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学派建设筑牢了我们城市的发展底蕴,展示了深圳人的学术自觉,深圳学者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参与进来。”昨日,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接受深圳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首批《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收录了其著作《艺术原创与价值转换》。 李凤亮认为,《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的出版开启了深圳学术文化的新空间。这些年深圳文化建设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无论是文化体制改革,还是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以及文化贸易和文化走出去,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赢得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瞩目,但是学术文化建设却显得相对滞后。 李凤亮表示,一个城市的发展除了拼经济、拼管理,还要靠文化、靠理念,而学术文化以其严谨科学和独立品格,能为深圳观念、深圳精神、深圳价值的形成和发展奠定沉稳的底色,它的建设对于当今深圳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深圳学派建设丛书》通过集中性地展示成果、集群性地推出学人、渐进性地优化学风,将在夯实城市底蕴、锻造文化品牌、形成学术高地、凝练学术自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对于《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后续著作的编撰,李凤亮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建议,深圳学派一定要力求创新,力辟新径,要成为扎根现实、面向未来的“实践性”学派,可重点研究深圳在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所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就,同时可适度聚焦文化研究,率先在“新文化学派”方面取得突破。(深圳商报记者 袁长乔) (责任编辑:白雪松) |