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泼绿熨绣斗飞燕

时间:2013-10-13 09:43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张义胤

石泉县熨斗镇创建省级园林镇工作纪实 


    古镇熨斗,一个火具得名鸡鸣四县的地方,一方天然碧翠壤连五邑的山水,一座古朴璀璨勾连川楚的驿站;诗画熨斗,一处秦巴腹地恬静灵秀的仙境,熨平心灵褶皱的地方,国家4A景区燕翔溶洞科考圣地、陕西旅游20强魅力名镇。
    石泉县南大门----熨斗镇位居西乡、汉阴、镇巴四县交汇处,面积81.84平方公里,辖15个村,1个居委会,80个村民小组,3590户13429人。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熨斗镇开拓创新团结拼搏,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陕西旅游大格局,围绕“科技兴农,产业富民,旅游强镇”目标,以创建省级园林镇为抓手,突出地域特色,打造美丽村镇,着力建设陕西文化旅游特色镇、富民佳居生态镇、和谐发展小康镇,促进区域健康持续全面发展.先后获得了“陕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陕西省文化旅游特色镇.陕西省生态镇,中国最佳自驾游宿营地"等荣誉称号. 
    规划引领绿色梦
    为冲刺省级园林集镇目标,熨斗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统领的创建小组,精心谋划布局,切实制定方案,采取得力举措,加大人财投入,夯实责任目标,加强督查考核,全面动员,全民参建,全力推进,形成了社会动员、部门参与、镇村联动、上下齐心,合力创建的良好局面。
    在全县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引领下,组织专家团队编制了熨斗镇总体规划、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着力构建“一心、两河、三区、四片、五节点”珍珠链串状发展的园林绿化格局。以集镇为中心,喜熨路为主线,沿富水河、董家河两岸,倾力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相继建成了先联生态广场、牛尾巴梁广场、滨河绿化带、亲水小游园、节点小品、街头绿地等2.8万平米绿色走廊,形成了以公园广场为节点,滨河道路绿地为骨架,周边田地山体景观为依托,网络状多元化的生态绿地系统。集镇规模扩大3倍以上。集镇绿化覆盖率达45%,绿地率达5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绿树拂楼宇,碧水绕村镇,花草扑鼻香,人在画中游。园林城镇主要考核指标已经达到国家标准,省级园林镇基本建成。
    聚力打造园林镇
    高点规划,高标建设,高效管理,贯彻人本理念,彰显自然和谐,创建园林集镇,成为熨斗镇决策管理层的执政理念与执着坚守。实施创建工作以来,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夯实责任,狠抓落实。推行园林环卫管理责任制,加大集镇建设监察力度,认真执行园林绿化、镇容镇貌、环境卫生、绿线管理、绿色图章等规范化管理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共建生态宜居幸福家园。
    强力推进绿化建设,发展绿色产业。全镇现有林地山林10.5万亩,(自然林地6.6万亩,退耕还林1.6万余亩,荒山造林1.5万余亩,绿化造林0.8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78%。建成千亩生态观光茶园,投入专项资金30万元,配套园林绿化。在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保障房小区、新村社区、机关单位跟进绿化,增加绿化面积2 .6万平米。
    实施道路绿化构建绿色长廊。结合县乡道路改造提升搞绿化,围绕示范路建设抓绿化,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绿化道路80公里,道路绿化普及率80%,达标率90 %。投入500余万元,先后对先联、滨河、长岭、沙湾等7条路段绿化改造提等升档,重新规划改造古镇街道,建成仿古牌楼、景观门厅四处,整治老街风貌。栽植各种景观树6000余株,种植花草20余亩。集镇新增绿地600余公顷。
    推进旅游强镇富民工程,打造田园风光休闲旅游胜地。招商引资,着力打造燕翔洞4A景区、灵雀寺佛教圣地、富水河漂流三大旅游精品,畅通旅游环线,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生态与文化相映衬的特色旅游格局。抓好生态农业、退耕还林项目,建设天蓝草绿、山青水秀的“绿色古镇”。
    推进市政民生工程,增强公共服务功能。集镇水、电、路,讯管网统筹规划,配套完善。投资60余万元,全面整治集镇街道、旅游新村外观风貌,新建公厕2座,设置果皮箱60处,配备环卫车7辆,聘用保洁员8名,建立了清扫保洁长效机制。
    投资70余万元的农贸市场建成投用,终结了“马路市场”。
    投资68万元在集镇主街道、新村、滨河路安装高杆路灯、太阳能led灯30余盏,亮灯率100%。
    投资30余万元新建10000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一座,日处理垃圾5吨,使用期限10年。
    实施农村饮水甘露工程,提升农村饮用水质量。投资186万余元推进集镇和15个村的自来水人饮工程,解决了5000余人的饮水难题,集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8%,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集镇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加强文物古木保护。对古戏楼、关帝庙、川陕会馆、老字商号等省级和5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落实责任配套措施妥善保护。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对现存30棵古树名木,建档立卡,挂牌围栏,专人管护。规范户外广告,保护集镇景观风貌。全镇50%以上单位建成市县级园林式单位。    
    精心呵护生态园
    青山绿水的资源禀赋离不开精心呵护与经营管理。为促进天然古镇的科学发展,熨斗镇广泛开展义务植树全民绿化活动。镇政府统一购回仿古花盆发放到户,引导居民养花种草,普及屋顶戴绿,墙体挂绿,阳台缀绿,庭院添绿立体绿化。自觉落实“一认三包”(认领绿化任务,包绿化、包成活、包管护,)和“四自一包”管护责任,镇领导班子包联单位卫生区,干部包联路段片区,坚持周五大扫除,整治环卫脏乱差,抓好日常管护,爱绿、护绿、植绿蔚然成风。植树成活率达80%,保存率达90%,尽责率达 100 %。集镇绿化整体水平有效提升。
    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清理垃圾、野广告,治理房前屋后“三堆五乱” 、生活污水直排现象,严惩破坏、污染环境违法行为,集镇管理步入规范化常态化良性轨道。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天数达350天以上。
    经过全镇人民三年来的齐心协力,艰辛创建,熨斗镇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市政设施全面加强,人居条件显著改善,集镇品位有效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日益增强,年接待游客 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5亿元。巴楚文化积淀的地域风情与现代科技文明的普惠华章 ,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幸福图景。
    丹青一抹洒秦巴,熨斗一壶山水画。
    燕点碧波秀林醉,翡翠散落百姓家。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勤劳质朴的熨斗人民求真务实团结拼搏,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为建设小康生态家园,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