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中国将呈现全球最大高铁版图 3年投资九千亿元

时间:2010-03-18 12:0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按照铁道部提出的最新规划,到2012年底,我国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的营业里程将达到1.3万公里。届时,我国将超越日本和德国等高铁起步较早的国家,成为全球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从2004年铁道部决定引进国外高铁列车到2012年中国高铁营运里程攀升至全球最长,中国铁路用时不到十年。
  3年投资9000亿 建成9200公里高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线路全长120公里、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在2008年8月1日开通运营,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将之誉为“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运营速度世界最快的高速铁路”。
  京津城际铁路拉开了中国高铁大规模建设和投入运营的序幕。自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后,武广高速铁路、郑西铁路等高速铁路相继投入运营。
  按照2008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定义,“高速铁路”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新建的专用线路、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专用的列车控制系统。因此,我国的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就是高速铁路。
  在2009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5557公里,其中客运专线2319公里。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宁波~台州~温州、温州~福州、福州~厦门等客运专线相继建成通车,特别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时速350公里、全长1068.6公里的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又一里程碑。自2009年底,京沪高速铁路累计完成投资1224亿元,为总投资的56.2%,总投资额将超过2000亿元。
  据铁道部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包括京沪高速铁路等在建铁路重点工程有277项,开工建设的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项目已超过40项,建设规模超过1万公里。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2010年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表示,“未来三年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将进入收获季节。”预计2010年到2012年,新线投产达到2.6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9200公里。到2012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
  根据刘志军的表述,未来三年客运专线新线投产将达到9200公里,按照客运专线每公里造价一亿元计算,未来三年高速铁路的投资额度将达到9000亿以上,年均投资额将超过3000亿元。

 “四纵四横”客运专线蓝图
  未来的高速铁路线路到底如何?铁道部规划了“四纵四横”的远景规划图。具体而言,“四纵”客运专线为: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四横”客运专线为: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按照铁道部原来的部署,铁道部未来将重点打造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但随着国家目前区域振兴规划的相继出台,铁道部也相应增加了这些新兴区域的规划部署。
  根据2004年公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在2008年底,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公布了调整后的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达到1.6万公里以上,较原先的1.2万公里规划增加了4000公里。陆东福说,“届时,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西安、成都等中心城市,与临近省会城市将形成一至两小时交通圈、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一小时交通圈。”
  “四纵四横”客运专线蓝图也遭受到不少非议。部分人士表示,高速铁路在建成后大量运行高速动车组,原先存在的普通客运列车遭到停运,铁路有“嫌贫爱富”倾向。
  但铁道部为什么加快高速铁路的建设呢?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某次会议上说,“中国人均铁路不及一根香烟长,即便是将来中国铁路里程达到12万公里,路网强度依然较低。”他认为,铁路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安全的公共服务产品。
  投融资改革破解资金缺口
  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离不开对巨额资金的渴求,铁道部近些年来加大了投融资力度的改革。
  2005年,铁道部确定了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总体思路。2005年7月,铁道部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客货运输、运输装备制造与多元经营四大领域,鼓励国内非公资本进入。
  2006年6月,铁道部又推出《“十一五”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方案》,明确提出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近期有媒体报道“京沪高铁将在年内上市融资”,铁道部相关人士称,“没有听说过这个消息”。按照一般程序,京沪高铁目前还没有投入运营,一定程度上不符合上市融资的条件。但前不久铁道部将京沪高铁部分股权挂牌60亿元转让,充分显示了铁道部对建设资金的渴求。
  据悉,今年铁路将继续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认真落实部省合作协议,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建设铁路的积极性,扩大合资建路规模。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支持保险、信托等机构和民间资本对铁路建设的投资,构建多元投资主体共同建设铁路的格局。进一步规范大秦、广深、铁龙等铁路上市公司管理,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加快已经成熟的股改项目上市的准备工作,择机上市融资。
  相关新闻 铁道部:尚未得到京沪高铁年内上市消息
  在铁道部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一条京沪高铁欲年内上市的传闻,引起市场一片议论。昨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电话联系到铁道部新闻处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尚未得到这方面的消息。
  在铁道部的低调表态下,这条预计是国内最赚钱的高铁项目是否准备上市的真实面纱也变得更加迷离起来。
  据英文版《中国日报》3月2日消息,目前京沪高铁上市方案已由铁道部提交相关国家部门包括财政部、发改委和国资委会签。由于京沪高铁项目尚在建设当中,不符合监管部门规定的连续三年盈利记录的上市条件,所以其上市计划最终需要国务院特批。
  事实上,关于京沪高铁上市的传闻一直都存在,融资规模的说法也不同。对于传闻,铁道部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公开表示,京沪高铁还未有上市计划。
  京沪高铁公司成立于2007年,其最大股东是铁道部下属的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约持有56.2%股份。近日,中铁投宣布将以60亿元价格出售其4.5%股份。但是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股权出让行为与高铁资产整合上市并无直接联系。
  京沪高铁项目于2008年4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设计全长为131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将超过2209亿元。截至2009年,京沪高速铁路累计完成投资1224亿元,为总投资的56.2%。
  一方面是高铁尚未建成,另一方面是证监会要求的企业需三年盈利的法律障碍,市场分析多倾向认为,京沪高铁上市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前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京沪铁路既有线上市的计划正在研究之中。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