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符号 >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眼睛”

时间:2011-01-14 11:46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刘丽丽

 

   “奔马”、“醒狮”是最常见的题材,“火箭”和“原子结构”成为象征科技的“老生常塑”。在一些城市的街头、广场,有的城市雕塑看上去很美,有的如同“视觉垃圾”。相关部门呼吁尽快规范城雕管理和立法———

    有人说:一座城市的标志性雕塑,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是艺术地记录国家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的最有效方式。

    比如法国巴黎的“凯旋门”,俄罗斯的“彼得大帝骑马像”,还有我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被人们誉为“城市的眼睛”。

    城市雕塑“一窝蜂”拥上

   “城市雕塑在我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1982年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的成立和1984年举办的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为我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全国城雕委一间办公室里,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处贾京红处长向记者介绍说。

   “作为一种塑造城市的艺术,我国城市雕塑经历了一个从上世纪80年代后到90年代的粗放型管理逐步向近年来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过程,这期间,城市雕塑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直接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城市雕塑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经济起飞的同时,我国的大、中、小城市普遍面临着提高城市文化水准、改变城市形象的需求,于是,“城市广场热”、“步行街热”等在全国范围出现。

    作为城市建设的公共艺术项目,城市雕塑也是“一窝蜂”拥上,大到北京上海等都市、小到县城乡镇,到处都在做城雕,我国的城市雕塑取得了飞速发展,出现了包括深圳的“开荒牛”、青岛的“五月风”和雕塑长廊、北京的“国风”、武汉的“寓言雕塑”、长春的世界雕塑公园、江西的井冈山雕塑园等雕塑精品,把很多城市点缀得更加靓丽,更加惬意。

    但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不少艺术水平低、与周围环境不和谐、风格雷同的“丑城雕”。以至不少专家给出的评价是:这个时期我国的城市雕塑“精品少,垃圾多”。更有人把那些低劣的城雕称之为“视觉垃圾”、“城市败笔”。

    据估计,目前全国每年新增城市雕塑远在万件以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说,由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盲目模仿和抄袭成风,使得许多地方的城雕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奔马”、“醒狮”是最常见的题材,“火箭”和“原子结构”成为象征科技的“老生常塑”。前两年抽象艺术流行,结果许多乡镇政府的门口都竖起了“一个球加几条飘带”的所谓“抽象艺术”。

    一项广为媒体引用的数据表明:上海目前有城市雕塑1034座,但上海市规划部门最近的普查结果发现,优秀作品只占10%,另有10%属劣质作品,其余80%作品则水平平庸。另外,山西太原最近对省城雕塑进行的普查显示,353座城市雕塑中达到优良的城雕仅有6座;其余347座雕塑被认为水平很一般;另外有6座雕塑为“垃圾”。

    包工头、民间石匠四处承揽城雕

    据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处贾京红处长介绍,1993年9月,文化部、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城市雕塑的创作设计必须由持有《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的雕塑家承担。但种种因素导致这条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1987年至2006年的20年间,全国城雕委共向1188人颁发了资格证书,而实际从事城雕设计的人数远不止这些。

    为什么会出现规定落实不了的局面?原因很简单:地方政府出资的雕塑活动,往往出自对文化的摆设需求,以求得增加城市的卖点,而不是出于对文化的内在需要。对于一些地方政府领导而言,雕塑所需的钱不是问题,但时间往往等不及。

    据介绍,如果把雕塑任务交给正规的机构或雕塑家,一件完整经过前期策划、评估、小稿设计、方案修改最终成品的城市雕塑,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工作周期,花费至少在10多万元。而如果找一些民间所谓“公司”和“工程队”来做,几个月就可完成,花费也只需万余元。而“工程队”对这样的“美差”当然是乐此不疲。

    在我国美术界,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两大最“乱”的专业,一是书法,二是雕塑。“现在谁都往这个门里靠,原先画画的,搞设计的,搞建筑的,现在都来做城雕。”

    于是,大量不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在搞创作,一些包工头、民间石匠、美术爱好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也到处承接城市雕塑业务,有的城市甚至出现了街道办事处主任亲自操刀搞创作的现象。

    资料显示,在南京和广州等城市,竟然出现了专门配套生产、销售大小不同的圆球、飘带,可以临时组装“抽象雕塑”的商店。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胡希佳在一篇文章中谈道,长官意志主宰雕塑作品设计,雕塑家自身的艺术特点无法体现;在制作上,又只把城市雕塑当成一个工程来做,外行指挥内行,让雕塑家成了被动执行的“工匠”。

    雕塑精品已成为各地共识

    据建设部城建司相关领导介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一些城市已经为粗制滥造的雕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建了拆,拆了又建的恶性循环给城市带来了很大损失。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用理性的目光在思考雕塑与城市文化、雕塑与城市历史、雕塑与城市特色的关系。北京、上海、四川的铜陵、浙江的台州、吉林的长春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如何把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有机结合的问题,并涌现了一批好的作品。

    据北京市城雕委于化云主任介绍,王府井商业街上的城市雕塑得到了北京居民乃至国内外游客的普遍好评:城雕组图既是对历史的追忆,又喻示王府井永久繁荣,无不体现老北京文化习俗,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深圳的一组城雕“深圳人的一天”,以纪实手法塑造了清洁女工扫地、经理打电话等平凡的人物和场景,记录了深圳这座城市的一天,创意新颖又不失深圳这座城市独特的韵味。

    另外,据建设部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走在全国前列的四川铜陵,陆续建成了60余座主题鲜明、风格独特的城市雕塑。景区、街头、居住区、广场,各类城市雕塑星罗棋布,主题多样,异彩纷呈,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荟萃了全球100多个国家顶级艺术家优秀作品的吉林长春市区南部的世界雕塑公园,是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艺术之园。作为“北国春城”的新“名片”,开园以来,受到长春市民和海内外游客的高度赞誉,于2007年被建设部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公园”。

    另外,结合旧厂房的改建,开创性地规划建设的具有开放性、公益性、国际性的,集展示交流、制作孵化、雕塑储备、艺术教育四位一体的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更是让人们领略了上海重视城市规划的功力;而南京路已连续举办七届的雕塑展更是为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空间。

    2008年8月8日是一个人们翘首企盼的日子,为了迎接“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北京市城雕委已于2005年开始就面向全世界征集奥运雕塑作品设计方案,一共收到作品2800余幅,经过筛选,已将其中的100幅作品放大,做成雕塑作品,并将其中的60幅作品做成雕塑,安放于北四环到北五环的奥运公园之间,成为北京文化的一部分,来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和运动员。规范城雕专家呼吁立法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雕塑市场的现状,对包括城市雕塑在内的公共艺术进行立法已是包括政府部分在内的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许多业内人士呼吁,在当代社会经济国际化趋势的影响下,城市雕塑的发展也面临着全球性挑战,急需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城市雕塑市场进行规范、协调。

    为了切实保证城市雕塑健康、有序的发展,建设部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各省市在今后城市雕塑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家在决策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公示制度和严格的报批程序;严格履行重要城市雕塑建设项目的报批程序。

    这份正在酝酿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今后城市雕塑建设的决策必须摒弃盲目性、随意性。重点地段、重大题材和重要历史、政治人物雕塑,必须实行建设立项和设计报批的制度,并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及时制止和查处不按规定报批的城市雕塑建设单位。

    各级城市雕塑建设管理部门在审批管理时,还要加大主题性、标志性等重要雕塑方案历史文化特质和时代精神的考量,突出城市个性,注重城市特色的培育,以加强城市雕塑在提高城市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

   《指导意见》还明确要求,要加强城市雕塑制作和施工中的艺术质量监管。从城市雕塑的特点看,城市雕塑作为空间造型艺术,制作和施工过程是实现创作意图和达到艺术效果的关键环节。因此,审批管理工作不仅包括题材选定、方案征集、选址定点,还应包括对城市雕塑制作、施工提出要求,特别是要制订符合城市雕塑艺术规律的招投标办法,保证创作人员参与制作和施工之中,以实施全过程的艺术监管。

    许多专家呼吁,我国应该效仿发达国家建立起“公众艺术百分比”: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前,由政府部门出资,合理分配公共基金,将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和职业雕塑家的专家意见综合在一起,共同设计出最适合人们居住的美观、实用的公共活动空间,真正让城市雕塑成为“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中国规划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刘丽丽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