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变成了紫禁城(Forbidden City)”,上周,西方观察家如此议论北京,他们将北京比喻为“禁止之城”,是因其刚实施的“史上最严厉限车措施”。这一新规,最近引发国外媒体高度关注。 一场“城市大抽奖” “紫禁城新规:是北京的么,不是?那请离开这座‘失控’的城市”,7日,汽车业观察家波特尔·斯密特撰文称。文章说,北京的治堵新规,不仅要求那些想进入“精英俱乐部”的市民得靠运气才能获得车牌,在高峰时段,外地车也被禁入五环。“当然,即便是在非高峰时段,北京也足令每一个外来者瞪大眼球。” 英国《独立报》则将北京限牌新规比喻为这个城市最大规模的“抽奖”。“成千上万的北京人参与到一场大规模的抽奖活动中,他们希望赢得的头奖是———在这个世界最拥堵的城市之一获得行车权。” 报道称,北京市政府之所以出台限车措施,一方面是为了治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治污,北京的空气污染大部分来自于汽车尾气。 法国媒体报道称,过去的一年,北京的汽车销售场所每天都挤满了人,买车,是这个国家新中产者的梦想之一。而从上月开始,这些地方开始变得门可罗雀,因为北京政府开始限制新车的数量,以缓解这个城市的拥堵及尾气问题。 环保者称限车令太迟 美国媒体则认为,除了治堵治污,出台限车措施还有另外一个重要背景,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如果这座城市货运和人员流动变得越来越困难,那将遏制北京的发展。 “在过去五年里,北京轿车的数量几乎翻了一番,如果在城市中心驾车,无论任何时候都如同一场噩梦。”《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 “早在10年前就该这样做了”,该报记者采访的一名北京市民说,“现在已经有点晚,很难预测效果会如何。”一名国际环保组织驻京人员也对法国媒体称,限车令来得太晚,“如今的北京,交通堵塞和尾气污染问题已到了很难控制的地步。” 美网友建议修高架交通 在美国一家主流媒体网站的留言板上,网友们就对如何治理北京拥堵展开热烈讨论,网友KADIDDLEHOPPER说,北京应该学习国际上许多大城市的经验,大规模增加有轨电车,它方便,环保,更比修建地铁成本低得多。jupp则反驳称,有轨电车是个好建议,但得考虑北京的现实,它比整个北爱尔兰还要大。“更关键的是,北京交通情况十分复杂,不仅有超过470万辆轿车,还有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电动车,还有更多无视交通规则的行人,如果再给有轨电车设专用道,那只能把北京搞得一团遭。” steve802也认为,有轨电车需要占用现有道路,可能只会“添堵”,“更多修建高架轨道交通系统,不失一个好选择。”(百千)中国规划网北京1月9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