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提升城市内在品质
时间:2012-08-14 15:16来源:中国网 作者:程奎星
|
|
都说我们的城市在变,一年一小变,几年一大变,而今天临沂恐怕只有用日异月新来形容才恰当。也许,你几年前来过临沂,可今天回到临沂,恐怕又要为临沂的"善变"所惊叹不已。临沂用自己的华丽转身,改变了一直以来人们对革命老区贫困落后的老看法,而今天临沂民生建设带动城市由外到内的转变,将再次成为革命老区城市建设的新典范。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是城市繁华的胜景,在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机,来临沂淘金正吸引着更多慕名而来的商客。商业与物流之都,很多人对临沂的了解源于对商机的把握,繁华的外在形象是临沂一张华丽的名片。但是,内在品质的逐步提升,才是临沂能吸引更多商机,让更多南来北往的人留在临沂的真正魅力。
幸福之城,宜居城市,民生之城,这些比起商业之都更有内涵和韵味的称呼是临沂敢跟一些沿海大城市"叫板"的底气所在。临沂的物价保持一种让人舒畅的心情,"走遍天南海北还是临沂的饭容易吃",这是一些打工者和商人留下的谚语。临沂的月收入就能买下一个平方,这对于那些房子成为奢侈品的城市而言,临沂成了天堂。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交通比起相对压抑的大城市而言,舒适而高雅。以沂河生态景观建设为代表的城市生态建设,让这座城市越发迷人绽放出斑斓色彩。
教育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市政府用雄厚的财政支持来践行这个承诺,临沂的优质的教育成为临沂人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先看病,后交费"临沂医疗事业的改革,正带动整个全民医疗水平的进步,包括各个乡镇卫生院在内,都健全了医疗保障体系,家门口就能买到最便宜的药品,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医疗事业的不断改进,解决了临沂人的后顾之忧。老有所养摈弃了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全民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
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优惠政策为补充,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配套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让幸福写在每一位市民脸上。为了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就业的需要,市政府出资建设了设施完备的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暨临沂零工市场。而这一系列的民生实践,都源于临沂市专门制定了民生建设五年规划纲要,这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全力开展"十二五"民生攻坚战的决心和气魄。全市以"10项民生大事"和"20件民生实事"作为民生建设的切入点,民生攻坚战全线打响。
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盼望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全面建设民富民安、宜居宜业、公平公正、和谐和睦的"幸福临沂"。临沂的信心和底气,就在这全力以赴,全民投入的浩荡民生建设大潮中。临沂"一创六建"工作的全面提升,完善了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绿化与生态建设,居民饮水工程、餐饮垃圾处理、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城市交通改造升级等各项建设主打的都是民生牌。临沂外民生建设的加快,推进了城市全面迈上一个崭新的高度。在城市的每一项改造与提升中,都在践行着一个原始的初衷,那就是"民生高于一切,一切为了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句话正是对临沂民生建设永无止境的最好表白。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