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底特律于当地时间18日申请破产,密歇根州州长施耐德当天批准了底特律申请破产的有关文件,表示底特律已经无法收取足够的税收来满足各项义务,目前只有通过申请破产来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底特律预料会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破产案。(7月19日《中国新闻网》) 底特律曾经是辉煌的工业城市,有“汽车之城”美誉,但眼下昔日的荣光已不复存在。犯罪率居高不下、城市陷入萧条,令很多人对这座城市望而却步。曾经有200万人口的底特律,现在只剩下70万人。大量中产阶级人士离开底特律,市郊大片区域荒芜破败。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底特律经济遭受沉重打击。汽车之城受到产业单一的制约,汽车市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就直截了当地危及到底特律的经济。最受拖累的是三大汽车公司,为了渡过眼前的困局,三大汽车公司只能大量裁员来缓解汽车市场销售低迷给企业人力成本和营运成本的不断高企,改变城市经济更加恶化,长时间无法恢复的状况。底特律面对非常庞大的债务,目前欠下180多亿美元的长期债务和数十亿美元的短期债务,如此巨大的债务笃定了底特律的申请破产保护的不可避免。 底特律申请破产保护,一方面把城市运行的情况向公众和盘托出,以坦诚的姿态接受法律的审判决和公众的质问,体现了美国城市管理者在应对经济危机时一种基本的方法和态度,这反映出依法治市深入到了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城市破产保护,帮助城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地方财政重回正轨,而采取的措施通常就是一些紧缩手段,包括加税、裁减政府公务员等,减少公共支出。虽说上述紧缩措施会给底特律民众带来诸多不便,但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把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告诉公众,总比藏着掖着更能取信于民,进而得到市民的宽诉和谅解。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可能只对美国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中国城市的影响也不可小视。据权威统计数字表明,中国城市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由于只注重外延的扩大,而忽视了内含的骤积,城市建设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超出了城市财政所能承受的能力和水平。在我生活的那座城市,区区几十万人口的城市,负债总额达到了上百亿之巨,平均到每一个市民头上,高达几十万元之多。如此负债,市民不知道,相关的监督机关也不清楚,可帐面上被虚假数据包装得非常靓眼,直至城市管财政的人士向市民私下透露,引起市民极大的关注,为此,有市民对城市财政状况的担扰,以上访的形式公诸于众,这才让市民对城市债务的现状略知一二。 现在,国内正在推进政务公开,可对于城市负债的状况,却没有列入其中,由于政务信息不对称,致使广大市民对城市负债状况一无所知。正是这种城市负债信息的不透明,导致了人大和市民对城市管理者的监督处于无的放矢的境地,而任任领导都把城市负债信息捂得个密不透风,造成了城市负债年年加码、届届堆高,而对哪一任领导负债情况都没有审计和公示机制的约束,形成了哪一任领导都不会对城市负债承担责任。从现在的情况来,有些城市的高负债率,足以如同底特律那样处于破产保护的境地,可国内法律没有城市破产保护这一说,所以,不管城市最终负债多少,都由上一级政府为其埋单,都由城市市民为其承担。而支撑地方财政的是土地资源,利用土地出让收益“拆东墙补西墙”尚且能够维持,但当有一天土地资源一旦难以为继,城市高负债问题该如何是好呢? 在中国大力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城市债务,尽可能把城市债务压缩到可控的水平,而不能任其无限度的放大;另一方面要加快对城市债务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对那些管理不善、债务无力偿还的城市给予破产保护来确保城市在偿还债务时,通过一些紧缩手段,包括加税、裁员等,减少公共支出,既保持市民基本生活,也保持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对城市债务的责任人给予法律的处罚和追究,确保城市债务的监督有法可依,有人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