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政策法规 > 部委政策 >

国务院批复新一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时间:2009-12-17 13:4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一)城市发展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至2020年,保持1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使西安市成为经济繁荣昌盛、基础设施完备、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殷实富足、生态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有序、政治民主文明的西部最佳城市。
  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科技创新城市;生态宜居城市;交通枢纽城市;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工业基地;西部经济中心。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涉及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西安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0108平方千米。规划空间分为三个层次:
  市域范围:西安市行政辖区。城镇范围:主城区、中心城镇、镇。
  主城区范围:以唐长安城为中心,以绕城高速为基本轮廓,东至灞河,西到绕城高速路,南至长安(潏河),北到渭河。
    (三)城市性质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
    (四)城市特色
  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
    (五)城市规模
  到2020年,西安市域总人口规模为1070.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规模为850.6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9.5%,主城区人口规模为528.4万人;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65平方千米以内,主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9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92.73平方米左右。
    (六)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1.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西安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城、一轴、一环、多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主城区、中心城镇、镇三级城镇体系结构。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2.新农村建设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通过调整城乡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形成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提出城市产业、技术、资金等要素和基础设施向农村转移和延伸,以城市辐射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对全市域的村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七)主城区布局结构
  优化主城区布局,凸显“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布局特色,以二环内区域为核心发展成商贸旅游服务区;东部依托现状发展成工业区;东南部结合曲江新城和杜陵保护区发展成旅游生态度假区;南部为文教科研区;西南部拓展成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部发展成居住和无污染产业的综合新区;西北部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北部形成装备制造业区;东北部结合浐灞河道整治建设成居住、旅游生态区。
    (八)优势产业规划
  突出特色,加强整合,构筑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现代装备制造、旅游、现代服务、文化等五大优势产业。“老(明)城”以人文旅游、文化服务、商业零售业为主;西南方向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东北和东南方向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物流等产业;北部方向重点发展出口加工、现代制造业。
    (九)综合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
  建成面向国际的中国西部航空枢纽,国内重要的公路、铁路交通枢纽,西部最大的物流中心。构筑以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确立辐射全国的快速、便捷的客货运交通枢纽地位。
  2.城市交通
  建立以轨道交通、普通公共交通为主,多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完善主城区道路系统,形成“一高、一绕、两轴、三环、六纵、七横、八射线加旅游环线”的道路网格局。
    (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以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为核心,以城市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有机更新的原则,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重点保护传统空间格局与风貌、文物古迹、大遗址、河湖水系等,体现西安古都特色,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
  加强老(明)城的整体保护。在老(明)城内,保护与恢复历史街区、人文遗存,合理调整用地结构,改善老城的城市功能,增强老城活力,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构建具有古城特色的和谐西安。
  (十一)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以南部秦岭山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渭河流域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为主体,以山、林、塬为骨架,以风景名胜区、遗址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以主要河流、交通廊道沿线绿色通道为脉络,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
  加强对地表水、饮用水源的保护,对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进行控制,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十二)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管理,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高效运转,重视水资源供给、能源供应、信息通讯安全,综合部署供水、排水、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等市政公用设施,建成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为西安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十三)近期建设规划1.发展规模
  2010年,西安市域常住人口规模为92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规模为65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1%,其中主城区城镇人口规模为450.2万人。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60平方千米以内,其中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403平方千米。
  2.重点发展区域及建设重点
  加快“四区两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未央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疏解老城压力;近郊地区重点进行组团、新城和县城建设等;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城市公共设施服务能力和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建设,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与整治力度,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档次,全面优化人居环境。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