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封镇的果农在检查即将成熟的沙田柚 记者 蒋雨龙 摄 美丽的长寿湖(资料图片) 有的果农已经开始采摘成熟的柚子 记者 蒋雨龙 摄 长寿区桃源大道 记者 邹飞 摄(资料图片) 商报记者走基层 商报记者 梁龄 “以前做梦都没想到,不用背井离乡到广东打工,在风景如画的家门口就能开柚家乐,一年收入10万余元。”家住长寿区邻封镇邻封村4组的聂立新说起近两年的创富经历很是感慨,连称这得益于城镇基础设施改善后发展观光农业带来的“甜头”。 这并非个案,越来越多的返乡农民工和拥有一技之长的街镇工业加工作坊老板正在分享城镇化建设带来的红利。市委、市政府划分五大功能区后,长寿区提出做城市发展新区的增长极,当好工业发展、城市发展、旅游开发和对外开放的主力军,建设一个宜居宜游宜寿的百万人口、百平方公里的大城市。 发展现状 百平方公里大城市已建近半 驱车路过长寿经开区,绕过天然屏障菩提山,很快便进入了桃花新城的地界。紧接菩提山旅游区的长寿古镇,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特色商铺,这里还囊括了特色酒店、主题公园、高端会所、大型演艺吧等多种商业形态,完全可以满足市民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求。 工作两年选择定居桃花新城 长寿古镇周边不断被开发企业看好,并吸引了金科、保利、洋世达等知名房企进驻。 “两年前,我大学毕业应聘到了经开区的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刚来时完全没有想到会在这里买房。”江苏人蒋文勇2011年从南京来到长寿工作。当时,整个开发区除了工厂还是工厂,别说高档一点的酒店,连大型超市和KTV都很少看到。不过,扎根长寿的蒋文勇很快发现,离经开区不远的桃花新城成了一个宜居之地。闲暇时,可到桃花公园散步;在长寿古镇可体验浓厚的巴渝风情;购物可以去协信商圈或者洋世达世纪广场。 “这里的房子性价比很高的,比起我们老家来,绿化、配套一样都不差,但售价却明显低了很多。”蒋文勇说,他已经在桃花新城按揭购买了一套两居室的公寓房。 中心城区已建48.47平方公里 “短短几年时间,长寿桃花这座新城,长高了,长大了,变美了。”周亮是川维厂技术员。几年前,从四川来长寿定居,桃花新城的变化让他感到很震撼。马路在不断拓宽和延伸中拉大了城市框架,交通更加快捷,绿地和休闲广场散布小区周围,不缺休闲好去处。 “目前,我区中心城区已建48.47平方公里,现常住人口35万人。”长寿区规划局相关人士透露,长寿中心城区准现状用地2.31平方公里,签约项目用地12.23平方公里,市级储备用地5.29平方公里,共计68.5平方公里。按照规划,到2020年,长寿区城市建设用地有望拓展到87平方公里,规划城区城市常住人口增加至55万人。届时,百万人口、百平方公里的大城市将初具雏形。 配套设施 中央商务区向北挺进 面积285亩 从渝长高速桃花下道口出发,到长寿火车北站的十来分钟车程中,沿途可以看到多个商业综合体和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工地。在被称作“长寿版解放碑”的洋世达世纪广场里,集结了华润万家超市、国美电器、横店影城、小天鹅、德庄等大批主题消费场所。 商贸物流重点打造三大板块 “中心城区商业一路向北发展是我们的战略规划。”长寿区商务局刘兴波局长说,长寿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包括“一园一区一群”三大板块,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 “一园”即现代物流园,面积约15平方公里,将晏家、江南“一江两岸”已建、在建、将建的港口物流码头统一规划为长寿现代物流园;“一区”即在长寿火车北站附近建设长寿中央商务区,面积约285亩,使之与协信商圈、桃花商圈、古镇商圈、黄桷湾商圈、菩提山景区、长寿湖景区互为依托、相互辐射,打造辐射渝东的购物之都、美食之城和消费之都;“一群”即专业市场群,面积约1000亩,以渡舟街道甘蔗村为主要区域,集中连片布局汽车、农副产品、货运三大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一园一区一群”的商贸物流发展格局。 高起点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此外,长寿区还将高起点建设专业化的集商检、包装、冷藏、初加工、深加工、运输、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围绕粮油、柑桔、水产品、畜禽产品、蔬菜等,构建安全、便捷、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与供应链,增强集散辐射功能,形成与双百大城市相匹配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体系。 采用国际先进的“产业链”模式,吸引相关汽车企业集聚发展,围绕车辆购置、旧车交易、检测维修、驾校培训等提供全流程的专业化、高精度服务,建设渝东地区最具竞争力汽车市场;高起点规划建设集仓储、交易、运输、车辆集散、城市配送于一体的货运物流市场。 争取建设重庆三环长寿段 在对外物流通道的建设上,长寿区计划用3~5年的时间,努力争取建设重庆三环长寿段(北线方案)、长寿至绕城高速专用物流大通道、渝万高速太平立交、江南沿江高速连接道等外围联系通道,积极争取国家新增渝汉货运铁路八颗货运站,或增设渝利铁路八颗货运站,积极配合加快推进长垫梁货运铁路建设;努力建设对外信息通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 平衡发展 旅游“三张牌”让城市宜居宜游 “你要500个啊,还可以订,但采果时间要等到下月初才行。”昨日,邻封镇邻封村4组的柚农王顺兰望着挂满枝头的柚子,满面笑容地接着订货电话。2012年,外出打工的她回到家乡,看到家门口的万亩柚林已与长寿湖、长寿古镇一道形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从城里来度假的客人络绎不绝,顿时萌发办柚家乐的想法。靠多年积攒的资金,王顺兰修建了青砖三层小楼,在政府帮助下向大学里来的教授学习做起了“柚家菜”,帮自己的柚子营销包装创品牌、搞柚家乐做观光农业,一年下来营业收入就有近十万元。 10家旅行社考察万亩柚林 “以前这里人气没这么旺,柚子采摘下来只能挑到镇上卖。”王顺兰告诉商报记者,现在城区扩容了,人流聚集更多。家里修起了漂亮的“小洋楼”,装上“柚花香”柚家乐的店招,提供快乐采果,让客人品尝柚子菜和柚子茶,营业额一下就上去了。 “今年的游客量肯定还会增加。”王顺兰说,就在10月初,市内主推重庆周边短线游的大众、多乐、康华、优途等10家旅行社负责人集结邻封镇,实地考察万亩柚林,准备推柚乡游旅线路。他们表示,自助乡村游日益受到青睐,邻封万亩沙田柚基地距离长寿湖五分钟车程,同时还有龙溪碧水和东林古刹,纳入长寿一日游,既丰富了旅游景点,又增加了特色商品,非常值得推荐。 重庆大众旅行社总经理张红说,长寿一日游产品是重庆旅游市场新产品,如果能够把沙田柚融合进来,将是重庆旅游市场上的一个亮点。因为长寿沙田柚在重庆的知名度非常高,客源应该不成问题。 长寿旅游要打好“三张牌” 长寿区旅游局副局长高小平介绍,近三年来,长寿旅游围绕长寿湖、菩提山中国文化城两大景区推进休闲旅游胜地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管理,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强化旅游活动宣传,形成独特的长寿旅游品牌,快速融入川渝旅游市场。数据显示,2011年接待旅游人数1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亿元;2012年接待旅游人数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亿元;2013年预计接待旅游人数4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亿元。 按照长寿区旅游的规划,长寿旅游主要是打好“三张牌”。首先是长寿湖生态旅游区开发已经全面实施。欧瑞湖滨、香江国际、金鹏等五星级酒店已开工建设。实现景区20公里快慢行系统分流,40公里大环线旅游路网系统已基本形成。预计到2015年,“浪漫长寿湖、养生长寿湖、运动长寿湖”格局完全形成,成为重庆市旅游新名片。而另一大景区菩提山景区已经完成规划,菩提古镇已经开街。菩提山公园正加紧建设,预计2014年10月开园接客。菩提寺、菩提圣灯项目将于2015年建成投入使用。 访谈 长寿要当好城市发展新区主力军 记者:长寿区在城市发展新区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打造宜居宜游宜寿的“双百”大城市,建设如何推进? 长寿区规划局局长殷湖北:城市发展新区是重庆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长寿应成为城市发展新区的增长极。在这次城市功能区划分中,长寿有几大利好:长寿被规划为全市六个百万人口大城市之一;城市发展新区中,有国家级经开区的仅有长寿一家;长寿作为枢纽,是城市发展新区中区位最好的;长寿的产业布局最集中。 长寿要当好城市发展新区加快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我区坚持建设“三地一中心”和打造“三大愿景”,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五大功能区发展的新形势下,要赋予“三地一中心”和“三大愿景”新内涵、新任务、新目标。“三地一中心”建设要有新的作为,当好工业发展、城市发展、旅游开发和对外开放的主力军。 将物流园打造为市级物流枢纽 记者:长寿区商贸物流发展的总体目标有哪些? 长寿区商务局局长刘兴波:2002年至今,我区的工业、农业、旅游建设卓有成效,但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相对滞后,受体制、规划、政策、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商贸物流市场体系弱、基础设施散、企业规模小、交易方式落后、物流通道功能不足。为此,长寿区提出2016年要全面建成“三地一中心”。长寿区商贸物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发建设,整合提升,努力将长寿现代物流园打造为市级物流枢纽;把长寿中央商务区打造为渝东商务高地;把三大专业市场群打造成为库区综合物资集散地,使商贸物流成为为长寿大工业、大城市服务的大枢纽、大市场,成为长寿经济的又一增长极。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