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符号 >

打造文化名城须避免七种误区

时间:2010-07-12 09:04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刘清荣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是其形象的名片、品位的标志、灵魂的体现。它对于彰显一个城市的特色,提升一个城市的品位,促进一个城市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正因如此,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全国各地就逐渐兴起打造文化名城的热潮。当前,随着各地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名城价值转化为巨大经济价值效益的日益凸现,更加促使各地政府热衷于打造文化名城,有的提出打造生态文化名城,有的提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更由于错位的政绩观、缺失的文化观,使得一些城市在打造文化名城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相关的城市文化,反而损害、破坏了自己的文化,陷入了本应避免的七种文化误区。

    误区一:泛文化。所谓泛文化,是指把不具有文化内涵的事物和现象统统归纳到文化范畴内,把地方所产、所生甚至所有的一切都贴上文化标签,纳入文化范畴,造成的结果是什么都是文化,又什么都不是文化,文化的神圣荡然无存,文化被庸俗化了,这是一种对待文化很不严肃的现象。

    误区二:狭文化。所谓狭文化,与泛文化相反,是对文化过于狭隘、片面理解的表现。例如,有的城市在介绍自己的文化时,仅列出看似颇有卖点的特色小吃,而真正具有文化内涵的当地戏曲文化、民间工艺、传统风俗等都不见介绍。

    误区三:假文化。所谓假文化,是指失去历史真实的所谓文化,主要表现为假古董和过滥的仿古建筑,以及无中生有的附会传说。对于确实存在,而又的确有必要进行变更性重建或新建的古建筑,一定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原则,如果是无原物或遗址为依据而出于其他目的(如商贸、旅游)的仿古,则不能以假乱真、以讹传讹,更不能用来附会历史和传说。在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四川阆中市,传统民居是其一大特色,但自上个世纪80年代,拆掉了半个古城,其著名的孙家大院、张家大院、李家大院均被拆除。后来意识到传统民居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发展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时,又想恢复,但是,此古城不是彼古城了,古城文化的韵味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误区四:死文化。所谓死文化,是指只具形式而无内涵,即失去生活真实的文化,如博物馆式的或完全商业化的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不同于名人故居和其他文物古迹,不能单纯作为参观和游赏的处所,它还需要保持“活”的生活,因为它的文化精髓在于生活之中。有的城市为了保护传统民居,不惜重金将居住在此的居民迁走,这种做法引发了不少问题,并不是保护传统民居的好方法。而成都市在太平巷改造中推出了保留原住居民的“不动迁模式”,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范例,它在保持太平巷外在风貌的同时,改造其内在的生活功能以留住居民,使文脉得以传承。

    误区五:功利文化。热衷于功利文化者,纯粹根据其是否具有经济效益来对待文化。对其而言,有利可图的是文化,无利可图的则不是文化。拆掉真的古建筑、制造假的古建筑就是典型的表现。

    误区六:泛产业化。所谓泛产业化,是指将文化产业的范围无限扩大,将文化建设中的所有内容都纳入文化产业范畴。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都是以保护、传承和建设文化为目的,但文化事业旨在追求文化的社会效益,它的主要性质是公共性和公益性,不以赢利为目的;而文化产业则主要是按市场化运作,以赢利为目的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泛产业化使少数地方忽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使文化遭受过度开发、损毁和破坏。

    误区七:非特色文化。所谓非特色文化,是指盲目跟风模仿,从而失去地方特色甚至民族特色的东西。不少地方的城市雷同化、庸俗化、缺乏个性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起到保护、传承、彰显城市文化特色,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相反,将使城市的特色消失,使城市的文化消亡,从而使城市变得平庸,毫无特色、个性可言,也就失去了打造文化名城的意义和价值。(刘清荣 本文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 netease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