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南通全力推进城市建设、长效管理和生态创建

时间:2014-05-05 07:02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推进城建大会战、构建文明城市长效机制、深化生态创建,这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党代会及市“两会”部署,实现“两个率先”、奋力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现实需要,对于提升百姓生活质量、促进城市产业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形成全社会协同推进、支持配合新格局

  昨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在行政中心报告厅召开市区城建工作、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建设暨国家生态市创建推进会,动员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市“两会”要求,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南通中心城市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和国家生态市创建,为实现“两个率先”和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市委书记丁大卫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市委副书记陈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立明分别就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副市长沈雷主持会议。把三个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要会议合并召开,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规定》,切实减少会议活动、狠抓作风建设的决心。

  张国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去年我市城建和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就全力以赴抓好今年市区城建和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坚决打赢国家生态市创建攻坚战提出要求。他说,今年城建、市容环境整治会战的目标是:围绕打造“江海明珠、灵秀南通”新形象,确保新开工、竣工城建项目分别达到50个、68个,完成投资220亿元;围绕“五大攻坚”“五大提档”要求,深入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以整治引领城市文明,建设美丽南通。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继续在规划引领下,围绕落实“繁荣、提升、整合、扩容、解难、服务”六项举措,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营造城市亮点、优化城市服务,紧紧扭住项目这个核心,全力推动拆迁和安置项目、重点城建项目、功能性项目、市容环境整治项目等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以更优的机制、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合力、更严的督查保证落实,坚决打赢中心城市功能形象提升攻坚战。张国华要求,把生态市创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牛鼻子”工程,确定年度目标,扎扎实实抓建设、抓整治、抓监管、抓创新,力争10月前国家生态市创建通过环保部考核。

  就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建设进行部署时,陈斌要求以街道门店、居住小区、交通秩序、建筑垃圾、农贸市场、成长环境、志愿服务和文明指数监督发布八项长效管理机制为抓手,以高效有序的创建工作体系为载体,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走上科学化、常态化、法治化的轨道。要重点围绕市容环境、城市秩序、市民素质抓长效,深化市容环境治“脏”,公共秩序治“乱”,窗口服务治“差”,环境保护治“污”,真正实现空气清新、街面清洁、视觉清澈、环境清爽。围绕今年建成国家生态市这一目标,韩立明要求用9个月时间打好八项攻坚战,把生态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丁大卫指出,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组织市区城建大会战,就是为了把城市建得更美丽、使百姓幸福指数更高;推进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建设和生态市创建,就是为了使城市秩序更优、环境更美、形象更佳。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党代会及市“两会”部署要求,实现南通“两个率先”、奋力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现实需要。城市建设得更美、文明程度更高、生态环境更好,不仅仅事关城市形象,更可以服务市民生活,进一步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通过城市建设优化城市产业布局,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度,推进城市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丁大卫要求,以打造“精品力作”、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为目标,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大会战,继续高起点提升规划水平、高品位开展工程建设、高效率推进拆迁安置,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集聚各方力量参与城市建设;以健全体制机制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管理长效化,狠抓关键、突破重点,重心下移、权责一致,监管前移、处置迅速;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为载体,大力推进生态市创建,努力把环境敏感期变成生态建设的加速期、环境质量的改善期,确保生态创建江苏江北领先。 丁大卫强调,加快推进城建大会战、文明城市建设、生态市建设,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形成全社会协同推进、支持配合的新格局。要提升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充分发挥好市民主体作用,问情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动迁、管理的过程中要设身处地依法保护各类群体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多到基层去,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要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提高市民文明素养,自觉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依法合规表达利益诉求,共同维护创建成果。

  市城建集团、市环保局和通州、崇川、港闸、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