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康巴什新区建设宜居城市的探索

时间:2012-09-25 14:22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作者:闫照侠 杨国业

  康巴什新区作为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的核心,在城市发展定位上,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这一主线,将“宜居”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目标,着力以提高城市品位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充分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新区在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打造城市景观的基础上,把完善城市功能作为营造宜居环境、推动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高标准完善社会化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新区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新区按照适度超前、全面保障生产生活需求的原则,加快建设功能性基础设施体系和枢纽型中心城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重点实施东康线扩建改造、机场高速、乌兰木伦四号桥、鄂道东桥、伊克昭桥等大型通道工程,建设鄂尔多斯交通枢纽中心和鄂尔多斯城际轻轨康巴什段,力争城市道路通车里程达到500公里,全面增强城区交通通勤能力,解决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加快建设日供水能力10万吨的第二配水厂及水源地工程,实施京能2×35万千瓦热电联产、第二热源厂二期、燃气二期、康阿污水处理厂一期等大型市政基础设施,确保新区日供水能力达到15万吨、总供热能力达到4500万平方米,城区供气能力提高到10.2万立方米/小时,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中水回用率达到70%以上,从而全面解决宜居城市建设的市政保障问题。

  大力实施优教工程

  新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市现有的两所高校全部落户这里,市直重点蒙、汉族中学顺利搬迁新区,累计建成中小学、幼儿园19所,全面满足了人口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就学需求。为打造全市优质教育基地,新区在加快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等在建学校建设进度的基础上,还将争取2-3所国内名牌大学设立分院,并计划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校及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加快形成资源高端、师资一流的教育体系。同时,加快鄂尔多斯文化大厦建设,在城区规划建设一批格调高雅的书店、报亭和读吧,满足市民闲暇时间自主学习需求,培养浓厚的城市学习氛围。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新区坚持把医疗作为集聚人气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专业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打造全市高端医疗诊治基地。累计启动建设各级医疗机构19所,目前16所已投入使用,包括医疗急救中心、蒙研所、疾控中心、血站、3所卫生服务中心,4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有效推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15分钟健康服务圈初步构建。此外,鄂尔多斯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和康巴什医院正在加紧建设,其中康巴什医院计划于2012年9月投入使用,与北大医学部开展医疗合作,成为地区一流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届时,新区每千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5张,每千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人,便捷的现代化医疗体系基本成型,形成辐射周边的医疗影响力。

  全力抓好文体设施建设

  体现一座城市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文化,建设宜居城市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新区坚持本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手法相结合,把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内涵更好地渗透和体现到城市建设之中,提炼城市精神,提升城市软实力。在建设过程中,将健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作为构建宜居城市的首要任务,兴建了鄂尔多斯博物馆、民族剧院、图书馆(档案馆)、文化艺术中心、新闻中心、会展中心和国际赛车城等一批规格较高、功能齐全的大型文化体育设施,保障了各类文体活动的经常性开展。

  持续健全城市商业设施

  高标准建设商业服务设施,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新区突出便民利民的宗旨,着力加强商业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商业设施面积341万平方米,重点实施了益民菜市场、鄂尔多斯农贸批发产品交易中心、百姓餐饮广场等惠民商业项目。累计投入30多亿元引进、培植便民服务网点,建成各类商业网点1182处,引进企业总部、金融业、咨询业企业30多家,启动综合型商业体7处,投用星级酒店8家,形成珠江国际城等四大商业聚集区。为了基本实现必备型商业业态配置全覆盖,在“十二五”期间,新区还将通过强有力的工作推动,加快培育万力、呼能、金宸国际等本地商圈,积极引进沃尔玛、家乐福等知名连锁经营企业,规划建设中心城市特色街、专业街、步行街,建成市级社区商业示范店50家,区级100家,形成布局合理、业态多样的现代商贸流通新框架,满足居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全面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住房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新区围绕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居者有其屋”工程,一手抓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一手抓商品房供给,初步走出了一条新区特色破解城市“住房难”问题的新路子,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在改善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方面,基本确立了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转移农民安置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先后规划实施保障性住房项目8处,总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58亿元,共可提供保障性住房8331套,容纳居民约2.6万人。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社会养老和福利机构建设,新建1个综合福利中心、1处残疾人托养中心和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在社区阵地建设方面,新区通过回购、新建、改建等办法为每个社区配备了800平方米以上,集学习培训、文体活动、矛盾调解、政务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康巴什新区通过多年来在打造宜居城市方面进行的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公共服务配套功能不断完善,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新区定居,新区已成为全市环境质量最优、居住条件最好的城市。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