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绿色城市 >

建设绿色城市 实现低碳发展

时间:2009-12-22 19:1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 何建坤
首先发展低碳经济是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气侯的根本途径,正在成为世界、社会经济变革的潮流。大家都知道,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长,导致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以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长、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气侯变暖。近50年以来,全球温升0.74度,全球气侯变暖对自然生态、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构成严重的威胁,危机人类的生存发展。通过合作和对话,共同应对气侯变化带来的危机,已经是世界的共识,所以在全球应对气侯变化形势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关系的根本途径和应对气侯变化的根本战略。
  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阶段的特征使我国在应对气侯变化领域面临比发达国家更为严峻的挑战,同时我们也存在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增长快,我们国家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概占全球20%左右,和美国相当。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来看,人均排放低已经是我们国家对外谈判的优势,在1996年我们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2000年平均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60%,2008年我们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所以我们快速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形势,使我们国家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在世界每年新增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有一半来自我们国家的增加量,所以我们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已经做出很大努力,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仍然是快速增长的趋势。
  2005-2008年我们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单位GDP能源强度已经下降了10.1%,2009年上半年又下降了3.3%,2020年实现单位GDP能源强度实现20%的目标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即使这样大力度节能减排,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是在不断增加,3年内增加了10亿多吨。我国可再生能源核能也发展迅速、比重持续增加,但是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不能满足新增能源需求,煤炭这样的化学能源还会有所增长,2005-2008年三年内我们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超过60%,风电装机2007、2008、2009年都会比上年翻番增长,今年年底风电装机会达到2600万千瓦,远远超出了原来的规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也有2005年的7%上升到2008年的8.9%。
  2,我们在能源领域方面技术进步非常显著,能源利用效率不断迅速提高,但是近年来由于重化工业和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抵消和减缓了GDP能源强度下降的趋势。图上大家可以看到(PPT图)上面的曲线是主要高耗能产品能源单耗,由于能源效率改进能源单耗在持续下降,表示我们的能源效率不断显著提高。中间这条线是单位GDP能源强度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单位GDP能源强度趋势不断下降,2005年下降了47%。下面的线是重工业在工业当中的比重,进入十五以后工业的比重持续增加,特别是重工业在工业当中的比重急剧增长,结构的变化抵消了技术变化带来的节能效果,所以单位GDP能耗又成了上升趋势,十一五之后我们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又开始扭转这样的趋势,所以单位GDP能源强度显著下降。
  3,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的长期指标将会严重制约我国排放空间,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带来新的挑战。G8在去年和今年峰会上多次强调要实现全球温升控制2度、稳定大气中GHG浓度450ppmm二氧化碳、2050年GHG排放减半的长期目标越来越持续主导性舆论。发达国家提出这样的长期目标,如果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看作是两个主体,如果发达国家自身减排80%,全球实现减排50%的目,发展中国家总体上也要减排20%,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需求还要比当前增长40-110%,特别是发展中国家2050年排放需求是目前的3-4倍。这样的全球长期减排目标需要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减排20%。
  就中国而言,中国当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是61吨二氧化碳,全球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是211吨,2050年如果要减少一半的话,全球所允许的排放量只有105亿吨,发达国家如果减排80%的话,他们还需要30多亿吨的排放空间,留给发展中国家只有8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但是2030年我们总排放量会达到或者是超过100亿吨,而且这样的排放量会持续到2050年左右,有一个稳定的时期才可能会不断下降。这就是说2050年全球排放限额也可能刚刚满足中国的需求,在面对全球应对气侯单位的形势下不允许我们这样走,所以我们必须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全球2050年实现排放限额100亿吨左右,到时候的人口是90-100亿人,所以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不到2吨,这样算中国15亿人到2050年可以排放空间最多是30亿吨,这和我们100亿吨的需求差了70%,所以未来全球应对气侯变化的紧迫形势,使得我们必须走低碳发展道路,不能再沿袭发达国家碳排放高的模式,要探索中国特色低碳道路。
  4,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需要一定数量的碳排放空间。因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房屋、桥梁、道路的建设,这就需要钢铁水泥等高效能产品,也就会引起二氧化碳排放,所以我们要积累一定的排放数量,以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所以一定量的排放空间也是我们发展所需要的。这是我们在对外谈判中要努力争取权益的理由。当然,随着未来科技进步,总的排放量可能要低于发达国家,人均排放峰值也会低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必须探索一种低碳发展模式。
  5,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有这几个,首先大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第二,大力发展核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供能量中本身不排放或者是很少排放温室气体,这也是无碳和低碳能源。第三,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要发展低碳产业,这应该是未来潜力最大、最能够实现大幅度降低GDP碳强度的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依赖于转变我们的消费方式,消费在拉动需求、拉动生产,所以未来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对未来实现低碳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的绿色新城将引领世界国家消费和生活模式转变的潮流。
  6,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特征,我们必须制定低碳发展道路。现在我们国家在低碳发方面和发达国家也有着根本性差别,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历程,当前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而且产业结构比较稳定,发达国家目前已经有了较高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大概是11吨左右,我们中国是4吨左右。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三分之二以上是在消费领域,我们国家70%以上是在物质生产领域,发达国家实现低碳发展主要是减少消费领域中二氧化碳排放,我们国家主要是引导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一句简单的话:发达国家要降低消费排放,我们要引导发展排放。引导发展排放中很大一块是体现在建筑行业,所以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也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
  当前发展低碳过程中,我们要正确把握和全面理解“绿色城市”的内涵和目标,统筹国内国际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现在我们国家提法很多,不同阶段有不同口号,但大体内涵都有相近之处,比如说过去的循环经济,现在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胡锦涛总书记在9月份联合国大会上也提出中国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奥巴马联合声明中再次强调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侯变化的根本途径。我觉得主要问题是要符合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国情和适应当前全球发展潮流,现在发达国家主要是谈低碳经济,因为发达国家国内的环境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或者有所缓解,全球环境问题在他们当中越来越摆上重要日程,而且发达国家也都要承担量化、绝对的二氧化碳排放减排目标,所以要用发展低碳经济,强调低碳特征来权衡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保护气侯的关系。
  从我国来看,当前不仅面临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而且国内发展也受到资源供应和环境容量的制约。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区域环境问题、污染物排放问题、生态保护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所以我们在当前发展过程中,一个方面要解决区域环境问题,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清洁大气和保障健康水资源。同时我们要考虑世界潮流,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所以我们同时面临保护国内环境和保护全球气候的双重任务,在提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的时候往往也强调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
  近期,可能在很多地区还是把保护当地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作为重点,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问题的逐步解决,保护全球气候是个长期目标,而且也会越来越急迫,所以当前无论是绿色经济还是循环经济、生态经济,过程中都要突出低碳特征,也就是说低碳是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重要发展模式和重要特征,它会在全球生态危机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当前我们要顺应世界变革的潮流、探索绿色城市建设和低碳发展的新模式。首先,为了保护国内环境,节约资源、建设绿色社会,这与保护气侯在很多方面相面是相通的,有协调效应,比如说改变能源结构既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也可以保护区域环境,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所以我们首先要协调国内和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当前和长远、充分发挥政策措施的协同效应。同时我们要在城市规划、交通建筑、消费模式等方面探索新的理念,从长期来看我们必须把低碳特征作为非常一项重要指标。如果要实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半的目标,每个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绝对不可能高于2吨,现在北京市人均排放量是8-9吨,和纽约、东京、伦敦的排放量基本相当,当然北京45%是工业排放,国外大城市基本没有工业,主要是第三产业和居民排放。这对我们未来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交通会带来新的挑战,也是我们长期应该应对的目标。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有这样的理念,来统筹和规划城市未来的发展。
  我们要坚持《公约》和《议定书》的框架和公平原则,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侯严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很长,有100-200年,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历史上排放的二氧化碳仍然停留在大气中,我们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0%左右,按历史累计计算我们的排放量只占世界的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排放来看我们现在的人均排放和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按历史上累计的人均排放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不到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所以我们还要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我们国家合理的排放空间。这也是今年哥本哈根会议一个德讨论焦点。
  我们要发展低碳经济,减缓碳排放,是应对气侯变化的核心对策,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我们发展的低碳经济与解决国家能源安全、资源环境约束、节能减排目标,以及建设绿色社会的目标都是相吻合的,但是走这样低碳道路世界上没有先例。当前我们要把握金融危机对全球应对气侯变化进程的影响,加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低碳模式的创新,当前主要国家都提出要同时面对两个危机:金融危机和全球气侯危机,同时也都把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应对两个危机的重要手段,在应对气侯变化的同时也作为实现绿色复苏的重要领域。下面这张图是汇丰银行的一个统计,在各国刺激经济的发展计划中,用于绿色领域中的投资比例,我们国家仅次于韩国名列第二,占30%多,也表示了我们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大力注重绿色发展,注重节能减排和应对气侯变化,当前我们要化危机为机遇,将气侯变化与国内环境保护相结合,完善相应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加快应对气侯变化的能力建设,我们国家公布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这是一个需要经过很大努力但是也可以实现的目标。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