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资源型城市规划要建立五大机制

时间:2013-12-03 17:31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路宽
    中国规划网北京12月3日电 日前,《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周二公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介绍,规划提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要建立五大机制,包括资源开发秩序约束机制、价格形成机制、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和接替产业的扶持机制。

  国新办周二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对建立五大机制进行了介绍。

  首先是规范开发秩序,建立资源开发秩序约束机制。杜鹰介绍称,目前开发秩序不够规范,开发强度过大,而且是单纯的初级产品输出,资源环境为此付出了过高的代价。在开发秩序的规范方面,下一步要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的准入制度和分区管理制度,调控开发的强度,同时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过采、超采和滥采。

  其次是价格形成机制。杜鹰称,这个是具有根本性的支持资源型城市城市发展的一个政策。过去资源富集地区大量输出了一些初级产品,附加值不高,还遗留了大量民生问题和环境问题,这反映了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还是有些问题的。

  “正像三中全会提出的,我们要加快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呢?就是能够充分反映或者全面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要素或者资源稀缺程度的,和反映生态环境损坏成本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同时注意,三中全会还加了四个字,要包括修复效益的,这样的价格形成机制。”杜鹰表示。

  第三是资源开发的补偿机制,其中也包括生态补偿机制。基本原则是: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按照这样一个原则,要建立资源开发的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

  第四是利益分享机制。杜鹰称,利益分享机制目前而言核心是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的问题。此前,已经率先在石油和天然气上实行了从量计征改从价计征和提高税率的资源税改革,将来还要向煤炭等其他矿产资源进一步延伸。

  第五是接替产业的扶持机制。杜鹰介绍,在这方面,发改委已经设立了一个专项,对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扶持专项,已经投入了21亿,带动了社会资本总共300多亿,对促进资源型城市尽早建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杜鹰表示,围绕这五大机制,规划里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在规划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还将根据规划提出的原则,去研究制定一些新的政策措施。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