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就赴豫、浙、沪考察总结座谈会----专访运城市住建局局长
导语:7月26日,运城市召开赴豫、浙、沪考察总结座谈会,认真总结河南、浙江、上海等地在推进产业集群化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王清宪市长用典型的案例阐释了每个要点,对运城市下一步的整体发展思路和工作指明了方向。
黄河新闻网运城频道讯 记者(尹智慧)通过到豫、浙、沪三地考察,使我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直观感受有三点:
一是城市发展的理念新、思路新。
它们都非常注重人文环境建设,注重城市品牌打造。比如:郑东新区引入城市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城市、环形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地域文化城市,谋划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把提升品质与便民利民结合起来,让城市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百姓。
二是城市规划的气魄大、手笔大。
豫、浙、沪三区紧紧围绕“发展城市”这个目标,下大力气把城市做强、做大、做优、做美、做新,规划设计超前,设施配套先进,所到之处给我的印象是大气磅礴,气势如虹,不但在视觉上形成强烈冲击,而且给我心灵上形成剧烈的震撼,不佩服不行。
三是城市管理的水平高、标准高。
豫、浙、沪三区城市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城市管理实现了制度化、随机化,做到了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而且杭州一直坚持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用“五美”融合新都市。
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按照王茂设书记、王清宪市长在中心城市八区联动现场办公上对城建工作的要求,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打造城市精品
我们要树立高标准建设是节约、低标准建设是浪费的观念。坚决走出“建了拆、拆了建”的怪圈。要按照“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文明让城市更美丽”的理念建设城市,围绕“四个百万”的思路建设城市,用旅游景区的标准建设管理城市。要坚持规划先行、成片开发、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拔高城市建设标准,强化精品意识,为城市多留资产,少留遗憾。
(二)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要按照王市长提出的路、水、林、产“四管齐下”,八区联动,整体推进的要求,打通断头路,连通河流、水库渠,构建“两纵两横三环多湖”的水系格局;设计布局林带、游园和穿廊,形成“一带一环两廊相穿,多点多线多带”的绿地结构;合理布局商贸、文化、制造等产业,通过道路、水系、绿地林地和产业连通,协调八区联动共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三)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创新城市建管机制
一要创新城市建设机制,我们将通过BT、BOT等方式,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社会和金融资金,千方百计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创新城市经营机制。积极探索环卫、园林等服务外包新方式,推进城市市场化管理。三要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引深“出门就上班”,推行领导包街负责制,形成日常管理制度化、处处管理随机化。
(四)“三化”互动,统筹协调,不断推进城镇化
根据市委、市政府协调发展中心城市、大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四位一体”要求,我们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的工作思路,以基础产业为依托,拉伸延展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一条龙,以点带面,抓好示范,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聚区有效扩展,实现“三化”互动发展。要结合我们运城市的实际,研究出台相关政策、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