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三门峡湿地:冬天与“天使”有个约会

时间:2009-12-22 17:3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据新华社郑州12月2日电(记者刘雅鸣)每年一进入11月,石旭民就开始了他的白天鹅时间。
  现任三门峡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的石旭民的另一个角色,是以拍摄白天鹅而出名的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同时也是白天鹅的痴迷保护者。
  “如果没有了白天鹅,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生活”
  因为有了白天鹅,他学起了摄影。在出了多本白天鹅影集后,他更多的任务是为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朋友担任向导,提供服务。
  黄河之滨的三门峡库区,作为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面积达2万多公顷。每个冬天都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长途跋涉、如约而至的白天鹅,牵动着许多像石旭民一样的市民的心。
  “我与天使有个约定”,说这话的中年人麻新利,是一家公司经理,因为白天鹅,他还义务兼职作了鸟网三门峡联络站的负责人,为白天鹅的事情忙得不亦乐乎:“这几年春节我都是在黄河滩区上过的。”
  63岁的农民程景林是黄河滩区最早一批白天鹅义务巡护员。从1998年白天鹅开始在村附近的王官滩区出现,他就把自己的家安在了滩区上,与自己的老伴过起了与白天鹅朝夕相伴的日子。“白天看着白天鹅飞,晚上听它们的叫声,真美!”白天鹅的一举一动都被他记录下来,已经记了好几本巡护记录。
  “如果没有了白天鹅,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生活!”石旭民曾目睹过3月间白天鹅大群撤离时的情景:似乎是为了不打扰当地百姓,它们一般选择夜间悄然飞离。而在要走之前,需要经过半个月左右时间的训练,特别是要训练小天鹅的飞翔能力。夜色下,成群的白天鹅显得非常不安静,叫声也和平常不一样,三五成群的天鹅一起飞翔起来,绕着湖面盘旋,飞了一圈又一圈,恋恋不舍的样子。“第二天早上再去那里看,湖面上已经一只都没有了,端起镜头看看又放下,一连十来天怅然若失,随后便是长久的期待。”而一般从10月15日开始,他每天都要到白天鹅最早落脚的湖边去看,是不是又飞回来了。
  白天鹅有灵性,最知道谁对它是真的好
  据三门峡市林业局介绍,三门峡黄河湿地由白天鹅的越冬停歇地变为越冬地,到这里越冬的白天鹅的数量也由上个世纪90年代的几十只,逐渐增加到最多时候的上万只。
  白天鹅是很有灵性的,它最知道谁对它是真的好。也正因此,每年白天鹅的种类、数量变化都成了三门峡市民颇为关注的话题。一度,飞临天鹅湖里的白天鹅似乎少了,立刻引起人们警觉,是不是水太深了、周围钓鱼的人太多了,惊扰了它们,让白天鹅难寻食物?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发出的应禁止在湖里钓鱼、下网的呼吁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响应。从今年起,三门峡市粮食局每年提供10吨玉米,市财政局拨付预算资金10万元,用于保护白天鹅在冰河封冻、气候严寒之时的食物和生存保障。
  而在常年的相处中,人们也越来越学会遵循自然规律去保护白天鹅、亲近白天鹅。面对浅水滩地在减少,种树越来越多的情况,当地已提出要对黄河滩地进行退林还滩、还湿,增加湿地浅滩面积,为白天鹅创造更多的活动场地,增加食物来源。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