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符号 >

“八办”资源与文化兰州

时间:2009-12-17 12:5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当我们努力从城市的文化高度进行方方面面的探讨时,那么,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的现状与发展就无论如何都是视点之一。
  目前,我认为已经拥有最佳的发展时机具备基本的发展条件。一是作为旧址之一的今酒泉路185号经多年努力,已拥有“旧址原状陈列”、“八路军驻甘办事处革命活动展”、“红西路军征战史展览”三大内容,并被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分别命名和授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9年—2001年郑振铎王冶秋文物保护先进集体”称号。二是随着另一处旧址即互助巷2号的修复,硬件建设也阔步迈上了新的台阶。由于这处旧址占地面积建筑风格明显较前开阔、典型,因此,特别适合推出一些专题展览。三是二处旧址均有非常好的地域优势。这二处旧址不仅分别坐落在市中心繁华地段,且中间仅有的几百米距离还夹着“兰州老街”——这样一个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因此,旧址与旧址间、旧址与老街间凝聚辐射相互拉动的前景应该看好。
  发展的关键是资源。概括说也就是一句话二层面。一句话为认识利用。二层面:一是在认识上舆论上极具针对性地搞一些挖掘和界定,从而引导整个社会认同重视;一是在操作上投入上不断加大力度,从而一步一脚印的逐步将隐形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有形资源和有效资源。
  其实,兰州八办在资源拥有上不仅与全国其他城市的八办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还拥有一些较为独特的资源。例如,有关红西路军的内容。因此,拓展这方面内容、挖掘这方面资源非常重要。因为,从文化角度考察,恰恰是那种忠于理想的献身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才是我们党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最优秀的文化传承,在这一点上,我们几乎拥有同重庆“红岩”同样珍贵的文化资源。至于区别,则主要是我们的挖掘理解还远没到位罢了,以至落差巨大。又如,在联系和疏通与共产国际及苏联的关系方面,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兰州八办进行。可惜囿于资料限制和其他种种原因,过去我们总是把这样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简单的表述和反映为“接待过往人员,转运抗战物资”这样狭小的层面。显然,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再如,当时我们党的许多重要人物曾先后来过兰州八办或在兰州八办工作过一段时间像周恩来、王稼祥、任弼时、李先念、蔡畅、谢觉哉、张文彬、彭加伦、王明、林彪等。把他们的活动搞清楚,资料展出来,无疑极具吸引力。
  总之,对这些资源重视了,并让该做的事到位了,那么,我们兰州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品味就能从一个个侧面得到应有的提升充分的展现,而文化兰州也就必然拥有其基本的层次和理所当然的深厚内涵。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