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产讯:2013年7月18日,旅游型城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由国际旅游学会、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办,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承办。 旅游型城镇化高峰论坛是首次对旅游型城镇化进行探讨的一场旅游行业盛会,共有400余嘉宾参加了本次论坛,众多政界、学界、业界精英出席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和对话。以下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讲话实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杨保军
我们谈到新型城镇化是我们最多的话题,我不想就这个问题探讨,因为大家说来说去都是打着新型的旗号,想的做的还是跟原来差不多,从规划角度来看,既然谈新型就有旧型,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这个角度不完全的,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重熟练、轻质量。 二、重规模、轻效益。 三、重政绩、轻民生。 四、重硬件,轻软件。
按现有的体制来讲是有风险的,三个高,三个高导致了不可持续,一、经济代价高,房价和地价,最终恐怕引发资产泡沫,现在政府负债已经不可小视。
第二社会代价高,以牺牲城乡居民,新老居民和常驻人口之间的公平为标志,使得社会利益阶层越来越分化,社会矛盾在激发,这是社会化意义上。
这个高污染使得大城市病日益严重,这是环境上的不可持续。
最简单的一个字概括,“大”,大家可以去推演,比如说大发展、大跨越、大战略、大思路、大手笔、大广场、大马路。全是大。只要大就对了。
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城市夸张非常快。那么现在城市规模的夸张跟土地形成了难以停止的循环游戏,就是你不给我土地我就没钱,拿到土地就有夸张,这个就变成死节了,忘掉了城市发展的本意是什么,因为已经不太关心我们投资盖房子的使用价值,我盖房子不是为了用的,是为了要完成资本循环,只要循环了就OK了,也就是说交换价值已经重于使用价值了,这就造成了生命资本的浪费,我们在规划上最明显的,就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有指标控制的,而城市的夸张是要争土地指标的,需要两个规划去衔接。目前做法,一个是衔接,一个是不衔接,还有一个是倒过来衔接。我们再看一下,除了各地开发区还不解渴,现在还有很多的新区,过去80年代的开发区,比如说汕头开发区五个平方公里,做了十多年,后来五平方公里不算什么了,就是50,后来500。这个面积太大了。
我们现在的城镇群不是真正的群,实际上目光聚焦在中心城市,而在城市群的区域当中的其他的中小城市,包括乡村,本来是一个很有机的空间组织的形态,但是现在在这个里头还是完成简单的集聚,我们谈城镇群在经济学上看到了城市群的集聚效应,但是忘了协作效应。
如果未来的城市化只是追求简单的经济效应和集聚,那么不难判断将会是一个无底的黑洞,就是把所有的机会、好处全部给东部,其他地方没有机会了。
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大城市、特大城市病。这是我们下一步城镇化着力要解决的问题。
根源是什么?第一个是经济模式的错误,如果继续以院系的模式推进城镇化,我们国家会出现城镇化产能过剩。发改委抓产业,抓了产能过剩了。所以大量的产能过剩怎么办?现在产能过剩了,搞城镇化吧,把多余的水泥、砖、铝合金用到城镇化上来,就会出现城镇化的的产能过剩。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缺乏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仅靠科学发展观是远远不够的。
国情局限下的理念偏差。工业文明时代的赶超战略。当前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到了新世纪不是主要矛盾了,还是生产为主吗?如果按照现在思路来讲,注定了就是这样一条路。我们只是依靠单一的动力推动城镇化。
那么新兴城市化应该是一个什么东西?内涵上,实际上在我看来,新型城镇化说一千道一万,根本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或者是智力保护。一个是52%,一个30%左右,30%是城市化,50%是非农化。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新旧的差别。
土地制度改革是基础,财税制度的改革是保障。这是从制度层面讲
从规划角度来讲,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职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我们新的理念是什么?
我们文明形态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前两者的超越。农业文明是人顺应自燃,工业文明,有了技术,征服自然,依赖技术,生态文明,尊重自然,和谐共生。
人际关系,农业文明是依附强权,工业文明依赖技术,生态文时候要和谐共生。要学会和谐、包容、共生,不是单一的一人化的思想统一,这是一个区别。这样我们就必须学会吸取农业的文明的长处,要把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不足去掉,多元、综合、有活力,相对于大,我们要小,你也要延展的思考,小规模,小尺度,近距离,不是大一统,大思路,比如说我们说水,在工业时代,要技术,要规模化,长期的要水。前段时间央视报道,那个湖里面全是污水,臭不可闻,你们知道这水流到哪里去了,那个污水处理厂不处理,修了暗沟,直接排到汉江,直接到北京。到了北京,把污水注入到密云水库。就先放到密云水库,先污染一下再喝吧。
而生态文明讲究就近,不是大一统的模式。很多理念的差别。
工业文明强调效率,要标准化、规模化,因为规模越来越大、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效率,强调在城市要有序,秩序是最重要的,所以你看到我们城市现在,为什么城市要求大,为什么要强调经济效益单一化呢?城市都,我们怎么玩,我们快,我们很快建起来了,经济效益高,生态文明下,强调以人为本,个性化、适度化,密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叫适度,强调更多的重视自下而上的力量,强调有机,这是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我们强调大中小城市要协调,不要过分夸大大和小的作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男人女人,不同年龄,高低胖瘦。全国七亿女同胞都跟范冰冰一样,你都疯了,所以就是这种差异。
城乡要统筹要一体,还要尽可能的按照生态城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美丽城乡、特色小城镇,我们要注意多元化的城市化路径,不能依靠单一的工业化的推动。
我们知道城镇化的确可以说是工业化的产物,这是一种宏大的叙事方式。城镇化是非农化的产物,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中的意义确实非凡,但并非唯一重大事件。
中国地图告诉我们,我们国家还有大量不适合工业化的地区,但这些地区面临现代化、非农化、城镇化的问题,所以必须要考虑其他的途径。比如说行政、商贸、文化、现代农业服务,都可以因地制宜,加以选择。但最具全国意义的可能是旅游城镇化。
非工业化功能区,缺乏产业支撑,城镇发展动力不足,自燃山水和宗教民族文化丰富交融、开发潜力巨大。西部某个省条件根本不适合,也要模范东部搞工业化带动,这样不可取的。
包括国外告诉我们,法我的普罗旺斯地区,最大的特点,他没有进入工业化,不是所有地方都要先进入工业化折腾一下再来进入后来的时代,有的旨意进入了,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还有九寨沟。有一些案例,像云南,包括我们前年在青海做的案例,他利用观光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促进它的商贸,带动他的旅游,用旅游作为纽带整合县域经济,提出空间优化的方案。包括分区策略,跟不同的特点,有的以旅游促发展,有的以景区、撤并保生态等等。
总结一下:现有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基本立足点是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工业化路径到多元化路径,原来是急剧、规模、数量,现在强调分散,效益,指向,原来重物轻人,大城导向,现在讲以人为本,城乡统筹。
旅游城镇化对我国贫困地区发展和生态保护意义重大。我国贫困地区与非工业化功能区的空间耦合度为91%,与生态脆弱区的空间耦合度也高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