活动之一,2014年侨商北京洽谈会昨日举行,11家海内外企业进行了海外金融服务、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农业合作、综合性建筑产业服务等六个项目签约,签约额约为5.33亿元人民币。 本届侨洽会吸引了来自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位海外侨商和嘉宾参会,共有包括老字号企业、高科技民企和海外商业机构在内的53家企业参展,参展领域涉及高科技、信息化、教育、环保、金融、贸易、物流等多个行业。 据介绍,侨商北京洽谈会已成功举办四届,本届活动呈现出三大新亮点,一是与“京交会”协同举办,实现资源成果共享;二是海外侨商不仅前来参展、采购,还参与到海外服务平台推介当中;三是特设了北京老字号企业、市属企业“走出去”推介会,使传统展会更加“接地气儿”。 记者手记 专业展会 观众要学 展商要讲 昨日是京交会的市民开放日,近万名市民的涌入再次带涨了京交会的人气,但记者发现市民开放日里,热闹人气之中,整个展区却冷热不均,有体验活动的展台,人流涌动。没有体验活动的展台则少人问津,甚至有的展商展台连个讲解的工作人员都没有。 有不少市民和展商也接连“吐槽”,市民抱怨展台没人讲解,什么都看不懂,展商则抱怨,市民对服务贸易没基本了解,抱走了大把的企业材料,却带不来任何商机。 京交会是服务贸易交易会,从定位来说,确实是面向专业展商,从展出内容上讲,服务贸易也确实比货物贸易更加抽象,但市民开放日活动并非毫无作用,它给了服务贸易一次“贴地气”的机会,给了企业扩大形象的有效途径,从这一点讲,展商不应只对专业观众热情满满,对普通市民却不理不问。 对于市民来讲也同样需要提高自身水平,不能抱着“只是看热闹”的想法,在对服务贸易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就一头扎进展区,既消耗了展商的时间、精力和宣传材料,也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