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规划 > 文化产业 >

重庆渝北五管齐下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时间:2012-06-28 09:00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为之

  2010年,对于渝北区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年,渝北区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大关,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2%,连续几年年均增长42%,增速高于全市18个百分点,成为全市第一个工业千亿区县。
  从曾经的农业大县到工业大区,再到工业强区,渝北区的转型升级之路正是重庆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缩影。
  调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显活力
  2011年,渝北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600亿元,增长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03亿元,增长22%,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1.5%、12.5%,连续6年位列重庆工业十强区县榜首。
  仔细分析渝北区的产业结构,就不难发现——巨大的增量并不单是依靠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渝北区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8年11月12日,国务院同意在重庆设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渝北区产业结构调整获得重大契机。
  借建设全国惟一集空港、水港于一体的内陆保税港区之势,仁宝、纬创、旭硕等笔电代工企业纷至沓来,一批零部件配套企业也迅速落户,渝北区的工业大家庭中,多了电子信息产业的“新成员”。
  与此同时,传统工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工业,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以长安新能源汽车、恒通纯电动客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以LED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产品,以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OMOM胶囊内镜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品在渝北应运而生。
  2011年,渝北区主导产业加速集群化发展,汽摩、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25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3%,汽车、摩托车产量分别占全市的44.6%、15.1%;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实现产值102亿元,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83家,其中100亿级企业2家、30亿级企业6家、亿元级企业152家,50户重点企业实现总产值106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0%,支撑和带动作用显着。
  抓投资
  提供工业发展持续动力
  “十一五”期间,渝北区坚持以“大投资、大支柱、大基地、大企业、大项目”为抓手,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形成了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据悉,“十一五”时期,渝北共滚动实施工业项目728个,完成工业投资425.6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276个,完成投资212.8亿元,建成投产工业项目532个,新增产能1000亿元,长安汽车渝北工厂及汽车研究院、百事天府、科勒银翔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5年完成投资383亿元,占全区工业投资的90%,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不断增大。
  2011年,渝北区完成工业投资130亿元,增长30%,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突破百亿大关,居全市前列。全区滚动实施百项科技扶持计划,再升科技、恒通纯电动客车、台湾创隆等46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产能超过100亿元。新开工建设标准厂房151万平方米,竣工标准厂房58万平方米。
  扶创新
  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低于3000美元,主要依靠要素驱动;达到3000-5000美元,主要依靠投资驱动;5000-8000美元,主要靠创新驱动;超过8000美元,进入财富驱动阶段。目前,重庆经济增长已进入依靠创新驱动的战略阶段。
  新产品产值率是衡量一个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11年,渝北区滚动实施百项科技扶持计划,竣工投用技改扩能项目36个,工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新产品产值率达6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
  据渝北区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渝北区每年滚动实施20—30个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去年积极推进了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三元纳米催化剂、汽车充电电池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实现新的技术突破。2011年渝北区有2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14家企业获得重庆市着名商标称号。今年上半年又有一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技术创新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2011年,恒通快速充电新能源客车已销往内蒙古呼和浩特、海南海口、浙江湖州等地,市场反应良好。今年上半年,恒通快速充电新能源客车已在重庆投放了200余台,分别投入重庆BRT(重庆北站—香港城)、462路(重庆大学—解放碑)、505路(汉渝路—北碚)、187路(南坪—长生)、303路(鱼洞—南坪)、266路(沙坪坝—大学城)、608路(空港枢纽站—回兴工业园)公交线路运行。预计2012年和2013年,我市还将分别投入800辆插电式快充混动客车和200辆快充纯电动客车,使新能源客车在重庆的实际运行数量达到1000辆。
  据悉,通过财政奖励等办法,区内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渝北区目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4家,基本形成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企业级技术中心为基础、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育名企
  强力推动企业提质提速
  前不久,渝北区召开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提出了“1533”重点工业企业培育计划。
  该区将培育15户工业总产值2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着力培育200亿元级长安汽车,50亿元级银翔、泰山、鸽牌、双庆、长安工业,20亿元级恒通、嘉陵本田、有友、海特、再升科技、百事可乐、天友、西南合药、凯嘉,对这些企业建立区领导“一对一”联系制度,制定“一企一策”的扶持政策,签订战略发展协议。
  渝北区还将按行业影响力重新确定30户重点企业,汽车、汽车零部件、摩托车、电线线缆、通用设备、家具、服装、食品、医药化工及医疗设备、电子信息等各确定一定数量的行业龙头企业,实行部门、园区领导“一对一”联系制度,在资金扶持、扩能用地、企业融资、能源供给等方面予以倾斜。
  按企业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确定30户成长型企业,在10户骨干企业、30户重点企业外,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中优选,在企业创建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渝北区还积极支持企业改制上市,天友、海特、再升等10余家企业正积极为上市作准备,已完成审计、评估、股改等工作。
  优服务
  不做“管家”当“勤务员”
  渝北空港工业园区内有一条代表全国文明城区城市形象的桃园大道,其生态环境被各大企业称赞。
  “我们就是冲着你们良好的生态环境来的。”去年3月,瓦城老缅木业公司谢绝了外地给予的低地价优惠条件,以高于工业用地3倍的价格,在空港园区竞拍下一地块,开始兴建厂房。这家公司的老总直言不讳:“这样好的环境,谁看了都会动心。”
  空港工业园区是渝北区最重要的工业平台之一,不仅拥有整洁秀美的桃园大道,园区内还有生态公园、森林大道以及可与城市中心区媲美的各种配套基础设施。
  然而,好的硬件条件只是吸引投资的要素之一,渝北区能聚集大量工业企业,靠的还是软实力。
  今年初,渝北区在服务工业企业方面又推出了新举措,规定每月的1-25日为“宁静工作日”,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不得到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和检查,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一个“宁静”的空间。
  这种表面上的“不管”,折射出的却是对企业的深层次关心——区委、区政府规定,凡是企业有融资、运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困难,可以直接向区经信委反映,并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回复解决方案,重点企业可以直接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区领导反映情况,凡是企业反映的问题,渝北区都认真梳理、及时交办、认真组织、全面落实,与企业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
  为提高服务水平,渝北区政府成立了推进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强化对企业的服务意识,建立完善渝北区工业信息网,及时发布产业政策、行业动态、政务服务、项目申报等各方面信息,增强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由区领导和部门、园区领导实行“一对一”的服务,并在用地、能源、行政审批等方面实行特事特办、优先保障。规范各种检查和收费行为,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工业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和乱检查。
  在政策环境上,渝北区积极推荐争取中央和市级财政资金支持,区政府按20%的增长比例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此外,企业上市和兼并重组,获得国家级、市级技术中心、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着名商标等的企业,区政府都给予一定奖励;对投资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在能源、土地、人力资源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