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今日要闻 >

武汉,光谷城市管理瞄准世界一流

时间:2014-05-05 08:03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向清顺 刘利鹏 陈昉
楚天都市报讯
图文:光谷城市管理瞄准世界一流
图文:光谷城市管理瞄准世界一流
图文:光谷城市管理瞄准世界一流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东湖高新区城管局供图

  本报记者向清顺 刘利鹏 通讯员陈昉 摄影:记者姚品萧颢
  “光谷的城市环境,我看比起‘北上广’也不逊色。”“五一”期间,老武汉人徐文江在光谷步行街游览时感慨颇多。在他看来,从灰头土脸的城郊,到武汉最养眼的城区之一,光谷十多年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
  徐文江先生的个人感受,其实是这里发生巨变的一种真切写照。在2013年武汉“大城管”考核中,东湖高新区在全市中心城区和管委会排名中取得六个第一、四个第三、两个第四的优异成绩,城市综合管理走在全市前列,创下多项先河之举。率先实施环卫市场化、首建花街花桥、首创城市家具涂鸦美容……多年来,东湖高新区在城市综合管理中实践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城市精神,向着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发起一波又一波冲击。东湖高新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中,手段创新是办法,机制创新是出路,理念创新是核心,让市民满意,则是城管工作的根本。
  首开武汉环卫市场化先河
  用市场的手扮靓城市的脸
  业内人士都知道,在城市综合管理中,环卫工作是重中之重、基石之基。没有良好的城市环境卫生,市民提升幸福生活指数的希望就无从谈起;没有整洁漂亮的市容市貌,城市建设手笔再大气,速度再快捷,给人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
  随着东湖高新区以武汉其他城区从未有过的速度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流动人口剧增,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而传统的城市环卫作业,还是沿袭着数十年不变的传统机制,依赖政府掏钱干事、等钱干事,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这样的老旧机制,显然与高新区迅猛发展的铿锵节奏不相匹配,不相适应。
  是照搬旧有的环卫工作机制,还是“另起炉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适应高新区发展要求的城市环卫新机制?这道难题摆在了东湖高新区城市管理者面前。一场“头脑风暴”开始刮起,群策群力、建言献计中,一个声音渐渐清晰起来:高新区就是要先行先试,敢当排头兵,倡言建设“服务型政府”、“小政府大社会”,就可以尝试“用市场的手扮靓城市的脸”。2001年开始,东湖高新区率先在武汉实施环卫作业市场化,将全区市政道路清扫保洁全部推向市场。
  新机制让市场发挥最大效益
  实现社会政府企业多方共赢
  东湖高新区算了一笔细帐:如果政府包揽环卫工作,要达到目前水准,光设备投入就需要6000万元。而环卫市场化后,便省下了这单巨额投入。
  目前,东湖高新区环卫市场化机制日趋成熟,形成了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模式。环卫作业每3年招投标一次,775.4万平方米清扫面积全部实行公开招标,不搞“终身制”,实行优胜劣汰,环卫市场化率达到100%。在招投标中,有量化标准,对投标企业的资质、拥有设备进行严格考核。不仅如此,还率先将公交站点的立面保洁、果皮箱清洗与维护、绿化带垃圾捡拾与代运等进行整体打包,避免了责任不清、任务不明,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在日常的追踪式管理中,城管工作人员按照考核和监督办法,对各保洁公司的清扫质量进行严格考核,将考核成绩直接与企业收入挂钩,赏罚分明。
  创新奖赏有心人,天道酬劳耕耘者。环卫市场化举措带来的效果颇为显著。东湖高新区连续两年被武汉市城管委评为城市综合管理先进城区,滨湖路被评为省级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光谷步行街、南湖大道双双荣膺“江城十大最美街景”称号。2013年,东湖高新区在武汉市“大城管”考核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实现了“月月有奖”。
  效益不是单方面的,相关参与企业在市场化中也获得了大发展。3家企业从百万元起步,目前资产规模都达到约五千万元。在企业尝到甜头的同时,为了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企业和政府的有效沟通,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2012年,由东湖高新区城管部门主导,成立了武汉首家环卫协会—光谷环卫协会,集中了保洁、市政、亮化等16家会员单位,光谷环卫工作模式正式从单一化走向集群化、精细化,城管市场化工作又迈上新的台阶。
  靓丽街区,市民受益;社会参与,企业赢利;政府监管,行之有效。光谷城市管理市场化,一举三得,多方共赢。
  以市民满意为根本标准
  敢闯敢试争创世界一流
  武汉大学教授樊星认为,城市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群众满不满意才是检验城市管理工作的根本标准。“可以说,以人为本,让老百姓满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东湖高新区城管局负责人说。为此,光谷城管工作者把不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旧经验、老做法扔进垃圾堆,敢闯敢试,不断求变求新。
  且看一组新板眼—
  服务东湖高新区的保洁公司,自主出资建设企业级数字化网络监控系统,对责任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实时监控,既节省了巡查成本,也让环境卫生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为清除街头“牛皮癣”,东湖高新区请大学生在“城市家具”上涂鸦,别致有趣的漫画绘制在曾经冰冷、脏乱的线网柜上,成了东湖高新区的独特风景。
  光谷广场、光谷新天地、光谷创业街等多条人行天桥和街道,成为鲜花覆盖的花街、花桥,重要商圈、景点、社区等地,铺设了数百条“爱心长椅”,供居民和游人休憩。
  ……
  这些人性化的城市管理与服务,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大光谷已不仅仅是容貌上的脱胎换骨,一个个具体可感的细节变化中渗透着浓浓的关怀。
  成功的经验让学习者纷至沓来。武汉市城管委在光谷召开现场会,推广光谷花街、花桥的经验做法;曾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宜昌市,其城管部门也赶来学习请教……
  花香蝶自舞,筑巢引凤来。光谷城市环境不断改善,招商引资步伐明显加快。近年来,数个大项目相继在东湖高新区落户生根,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展望未来,东湖高新区将目标瞄准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东湖高新区城市管理者,也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清洁家园、靓丽光谷,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造优良的城市环境!
  现场特写
  小记者贴身采访环卫工
  春风轻拂,草长莺飞。3月23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小记者团一行走进光谷,探寻靓丽光谷背后的城市管理“密码”。
  “这辆车真方便,一天得巡捡多大区域?”“一台机器做清洁,相当于多少人工作啊?”在光谷广场,当环卫阿姨舒帮珍开着垃圾巡捡车来到面前时,来自汉口育才小学三年级的小记者张泓颐不断提问,认真做着采访笔记。
  在城管视频监控中心大屏幕前,小记者从视频上找出一处很隐蔽的垃圾,两分钟不到,工作人员通过呼叫平台让垃圾得到处理。当得知这么先进的监控设施、车辆,如此严格的标准和精细的服务,都来自于城管局招标选取的社会化公司,小记者们终于明白,虽然城管讲解人员说的“城市管理市场化”,让他们理解有难度,但它带来的好处却是处处看得见。
  “光谷为何如此整洁,今天算是明白了,环卫工人、公司和城管局都洒下了辛劳的汗水,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当日,体验完环卫工作后,小记者们表示,以后会动员身边的同学及自己的亲友,爱护公共卫生,保护好我们秀美的家园。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