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产业规划 > 交通产业 >

深圳113条道路拟改名 正征询意见

时间:2009-12-22 11:2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11月11日消息:经过长达两年的调研梳理,今天,深圳市地名主管部门将《深圳市现状道路桥梁名称梳理规划》和《大运新城及周边区域路桥名称规划》同时面向全体市民征集意见。征集意见的期限为一个月。这两部规划中涉及的新命名、更改名超过300个,对深圳现状道路、桥梁名称存在的重名、无名、命名不规范等现象加以系统解决。或许,这几百个地名的变动就涉及你家周边的路名。如果你有意见或建议,可以在公示期间向相关部门提出。
  [地名管理处]更改路名力求成本最低
  多轮咨询意见服务公众
  记者:路名规划直接和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只是在一个月时间内咨询公众意见可能远远不够,有些更改路名或新命名的路名在使用后也可能产生问题,对于这种现象,你们如何提前预防?
  地名管理处:《深圳市现状道路桥梁名称梳理规划》编制工作是从2007年9月展开的。我们在前期收集了大量基础资料之后,随即便通过走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了市民对现状道路桥梁名称的想法,经过摸底、统计和整理之后,才确定了这次重新规范命名的原则,并重点针对无名、重名、名称不规范等问题提出梳理方案。好的规划要想真正服务于公众,必须从公众中来,再到公众中去。所以我们在拿出了中间成果后,又于去年底到今年6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举行座谈会等方式,向相关职能部门、各街道、社区广泛征询意见。这次公众咨询算起来已经是第三轮意见咨询了,只是这次的范围更大,面向全市所有市民。好的规划首先是要可实施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因此,在这次咨询意见期内,我们希望市民能够踊跃提出意见和建议,作为我们进一步完善这两部规划的依据。
  道路分段命名有章可循
  记者:我注意到,深圳有些较长的道路是分段命名的,比如沿河路、滨河路、滨海大道,实际上是一条路,像这种现象会不会在规划中得到修改?
  地名管理处:这就涉及到道路的分段命名问题。我们在对道路分段命名采取的原则是,若道路的建设时序不同,或道路断面、红线宽度和建设规格上存在差别的,可对道路分段命名。但分段命名不宜过于频繁,应控制一定的道路名称密度,也就是分段命名的道路不宜过短。像滨河路这种已批准分段命名的,如果更改就需要重新竖立路牌,更改指示标识,无形中将加大社会成本。因此已批准的道路分段命名的,轻易不会更改,主要是为了保持路名的稳定性,尊重历史上使用习惯的沿革。
  对于那些没有命名的分段道路,我们的具体原则是,快速路、主干路及次干路的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可以主要道路交叉口进行分段命名;低等级道路与高等级道路相交,致使道路断面或路口形式发生明显变化的,可以明显分界点为界,对该低等级道路分段命名。对于道路走向发生明显变化的,对“L”形道路,如果发生走向变化的道路长度在0.5公里以内的,采用同一名称进行命名;发生走向变化的道路长度在0.5公里以上的,宜分别进行命名。像具有两处及以上弯曲点的,类似“S”形的道路,总长度在3公里以内的,宜以同一名称命名;总长度在3公里以上的,宜以显著的弯曲点为界,对超过0.5公里以上的路段分别命名。对“Y”字形道路,我们则取其中较为连贯的道路统一进行命名,其它道路分别命名。
  “道“路”指示方向已小范围应用
  记者:在有些城市,道路命名是比较有特点的,比如东西向的道路就叫“××路”,南北向的就叫“××道”,对这种命名习惯,深圳会不会借鉴?
  地名管理处:这指的是道路命名的通名问题。事实上这种命名方式我市在2000年便已实施了,如高新南片区许多道路便以“路”和“道”来区分走向。但是对于现状已使用的道路,为尊重历史和使用习惯起见,本次并未在指示方位的通名上做统一处理。为了便于公众理解路名所代表的含义,在通名使用上一般对高速公路以“高速公路”作为通名,快速路和干线性主干道应以“大道”或“路”作为通名,一般性主干道及次干道则以“路”或“道”为通名。
  在桥梁隧道的通名使用上,立交桥则以“立交桥”为通名,高架在地面上的桥梁,可以“高架桥”、“跨线桥”为通名,人行天桥以“天桥”为通名,隧道以“隧道”为通名,地下通道以“通道”为通名,其它桥梁可根据其规模和形式采用“桥”“大桥”为通名。
  更名实行三“优先”原则
  记者:《深圳市现状道路桥梁名称梳理规划》中共计涉及更改名称的道路113条,新命名22条。在更改名称时,怎么对更改的名字进行重新命名?
  地名管理处:对于重名的道路名称,我们只能保留一处道路使用原名,其它的道路则需要更改名字,这也是我们最需要得到市民理解的地方。在发生这种矛盾时,就只能牺牲小部分市民原来的使用习惯,从而满足城市整体市民更大层面更加准确的道路指示性需求。所以,在道路名字调整中,如果遇到重名的现象,我们优先保留高等级的道路名称。当道路等级相同时,我们提出了三个“优先“,即优先保留更改成本较高的道路名称,优先保留使用时间较早的道路名称,优先保留长度较长的道路名称。
  在更改那些不得不改的路名时,我们采取了在它的专名中增加街区名称或表示方位、大小、形状、颜色等性状字词的方式,也可以启用古名、别名、雅名、曾用名等。比如,像龙岗有一条益民路,就与园岭街道的支路益民路重名,我们保留了园岭街道的益民路,根据龙岗的益民路的终点为平湖大街,因此命名为益湖路。
  深圳将现“大运路”
  现名“三十二号路”,北起龙士路,南至黄阁路
  2011年大运会举办在即,大运新城建设如火如荼,新城周边的道路命名也提上了日程。今天,《大运新城及周边区域路桥名称规划》也面向社会公开咨询意见。
  这部规划草案中对大运新城地区、龙城公园和回龙埔片区、龙岗中心地区、爱联地区、吉祥路地区共计五个区块的路名和桥梁隧道名称都进行了梳理,涉及道路230条,其中,保留名称33条,保留批准名称更改现状名称9条,更改名称15条,新命名173条。梳理的桥梁隧道共计34座,其中保留名称9座,更改名称2座,新命名23座。
  在这部规划中,一条北起龙士路,南至黄阁路,现在的名称为“三十二号路”的次干路由于邻近大运中心主场馆,被命名为“大运路”。
  “地名除了有指示的功能,同时也是一个积淀着历史、风俗、文化信息的符号。在深圳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名都带有当时的时代特点,比如‘中英街’、‘创业路’、蛇口很多道路名称,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分不开。大运会的召开也将在深圳发展史上载入史册,命名‘大运路’承载的就是深圳这段加快走向国际化的历史,也与所处片区的功能和特点相符。”地名规划师说。
  大运新城及其周边由于属于新开发建设区域,无名道路较多,因此,规划师们在命名上寄予了很多美好的祝愿。如:“和”字路系列,和风路、和清路、和运路……,“秀”字路系列,秀园路、秀天路、秀华路、秀丽路……,“福”字路系列,白福路、宏福路、吉福路、泽福路……
  这部规划中,除了考虑实用、稳定、局部与整体衔接等原则,还考虑了文化多元性与历史延续性的问题。在道路的命名上充分尊重了龙岗地区的多元文化特色,对部分生活性支路或小区路等通名前加了“直”、“横”等表示走向和方位的词语,一般来讲,南北向支路或小区路被称为“直街”、“直巷”;东西向支路或小区路则称为“横街”“横巷”。
  在新地名的命名上,也考虑到了由老地名派出新地名的问题,如“田寮巷”则借用附近老地名“田寮”命名;“斋公街”即借用附近老地名“斋公窝”命名;“衙尾街”即借用附近老地名“衙尾”命名。
  地名规划遵循稳定性原则
  北环大道、深南大道、滨河路……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深圳全市大小地名数以万计,很多地名都带有深圳的气息和特色。许多市民可能对身边耳熟能详的地名并不关心,实际上,地名一旦变动,很有可能给你带来不小的麻烦。例如,地名发生变动后,住宅小区、商铺的门牌号,道路上的指示路标,企业和居民的工商注册地址、邮政地址都会发生变动,甚至还会牵连到你的户口本、身份证等证件上地址的变动。
  正因如此,在这次地名规划的出炉过程中,对涉及地名发生变更的,深圳市地名主管部门采取的是慎之又慎的态度。“我们在编制地名规划时,稳定性原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凡是涉及道路桥梁名称命名和更名的,既要从现状出发,又要尊重历史,保护名称的历史沿革和社会习惯等特性,维护道路桥梁名称的相对稳定性。”规划师说,除非有的地名出现重名、重音、不规范等现象,地名管理主管部门才将对其进行更名,只要符合地名命名规范的,基本全部保留了原名字。
  《深圳市现状道路桥梁名称梳理规划》中的地名梳理对象包括道路(现状已建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桥梁(次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所涉及的现状已建立交桥、天桥、隧道、通道及其它形式的桥梁)。整部规划中共计梳理次干路及以上级别道路621条,其中保留名称468条,更改名称113条,保留批准名称更改现状名称7条,更改批准名称保留现状名称11条,新命名22条。
  全市路桥名称实现规范化
  好地名的标准是什么?其实很简单:简洁明了、易记好找、用字规范、含义健康、有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同时,要符合一地一名、避免重名、同音、近音,同时与相邻区域的地名形成系统性和层次性。标准似乎并不高,但深圳由于高速发展,在历史上缺乏对地名的规范化管理,以致很多建设项目在建设之初随便起个地名便沿用至今。从而导致了重名、同音、近音、甚至一路多名等诸多问题的出现。
  从外地出差来深的张先生便遭遇过因同名地名导致跑冤枉路的事儿。他的目的地是光明新区的水贝路,结果下了火车坐上的士,司机一听说是水贝路便直奔罗湖区的水贝路而去,从头到尾走了两趟,也没有找到出差目的地所在的公司。等到问清楚是光明新区的水贝路时,时间已经耽误了近一个小时。
  “所以说,好的路名可以让人聚焦某一地点,而不合适的地名则容易让人一头雾水。如何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深圳路桥名称体系,便是我们这次规划要实现的目标。”规划师说。
  由于《深圳市现状道路桥梁名称梳理规划》将系统解决深圳现状次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桥梁存在的重名、同音、近音等路名病,会涉及到将重名、同音、近音的路名中一部分予以保留,并更改另外一部分。而被更改的路名所涉及的区域,难免会给附近的居民和单位造成不便。对于更名的问题,规划师解释,为了实现全市道路桥梁每一个名字都是唯一的,从而杜绝路名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对一些道路名称进行更改。而更改的原则则是:优先保留更改成本较高的道路名称;优先保留使用时间较早的道路名称;优先保留长度较长的道路名称。以将更改路名的成本降到最低。
  规划部门诚邀市民提出意见
  “路名牵涉市民生活和企业经营,只有不得不改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对其进行更改。一方面,我们需要公众对这次规划中涉及更改路名给予理解和支持,从而实现每个路名的唯一性,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市民;另一方面,我们也热诚地邀请市民在公示期内坦诚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将路名规划编制得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地名管理处负责人说,今天公布的这两部地名规划只是草案,尚需全面征集市民意见后方报批施行,因此,市民对规划中的地名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均可在公示期内提出,深圳市地名主管部门将根据市民意见对规划草案进一步完善。
  据了解,此次公示的时间为11月10日至12月10日,公众意见征询分为定点展板公示和网络公示两种形式。除这两种形式外,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还将组织工作人员在福田区莲花山公园城市规划展厅(后山顶)、宝安区创业一路1018号天虹商场创业店和龙岗区龙翔大道世贸中心一楼华润万家举办现场咨询答疑活动,具体时间请留意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网站。
  深圳市地名主管部门介绍,规划在未来经修改完善并实施后,将建立起执行路名规划的规章制度,并完善相关道路桥梁的名称标志设置,另外还将建立起即时地名信息系统和地名档案,加强地名的日常管理。
  作者:周昌和
深圳地名病
  1 重名
  深圳全市各等级道路涉及重名问题的共有1135条,其中,宝安和龙岗两区与特区内发生重名的道路较多。重名道路大多集中在支路和小区路。例如:由于基层多建有同富裕工业区,导致全市有“同富路”12条;有些道路位于中小学旁,便直接取名“教育路”,全市共有9条;此外,在开发建设中,为了表达上下同心的好意头,全市有6条同心路。
  2 同音
  同名路会让人迷路,同音的路也会让你迷糊。例如:罗湖的“和平路”与龙岗的“禾坪路”;罗湖的“布心路”与宝安的“布新路”;龙岗的“宝红路”与宝安的“宝宏路”;龙岗的“高原路”与“高源路”等等。
  3 近音
  近音的路名也会产生和重名、同音路名一样模糊不清的指示效果。例如:龙岗区的“鸿进路”与“鸿景路”;宝安区的“康民路”与“康明路”;龙岗的“长金路”、“长景路”与宝安区的“长锦路”等等。
  4 一路多名
  由于以前缺乏地名的规范管理和协调,深圳还存在着一路多名,政府批准名称、路牌名称、门牌名称不一致的现象。例如:西丽有一条批准名称为“文光路”的道路,它的路牌名称却是“沙河路”;桂园街道办一条道路的批准名称为“松园东街”,门牌却以“桂园北路”编号;宝安福永街道一条道路路牌名称为“岑下路”,沿路的门牌却标为“岭下路”。
  5 以数字或符号命名
  在一些新开发的小区里,有的业主在规划之初便直接将一些道路命名为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建成后便直接沿用规划上的叫法,这种路名放在全市范围内,指位性不强,前边缺乏指示性较强的专名,也在此次路名规划梳理中得到了规范。例如,零号路、一号路、二号路、三十四路等等。
  6 名称易混淆
  同样出于省事等原因,深圳还有一些路名直接便叫做公园路、工业路、商业路,其原因便是因为它或位于公园旁,或位于工业区旁,或位于商业区旁。在这次规划中,这些路名有一部分得以保留,但前面都加了一个专名,以增强公众的识别性。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