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香港10月9日电(记者 牛琪)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9日晚会见传媒时表示,因应学生代表近日的言论,特别是9日下午学联和有关团体公布新一轮的学界、广场和议会的不合作运动,政府认为对话的基础已被动摇,10日不可能有一个有建设性的会面。 此前,香港特区政府曾初定于10日下午4时与学生公开对话,讨论政制发展的宪制基础和法律规定。 她说,政府一直展示出很大的诚意,希望与学联的同学进行有建设性的沟通,所以至9日下午,双方仍就提出的场地进行实地考察。 但林郑月娥强调,对于本次对话的性质和目标,特区政府一直强调,香港政制发展的讨论,必须要在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的解释和决定的基础上进行;政府也从来都不认同这些堵塞马路的非法集结行为。 她说,上述两个重要原则是政府对于此次会面的重要理解,如果这个理解不被认同,对开展沟通是一大障碍。但不幸的是,从这一两日学界代表的公开发言,特别是9日下午的言论,上述两个理解都出现了严重的落差。 林郑月娥表示,如果学联坚持对话要有成果才同意结束占领行为,恐怕只是将市民的福祉作为对话的筹码,这并不符合公众的利益,也不符合现实的需要,更不符合政治的伦理,政府不能接受有人将对话和是否继续做一些违法占领的行为挂钩,政府也不能接受有人利用公开对话的机会,去鼓动更多的市民参与这些占领行动。 她说,事实上,“占中”至今已进入第十二天,市民的日常生活和生计已受到很严重的影响,这些违法的占领行为必须停止。 林郑月娥认为,要真正解决有关普选和占领街道的问题,应该将这两个问题分开处理,这样是较为务实可取的做法;否则的话,事情将会更复杂,问题将会更难解决。她希望学联能够从市民大众和香港的整体利益出发,尽快撤离占领的道路。 她同时表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在每一次考虑事情、作出决定的时候,唯一的考虑就是市民的福祉和大众的利益。
香港“学联”为何越走越远 在香港最近的政治争议中,经常能看到学生的身影。此次“占中”,学生团体更是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 “占中”是违法的,学生去“占中”,可能会留下案底,威胁到他们的前途。但仍有不少学生甘当“炮灰”,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分析指出,一方面年轻人性格热血,容易被反对派“真普选”、“国际标准”的话点燃,自以为在为民主事业奋斗献身;另一方面,学生中有一些“废脑”,连政改是怎么回事都没搞清,就放下学业来抗议。 这背后,更少不了“学联”的推动。“学联”是香港最大的学生组织,由8个大专院校学生会组成,原本成立目的是推动学生运动的发展和增加学生对社会的投入。然而,这两年“学联”给香港市民印象最深的,是其狂飙突进的激进立场。 学联有钱有势,还有后台。香港不但从法律上规定了学联与各院校的关系,也保证其有充足资金策划各类行动。另有港媒调查发现,近年来反对派与“学联”互动紧密,学联已变质成为反对派的“打手”以及培训第二梯队的基地,两者甚至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旋转门”关系。学联付薪水,解决工作,在里面打工的人是既得利益者。但是,被学联操控的学生,却是不折不扣的受害者。(腾讯新闻综合海外网等报道)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